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百里坝系长廊如画——汾西县打造生态富民家园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4日04:45 山西日报

  当步入汾西百里坝系“长廊”项目区内,这里别有洞天,座座大坝像条条卧龙,紧卧在山与山之间,蓄住了有机物,保住了水土。坝上新栽植的核桃树随风摇曳,茁壮成长;沟坝地内绿油油的玉米长势喜人;山腰与山顶绿带缠绕,绿阴戴帽,松柏与刺槐交相辉映,让座座大山充满了无限生机。你还会感觉到:项目区内不仅空气清新,气候怡人,景色迷人,而且新配套的条条公路四通八达,为山村致富架起了希望的桥梁。

  汾西县委书记、县长亢海银告诉笔者,坝系建设是汾西历届县委、县政府不懈奋斗的脱贫工程、民心工程。更是汾西农民致富的希望所在。今后几年内要规划治理的流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治理大中流域40多条,建设骨干坝110余条,新增和改善基本农田4.3万多亩,植树造林10万多亩,退耕种草5万亩,构筑百里坝系长廊,集中力量打造生态富民家园。

  瞄准小康目标制定发展模式

  汾西县位于临汾市西北端,属黄土丘陵残垣沟壑区,有农业人口12万人,是个典型的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山区农业县,境内梁峁交错,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68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8%。但沟壑区面积占到全县总面积的75%,1公里以上的沟道有667条,沟道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6公里,且大部分沟道为U型沟,沟宽、沟浅、沟道比较小,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坝系建设的条件。

  多年来,汾西县委、县政府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带领全县人民不间断地治山治水,致力于沟坝地的开发建设,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经验。主沟道和大流域,需要山、水、田、林、路立体开发,垣、坡、沟、坝、渠综合治理。为此,该县着眼于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并制定了构筑百里坝系长廊,建设生态富民家园的发展模式,即:在沟道,以坝系建设为基础,上游建设骨干坝,下游构筑地坝,沟边开挖排洪渠,拦洪淤地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确保粮食安全;在垣面,以生态绿化为重点,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发展径流农业,改善县域生态环境;在下山坡地,以培育林果产业为重点,营造核桃红枣干果经济林,推行林粮、林径、林草间作复合经营,确保农民长远致富;在村庄,以庭院“五个一”建设为依托,构建沼气、旱井、蔬菜棚、青贮窖、养殖圈,培育庭院增收产业,确保农民眼前增收。

  在对竹镇,笔者见到了王提村的农民王一青正在沟坝地中作业,他指着满地的庄稼打开了话匣子:“去年,我家新增沟坝地7.3亩,亩产粮食500公斤,是治坝前产量的3倍。另外,我家还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打了沼气池,配套旱井、大棚、猪圈,直接收入5000多元。”

  多方融资筹资共筑坝系农业

  汾西县规划实施的生态坝系工程是集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垣、坡、沟、坝、渠立体开发,打坝、淤地、植树、种草配套建设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每治理1条大型流域,都需要每3平方公里建设一条骨干坝;在下游建设上百条淤地坝;在坡垣建设数千亩甚至上万亩植树种草工程。每一条流域治理都涉及到多个乡镇、几十个行政村。工程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大,决非一家一户、一乡一镇、一个部门能够完成的。

  为此,该县坚持由以工代赈项目牵头,把农业开发,水保治理、扶贫开发、畜牧种草、林业建设等不同渠道的国家项目资金整合起来,捆绑使用,“一个部门做一道菜,几个部门合做一桌席”。

  在各种项目作计划之初,就紧紧围绕生态坝系建设总体规划,把各种项目资金集中安排在同一个流域治理上,紧紧围绕以工代赈项目布局,把各种项目安排在以工代赈项目的配套建设上。这一做法得到省市发改委领导的大力支持,省市以工代赈办的领导多次到瀵西调研、指导和监督,并在项目和资金上给予倾斜、支持。同时,他们整合使用县级财政配套资金,本着“开挖地下资源,建设地下生态的”宗旨,建立生态农业补偿制度,从2001年开始,他们把水资源补偿和育林资金纳入税费统征范畴,征收生态补偿资金1200余万元,并全部集中用于生态坝系工程项目配套。

  几年来,该县先后实施了堡落河、康和沟、杨木沟河等20多处农田水利

建设工程,治理流域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新建骨干坝19座,中小淤地坝460条,新修和改善乡村道路,田间道路1218公里,新增和改善沟坝地9000亩,植树造林13万亩,退耕种草3.5万亩,总投资达4800万元。

  在生态坝系工程建设上,他们既坚持项目资金整合使用,又充分考虑不同项目单位的要求,坚持部门配合,分工协作,基础条件与新型产业同期开发。以水利部门水土保持资金为主体,建设骨干坝,防洪拦泥,为沟坝地建设创造条件;以工代赈、农业开发资金为主体,建设淤地坝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彻底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以扶贫开发和县财政配套资金为主体,维修乡村道路,解决人畜饮水,建设庭院“五个一”工程,彻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林业建设和畜牧种草项目资金为主体,建设生态林,营造干果经济林,实施退耕种草,新建秸秆微贮窖,培育林果、畜牧新型产业。

  创新社会投入融资机制,鼓励企业和个体投资建设坝系工程。该县制定了坝系建设优惠政策,即:凡在规划范围内建沟坝地,坚持谁建设谁所有谁受益,允许继承和转让,从受益之日起,15年不定产、不提留、不征粮、不纳税。大大激励了农民的种地激情。与此同时,县上还采劝四荒”拍卖、坝系建设成条拍卖的办法筹措坝系建设资金,规定县、乡、村三级拍卖“四荒”和坝系建设成果所得的资金必须全部用于新的坝系工程建设。目前,该县企业家和社会自然人投资建设的生态工程已达4万余亩,总投资600万元,落实到户的生态工程面积达11万亩。

  创新农民投工投劳机制,实行“一事一议”,激发农民投工热情。县里规定,每年秋冬季节必须集中时间、集中劳力,首先修复农民自家的水毁工程,然后,再集中优势兵力修复一家一户无法修复的大工程。同时规定,凡国家投资项目,在雇用劳动力时,要优先使用项目区农民,由项目区村委会统一组织,并严格按项目用工价格支付劳动工资,以保证坝系工程建设的投入。近几年来,群众投工投劳折合资金520万元。

  力抓配套建设丰富生态内涵

  如何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汾西县通过在项目内建设庭院“五个一”工程,推行秸秆微贮、舍饲圈养等途径,在坝系工程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生态工程的内涵和外延。

  为让农村“靓”起来,他们在农家庭院建设以“一个小旱井、一个沼气池、一个养殖圈、一个微贮窖(或小果园)、一个日光棚为内容的“五个一”工程。禽类变为沼气提供原料,沼气池为照明做饭提供

能源,沼渣、沼液为种养业提供肥料和饲料,旱井为养殖、种植及沼气池提供水源,日光棚生产蔬菜,成为农民的致富产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能持续发展的庭院生态系统。目前,该县已建成“五个一”沼气工程1.85万个,构筑庭院旱井工程已成为汾西的一大亮点。

  该县依托沟坝地稳定的粮食生产、丰富的秸秆资源和生态草地建设,扶持农民实施秸秆微贮,推行舍饲圈养,按照“一家一户小群体饲养,联户联村联乡大规模发展”的模式,发展畜牧养殖业产业。全县已建成秸秆微贮窖230余个,秸秆微贮量达3.6万多吨,养羊6万只,为当地农民人均增收400元。

  生态工程使汾西面貌大变。

  要凯朝侯建斌贾春平(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网络编辑:张清兰)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