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自主创新要迈几道坎(今日聚焦)(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4日05:47 人民网-人民日报
自主创新要迈几道坎(今日聚焦)(图)
文尧制图

  本报记者 赵亚辉

  “自主创新是解决结构不合理和增长方式粗放等国民经济重大瓶颈难题的必然选择,是掌握关键技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大部署。”正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的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上,有关自主创新的话题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中国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光召说:“我国要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只有尽快加强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而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越强,就越能开展国际合作,越能和别人一起形成一个双赢的局面;反之,越没有自己的力量,就越受制于人。”

  只是“车间” 不是“工厂”

  核心技术瓶颈制约中国制造

  “中国还远不是‘世界工厂’,至多算是‘世界工厂的一个车间’。”大会上,许多科学家都有这样的观点:核心技术的缺乏严重制约着制造业的发展。

  虽然中国制造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总量已升至世界第四位,但是中国并不是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之所以给世人“世界工厂”的印象,主要原因是中国的低端产品数量很大。在全球制造业的生产链上,中国企业处在中低端,从中国的综合国力、制造业的素质和竞争能力,特别是拥有的自主核心技术看,与世界经济史上被称为“世界工厂”的英国、美国和日本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有报告显示,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为8%,远低于发达国家的40%,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中有90%是“三资”企业实现的;我国几乎全部的光纤制造装备、85%的集成电路制造装备、80%的石油化工制造装备、70%的数控机床、95%的医疗装备依赖进口。

  目前,全世界86%的研发投入、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凭借科技优势和建立在科技优势基础上的国际规则,形成了对世界市场特别是高技术市场的高度垄断。我国许多产业尽管在规模上不断扩大,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失去了许多应得的利益。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说,我国相当数量的制造业企业采取“贴牌”生产方式,企业实际上赚取的只是十分微薄的加工费。我们在土地、劳动力和环境等方面付出的代价很大,与所得不成正比。

  “国际化大生产是一条‘微笑型曲线’,处于两个高端的是品牌和技术,而处于低端的是加工组装。由于决定品牌价值的往往是技术含量,所以没有核心技术,就意味着只能停留在国际化大分工和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王一鸣说。“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的话更是一针见血。事实说明,全球化不是“免费的午餐”,缺乏核心技术将很难分享全球化带来的利益。

  专家们认为,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完整的国家创新体系,把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大学和中介机构等资源有效地利用、整合起来,加强体系内创新主体的互动,而不是分散地各自为政。

  “根基”不稳 难结硕果

  基础科学研究水平亟待提高

  许多专家认为,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基础研究整体水平不高,是制约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在本届学术年会的开幕式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讲述了一个故事:18世纪,一位贵夫人在参观美国杰出科学家富兰克林的实验室时,曾经问道:“您做的这些工作有什么用?”富兰克林反问道:“新生的婴儿有什么用?”现在看来,这位贵夫人无意中涉及了人们普遍忽视的一个重大问题———基础科学研究的价值。

  事实上,很多革命性重大科研成果都是从基础研究开始的,如果“根基”不稳,是很难结出硕果的。

  目前,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水平不容乐观。据有关资料分析,在原始性创新能力方面,我国的原创成果占世界总量的比重还较小,国际科学论文产出仅占世界的4.38%;特别是从衡量科学知识生产质量的论文被引用数来看,我国仅排在世界第二十位。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目前我国大约有87.8万人从事研发工作,但基础研究人数只有7.9万人,占整个研发队伍的8.3%,并且缺乏世界级的科学家。

  同时,基础研究领域的经费投入相对不足。目前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在研发经费中所占的比例为5%,而美国为20%。学术界存在的急于求成的心态和一些体制性矛盾也严重制约着基础研究的发展。对此,周光召院士特别强调:“科学界要创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允许失败,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敢于标新立异。在创新这个问题上,不应该有权威意识,要树立自信心,开展严肃的学术争论,发展学科交叉融合,促使新思想不断涌现,新人才迅速成长。”

  周光召院士还特别提醒,重视基础研究,并不意味着不重视应用技术。他说,一度过分强调应用开发而忽视基础研究,因不掌握基本规律而没有创新的应用成果;反过来又强调基础而忽视应用,只强调发表论文而不强调成果转化,与社会和经济发展脱离,基础研究也不能持续发展。我国历史上为此曾经出现过多次反复,值得深刻总结,引以为训。

  成果需转化 市场是“裁判”

  企业要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一家中国知名企业自称拥有400多项专利,而有关部门审查时发现,这些专利中只有4个发明专利,其余的全是实用型和外观专利。”一位专家举出的例子让人震惊。

  学术年会上的报告显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十分突出。据统计,2003年全国大中型企业中进行研究开发活动的仅占30%,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仅占25%。作为一个后发展国家,充分利用当今相对开放的国际环境,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本来应当是我们赶超先进的一条捷径。但我国企业用于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投入之比是1∶0.078,日本和韩国的这一比例则为1∶5—1∶8。

  不少专家指出:在发达国家,企业是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是创新成果集成与应用的主体。自主创新不单纯是技术发明本身,更是一个经济过程和市场实现过程。而科技成果的获取、应用、推广和市场的实现总是由企业来进行的。

  “国外大公司的研究开发投入都是几十亿美元的水平,即使有这样巨额的投入,企业之间还建立了战略联盟,实现资源互享,提高企业竞争力。但是反观我们的企业,只有几十万人民币或者上百万人民币的研究投入,企业之间、企业与学术机构之间却还不能互联互通。”专家们说:“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不仅要有技术创新,还要有管理创新、机制创新等。企业要成为创新的主体,就要求科研院所、大学等机构都参加进来,使得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融为一体,协调发展。”

  让人欣喜的是,情况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近年来,一批依靠自主创新获得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正在崛起,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专家们认为,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还没有形成企业为主体、互联互通的创新体系。

  令人振奋的是,中央已经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了我国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升为国家战略,酝酿已久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也即将颁布施行。出席科协大会的专家们认为,这是一次重大的变革,也是一次巨大的机遇。振奋精神,抓住机遇,协力攻关,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人民日报》 (2005年08月24日 第十一版)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