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淮滨:打“淮河牌”做“水文章”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4日07:01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本报讯(记者曾昭阳通讯员李振环)长江上的大型钢驳船,有一半产自淮滨;淮滨的河沙在上海论斤称;淮河岸边的6000多万株杨树,每年为淮滨农民带来人均769元的“绿色存款”!这是正在崛起的淮滨水经济的特写镜头。

  曾饱受洪水侵害的淮滨县,在与洪水的斗争中,终于找到了淮河蕴藏的无限商机。

  沿淮、防淮、治淮是淮滨的基本县情,淮滨因水得名,也因水而致贫。县里确立了依托淮河优势,做活“水文章”,打好“淮河牌”的发展思路。目前,该县在打造“淮河牌”上已经形成五大支柱产业,即淮河船舶制造,淮河河沙开发,沿河渔业发展,淮河杨树种植,淮河药材基地。

  淮河港是全省最大的内河港口,丰水期时千吨货船直达长江水系。淮滨充分发挥淮河船业的传统优势,在城关沿淮建设长达5公里的造船基地。目前,沿淮造船业已形成年产550艘的钢驳船生产能力,最大单船吨位达4000吨。去年,该县造船业产值达5亿元,就业人员1万人,年创劳务收入1亿元。

  淮河在带给淮滨人民灾难的同时,也给淮滨留下了得天独厚的河沙资源。这里的黄沙沙层厚、易开采,且颗粒均匀,质地坚硬,凝结度高,是建筑材料中的优质产品。目前,淮滨黄沙年开采量达500万吨,畅销上海、浙江、安徽等地。针对沿淮地区低洼易涝、多滩坡地的实际,淮滨县把林业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主体工程和支柱产业,在抓好防淮林建设的基础上,淮滨县委、县政府提出把淮滨县建成全国杨木基地县的奋斗目标。如今,沿淮大地上万顷林海已形成治淮工程中的绿色屏障,全县造林面积已达2.47万公顷。②10责任编辑:陈要逢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