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镇寺三宝(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4日08:03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镇寺三宝(组图)
图片说明:锡兰国王亲赐释迦牟尼舍利

镇寺三宝(组图)
图片说明:道光皇帝转赐印度优昙花

镇寺三宝(组图)
图片说明:暹罗国王馈赠贝叶经锡兰国王亲赐释迦牟尼舍利

  佛教传说,释迦牟尼涅槃,遗体火化后遗留了许多珠状物,晶莹坚固,被称为舍利或舍利子。舍利有三种:白色的为骨舍利,黑色的为发舍利,红色的为肉舍利。这些舍利被分为8份,由当时的摩揭陀国等8个国家分别建塔供奉。

  据介绍,清光绪30年,宝光寺真修和尚到印度各处朝拜释迦牟尼圣迹,锡兰国王被其虔诚所感动,分赐了15粒释迦牟尼的舍利给真修。真修归国后,给了宝光寺两粒舍利子。宝光寺僧人用高约20厘米的铜质镀金四方形单层亭阁式小塔,将舍利存放其中保存至今。本报记者郭广宇摄道光皇帝转赐印度优昙花

  优昙花,又被叫做优昙钵花、乌昙跋罗花,在梵语中为祥瑞花的意思。该花产于喜马拉雅山麓、德干高原和锡兰岛等处,我国云南也生长,极其稀少,佛教把它作为圣花。佛经又记载,这种花3000三千年开一次。

  宝光寺的优昙花为铜质合金铸造,高155厘米,叶互生,脉络清晰;花共6组,每组聚生着数朵小花,整株造型极为别致。它还具有乐器的功能,若用筷子打击它四周的叶片,能发出“优昙钵罗”的声响。据说此花原是印度使臣赠送给中国皇帝的,并藏于清朝宫廷,后由道光皇帝赐予宝光寺。图据宝光寺资料图片暹罗国王馈赠贝叶经

  历史上,佛教为了广传教义,佛教弟子们编著、翻译了大量的经典。在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及东南亚一些地方,很多人用当地多产的贝叶代替纸张,并用针将经文刻写在贝叶上,所以称做贝叶经。宝光寺所存贝叶经乃清福老和尚游历印度及东南亚诸佛教国家时暹罗(今泰国)国王赠送给他的。光绪32年(1906年),清福老和尚将其带回宝光寺珍藏。该贝叶经为梵文的《法华经》,长48.5厘米,宽6厘米,厚6厘米,共131页,四周边沿都涂以黄金,中间有两孔,用丝绦穿结。本报记者郭广宇摄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