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竞报:别让“人情味”毁了中国竞技体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4日10:17 中国新闻网

  人类崇尚运动,推崇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然而,在激烈竞争的竞技体制背后,却隐藏着上不得台面的人情体制。

  “本身状态不好,选拔赛成绩又差,却能参加某某世锦赛”,这是一位教练在世界大运会赛场对新华社记者说的话。言简意赅,道出了中国竞技体育背后隐藏的问题。

  物质利益是“人情味”滋生的温床。由于多数运动员除了工资没有其他收入,加上长期进行专业训练而荒废了学业,退役之后很难找到像样的工作,导致后半辈子生计问题没有着落,因此,在运动生涯期间,他们一般都会拼命捞取大赛的参赛机会,以获得出场费或是奖金,为退役后的生活积蓄资本,而在参赛资格的较量中,那位教练所说的违背“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的猫腻就产生了。由于教练的名声和收入与运动员的成绩息息相关,于是凡是重大比赛自然都愿让自己的弟子参加,即便自己的弟子状态不好,或者选拔赛成绩不好,他们凭借职权或其他方法,有时同样能够到大型比赛走一遭。

  国外情形又是怎样的呢?日本共同社记者户部丈嗣说,有森裕子在巴塞罗那和亚特兰大奥运会分别摘得女子马拉松银牌和铜牌,但是在悉尼奥运会前日本国内选拔赛中,她落马了,最后日本奥委会决定不让她参加。“我们只按制度办事,几乎没有什么例外。”

  再说加拿大,游泳教练安德鲁·科尔介绍说,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后,他们严格执行一次选拔制度,成绩面前人人平等。正是因为严格遵守制度,两名有希望夺牌的运动员未能参加雅典奥运会,因为选拔赛时他们状态不好。

  我们或许可以说,外国的运动员不像中国运动员如此“职业”,不像中国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压力那么大;我们当然也可以问,外国的选拔和比赛就那么干净?没有绝对肯定的答案,但无论如何,这不能成为我们的借口。

  大环境终究要从个人入手来改变,而这无疑就归结到个人素质提高的问题上来,只有运动员的素质得到切实的提高,或许中国的竞技体育才有清风习习的日子。

  体教结合提出多年,但收效不大,今年的世界大运会首次由教育部牵头或许是个真正解决问题的契机,但愿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中国的运动员不再为出路发愁,中国的体育人才梯队真正细水长流。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