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拓展事业与回馈社会并重::地产英雄邹锡昌累计捐资5000万(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4日12:52 公益时报
  邹锡昌是位不想当名人的名人,从回馈社会中收获成功,是邹锡昌的成功法则——

  拓展事业与回馈社会并重::地产英雄邹锡昌累计捐资5000万

拓展事业与回馈社会并重::地产英雄邹锡昌累计捐资5000万(图)
邹锡昌说自己是“要么不做,要么就做最好”的那种人。

  “我热心公益和教育事业,赚了钱要为社会多做有意义的事情。每当事业上有所发展,我就主动捐建学校和支持公益事业,至今已捐建了十一所中小学校,每所学校捐款额都在一二百万,现在为教育等公益事业捐款累计达到了5000万。”邹锡昌说,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20多年来,他一直不断地在做两件事:拓展事业与回馈社会。

  被称作“地产英雄”的邹锡昌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也是一个热心的慈善家。他积极参与各项社会事务,目前担任着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常委、广东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副会长、广东省公安干警基金会副会长,并先后被授予“广州市荣誉市民”、“梅州市荣誉市民”等荣誉称号。

  立志、创业、报国,是邹锡昌先生的人生三步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邹锡昌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日前,记者在邹锡昌广州市区的家中见到了他。

  从“文科状元”到“商界巨子”

  1963年4月出生于广东省梅县的邹锡昌幼时生活贫困,但客家文化的熏陶和父母的严格管教,让他心中一直就有个朴素的愿望——走出山村。

  17岁那年,邹锡昌以当地“文科状元”的佳绩考入中山大学哲学系。他是“文革”后当地第一位少年大学生,也是班上年纪最小的一个学生。

  大学毕业后,一次偶然机会,邹锡昌看中了纸箱印刷的商机。1987年,通过亲朋好友筹集到了60万元,与人合股创办了纸箱印刷厂。半年后,他决定扩大再生产,重上一条新的流水线,使投资额和生产能力扩大了数倍。

  邹锡昌赚到了第一桶金后,又成功进入房地产业。2003年,邹锡昌被誉为中国“地产英雄”。目前,他正计划在北京中关村投资30亿元建造一个类似香港“数码港”的“航空科技城”。

  事业辉煌不忘回馈社会,邹锡昌开始用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反馈社会。在他足迹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都传诵着他热衷慈善事业,慷慨解囊,助人为乐的真情故事。

  关注公安干警

  对于财富,邹锡昌是这样理解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所以钱应该用在刀刃上,用在最需要地方,发挥出最好的作用”。

  199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邹锡昌听说一些干警英勇牺牲后,因为财政困难,连抚恤金都发不出来,这让他感到十分吃惊,心里不是滋味。邹锡昌从小就对公安部门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他十分清楚公安干警工作的辛苦危险;而良好的社会治安是经济繁荣发达的基本保障,如果没有广大干警的努力,社会不安定因素就会增加,商人也难以安全立足。

  1993年,邹锡昌率先向广东省社会治安基金会捐赠100万元。紧接着,他又拿出100万元,促成了广东省公安干警基金会的成立。这两个群众性维护社会治安的基金组织的宗旨,便是奖励在维护社会治安活动中做出贡献的人员和单位,慰问在斗争中负伤的人员以及牺牲者的家属,支持和鼓励全社会与种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邹锡昌的捐款,扩大了基金会的影响,在他的带动下,两个基金会陆续收到多笔捐款。在邹锡昌和其他爱国人士的关怀下,两个基金会有了更为雄厚的资金后盾,它们积极表彰见义勇为的行为,对牺牲者的家属关怀备至,定期回访家属,解决困难,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当广州市公安局局长找到他,请他为准备成立的广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捐点款时,邹锡昌二话没说,又爽快地捐了100万元。就在当年,邹锡昌被基金会聘任为广东省维护社会治安基金会副会长,可谓实至名归。

  1996年6月22日,邹锡昌荣获广州市政府颁发的“广州荣誉市民”称号。在荣誉面前,邹锡昌当时发出感慨:“我代表了我们中国这一代青年人向上的精神,我将竭我所能造福人民,造福社会。”这是一位真正的“为国家、为社会和民族打工”的实业家。

  捐资助教

  作为一名商人,似乎最应注重的是经济效益,而邹锡昌却有着不一般的想法,他更注重的是社会效益。

  广州的“天秀”大厦项目启动后,首先面临的便是拆迁工作。邹锡昌决定,不盖房先建学校。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天秀地产发展公司便建成了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的天秀小学。

  这栋高6层、拥有36间教室的漂亮的教学大楼可以同时容纳1800名学生就读,教学设备、篮球场等设施一应俱全。没有任何的犹豫,邹锡昌将这所由他出资500万兴建的装饰一新的天秀小学无偿捐献给了广州市,支持广州的教育事业。细心的他还设立了教育基金,奖励天秀小学贡献突出的教职员工和品学兼优的学生。

  此外,邹锡昌先生还曾捐资170万给广州市对外科技文化交流基金会,捐款赞助电视剧《东江纵队》的拍摄和《广州华声》杂志的出版印刷等。2004年,中山大学建校80周年,他又捐资2000万元兴建中山大学锡昌堂。多年来,他为广州社会各项事业所捐款数已超过了5000万。

  回馈家乡父老

  在邹锡昌家乡的村子里,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珠光锡照升平路”;下联是“子义昌隆幸福村”;横批是“珠子村坑道”。这副对联巧妙地将他的名字嵌在其中,由衷地表达了家乡人民对他捐资将泥泞的乡间小道变成水泥大道的事迹的感激和赞美之情。在客家那个贫瘠的小山村里,邹锡昌是第一个捐资拆除破旧不堪的学校,并修建全新教学楼的人,是第一个被全村人立功德碑纪念的人。

  在梅州嘉应大学,邹锡昌捐资100万元兴建的“锡昌科技大楼”气势如虹,与香港著名实业家、慈善家,也是梅县人的曾宪梓捐建的教学大楼遥相呼应。

  当嘉应大学党委书记罗传厚、校长张亮拜会邹锡昌时,他真诚地说:“我在梅州接受基础教育,是家乡的学校培养了我。”他表示,近几年事业有进步,理应尽一份绵薄之力,支持家乡教育事业发展。他对母校联合中学怀有很深的感情,此后,他又一口气为母校捐了300多万元,建了科学楼、图书馆以及艺术房。

  现在,只要母校遇到困难时找他,他总是尽其所能。2004年2月6日,邹锡昌再次向母校捐赠20万元,支持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梅州市学艺中学也是由邹锡昌捐资人民币50万元兴建的。2004年4月,他出资在母校中山大学哲学系开设了昌盛哲学讲座,先后邀请了法国著名汉学家、道教学者施舟人教授,台湾著名学者韦政通教授等国外知名学者和港澳台的学者讲学,莘莘学子受益匪浅。

  在邹锡昌精神的感召下,他的家人也纷纷加入到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中来。2002年10月20日,其父邹松发老先生,为其母校梅州市梅江区乐育中学捐献人民币5万元,修建了乐育中学“松发田径运动场”,为母校百年校庆献上了一份厚礼。2003年,关心梅州市医疗事业发展的邹锡昌及其弟邹信昌、邹群昌,捐资人民币50万元兴建了人民医院的“发英桥”,有效地改善了医院附近的交通环境。邹氏一家可谓是慈善事业一家人。

  做好事能得到好报

  在中国的实业家中,邹锡昌不算最有钱的,但有关部门给他的评价是:最热心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也是最慷慨的人之一。

  很多慈善家都是在经济实力十分雄厚之后才做社会公益事业,而邹锡昌刚过而立之年,事业小有成就后即开始做慈善事业,并且出手十分慷慨大方。

  在梅州这块经济还不够发达,老百姓的生活还相对困难的土地上,人们为年仅40岁的邹锡昌立了十几块功德碑,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庶民百姓,都发自肺腑地称赞这个客家人的优秀子孙。

  “将来我老了,就专门读书搞学问,有可能的话想到学校去教书,现在买了很多书,可是都没有时间去读。”邹锡昌说。他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工作上,现在公司的规模还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甚至还不能专门设立一个部门来搞公益事业,只能等公司再扩大后,到时候可以专职做公益事业。

  “现在的社会,缺乏感恩的情结,我现在的捐款只能是靠实力,并不能定期来搞,做项目只要能赚钱了,我肯定从项目中抽调一部分钱出来捐献!”

  “捐款做好事的初衷并非来源其他,而是我从小受到的就是客家教育,客家人都是信佛的,所以我们做人的根本就是做好事,相信通过做好事能够得到更好的回报!”邹锡昌的话非常朴素。

  邹锡昌说这几天一直比较忙,睡不好觉。当记者离开时,他又匆匆赶往一个即将召开的会场去了。

  作者:赵冠军

  (来源:公益时报)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