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关注南河道整治系列报道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4日12:52 兰州晨报

  痛惜:昔日“功臣”今朝“祸患 ”

  黄河这样穿过金城南河道影响着兰州市民的生活。

  南河道又从何而来?要考察南河道的由来,还需从黄河说起。

  受青藏高原近代升降及其边缘断裂活动频繁的影响,黄河两岸南北两山不断抬升,河谷盆地相对下沉。

  黄河流经兰州市区时,将兰州市“冲撞”成似断还连的几块河谷盆地,黄河水便在峡谷、宽谷相间的地貌中穿过,并形成黄河干流和两岸间歇性支流及小河岔。

  据史料记载,秦汉时期,现在的城关区和七里河区大部分地区为黄河河道。在城关区,那时的黄河沿着今南关什字以北向东流,河道宽阔,陆地狭小。隋唐时期,城关区段河道变迁,南岸向北移至今亚欧商厦木塔巷以北;宋代,河道南岸继续北移至今南滨河东路稍南一带;明代,河道再次稍稍北移并基本固定下来。

  历史上南河道很宽黄河进入城关地段后,受当时河心洲地的影响,黄河干流在滩尖子分成了两大支流,一支叫黄河北河道,流经盐场堡、阎王砭、白道沟,依山傍崖向东去。一支叫南河道,从雁滩南面流过,经段家湾、范家湾、曹家湾、傅家湾、方家湾向东流去。

  在黄河南河道及小岔河流经的地方,将河床冲洗成18个河心滩,即“东郊十八滩”。雁滩是这些河心滩中面积最大的一个,高出黄河水面3米-5米,滩地东西长约7公里,面积13.68平方公里。

  地势南高北低,相差2米-4米。

  岔河及滩地中芦苇丛生,绿树成阴,南来北往的大雁常栖息于此,故称为雁滩。明末前,这些滩上并无人居住,但草木丰茂,岔河、滩地相间,水禽栖息,鱼儿畅游,环境幽雅。明末清初,随着兰州人口的增长,各滩才渐渐有人耕种。

  需要说明的是,到1949年时,黄河南岸线大多在今河岸线以南,文化宫以东的城关区段黄河河道基本在今南滨河路的位置;渭源路以东的河道基本在今南昌路至东湖宾馆南侧位置上,经鱼塘南侧东流。上世纪60年代,南河断面宽200余米,全长8公里有余。枯水期最小秒流量800多立方米,丰水期最大秒流量2000多立方米。

  曾是赫赫“功臣”当时,在南河取水灌溉田地的村庄多达13个。其中有雁滩乡的滩尖子、大雁滩、张苏滩、均家滩、刘家滩、南面滩、骆驼滩,拱星墩乡的段家滩、五里铺、范家湾、甸子街、东岗镇,城关乡的光辉等村庄,灌溉面积达15000余亩。

  1956年以前,南河两岸边架设的用来取水的水车达15架。

  南河的交通工具在1958年以前,主要靠羊皮筏子和木船。

  1958年,兰州军区后勤部支援地方建设,在南河架设了第一座木头桥,历史性地解决了雁滩地区群众的过河难题。

  1965年,由当时的雁滩人民公社筹资筹劳,将木头桥改建为钢架桥,桥宽由原来4米增至6米。

  遭遇洪水“袭击”现南河道以北部分生活、生产用地实为黄河原南河道河床。

  许多年前,在每年5月至10月的丰水期,南河道水流量大,流势凶猛,严重冲刷南北两岸的农田,威胁着沿岸农民的生活和生产。

  1964年7月下旬,黄河兰州段遭遇了解放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中山桥段的河水流量达到5700立方米/秒,南河的流量也超过2500立方米/秒。

  洪水冲垮了两岸群众花多年心血修建的河堤,淹没了河边的2000多亩耕地。从大雁滩前河湾与张苏滩上尖子之间流入的河水经沙洼河流进雁滩中河,切断了里五滩地区6000多人进城的惟一道路,只能靠骆驼滩的一只木船运送逃难的群众和救灾物资。

  “现代版”人为而成洪水过后,雁滩乡政府便组织群众修复两岸的河堤,但由于工程量太大,人力、物力、财力跟不上需求,工程进展缓慢。每年丰水期河水冲刷耕地的问题在短期内得不到解决。为了根治水患,1970年3月,兰州市有关部门提出并通过了“闸南河治理水患,垫河滩新增良田”的方案,1971年,南河实施截流。

  经干部群众半年多时间的艰苦努力,终于将南河截流,从滩尖子到南岸鸭嘴滩,修建起一座长200余米,高7米、宽6米的大堤,把黄河水全部引入北河。

  与此同时,当时的雁滩公社组织了400多人的专业队伍,常年坚持在北河修河堤,保护耕地,经过5年时间的努力,在北河南岸修建起了长10公里的河堤,并将“东郊十八滩”之间的岔河、湿地填平,造成农田,仅在原黄河南河道旧河床基础上,留出一条宽10米左右的小河,用于农业灌溉,而这条小河,就是现在人们看到的“现代版”南河道。

  随着人们对河道的人为更改,及雁滩地区乡镇工业的发展,各种“人祸”接踵而来。首先是河道南岸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横流,流入南河道,造成农田污染;其次是土壤盐碱化;第三是居民区生活垃圾胡乱倾倒。第四是黄河水位低于南河道引水渠,造成河道进水口严重淤积,河水流不进来而成为污水渠。

  南河道变成了污水横溢、蚊蝇成群、垃圾如山的脏、乱、差场所,严重影响着兰州市的形象。

  本报记者张隆(来源:兰州晨报)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