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小奥运”为何受冷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4日14:24 环球时报

  本届大运会吉祥物

  8月11日至21日,第23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爱琴海畔的土耳其第三大城市伊兹密尔举行。总体而言,赛会办得尚算成功,但由于一流高手不多,成绩非常一般,特别是竞技水平上每况愈下———昔日被誉为“小奥运”的大运会正越来越受到冷遇。

  曾几何时,各参赛国家和地区对大运会给予了足够重视,特别是体育强国,不愿放弃这一显示竞技实力的机会,尽遣高手出征。不少体坛新秀正是从大运会上崭露头角,后来成长为世界冠军。但这种趋势从1995年日本福冈大运会以来却发生了较大变化。以本届赛事为例,参赛国家和运动员的数量可以说仅次于奥运会,但各国和地区派出的多是二线选手和纯业余的大学生运动员,鲜见一流高手。别说打破世界纪录,就连新的赛会纪录都屈指可数。

  当然,造成大运会尴尬局面的原因很多。比如,人们把精力更集中于奥运会,乃至各单项运动项目的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等,而逐渐忽视了作为大型综合性国际赛事的世界大运会;一些单项国际比赛举办的时间与大运会相近甚至直接冲突,使高水平选手无法兼顾;夺取大运会金牌没有国际积分,也挣不到什么奖金,吸引力自然不大。

  其实,所谓“小奥运”受冷遇也预示着世界大运会举办宗旨和理念的回归。大运会创办的初衷是通过体育比赛为各国大学生搭建一个增进交流、加强友谊的平台。然而在过去,为了取得较好的成绩,不少国家和地区在派遣大运会选手的资格问题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折扣”。如2001年的北京大运会和2003年的韩国大邱大运会上,中国就派出了不少国家队运动员参赛,连续两届名列金牌榜首位。而本届比赛,中国代表团是首次由教育部牵头组成,其中仅有郭晶晶、吴敏霞、彭勃等少数知名运动员。这使更多在读的大学生获得参赛机会,也使得队伍的整体文化层次和综合素质有较大提升。本次低调出征的中国代表团取得了金牌榜第二的较好成绩,已经超过了预定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体教结合”的成果。

  但我们也不能忘记,金牌主要还是来自跳水、体操等优势项目,金牌得主也是以专业选手为主———尽管他们都拥有大学生身份,并以各种形式接受大学教育。要真正实现“体教结合”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环球时报》 (2005年08月22日 第十七版)

  北京时间8月18日,郭晶晶在比赛中力夺金牌。中国跳水运动员是大运会上少见的一流高手。

  王霞光 摄

  作者:本报赴土耳其特派记者 王霞光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