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不忘(人民论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5日05:33 人民网-人民日报

  汪金友

  1931年的“九一八”、1937年的“七七”和1945年的“八一五”、“九三”,都是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从1931年算起,日本侵略和侮辱了中国14年;从1937年算起,日本军队在中国烧杀抢掠了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共牺牲了5500万人,而中国军民就牺牲了2000多万。

  这样的数字,这样的牺牲,这样的岁月,这样的国耻,这样的暴行,这样的抗争,我们能忘记吗?

  1972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的时候,周恩来总理曾对田中角荣首相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住。”在联合声明中,日方也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方则从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出发,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从而结束了两国的敌对状态。

  前事不忘,首先是“不忘”。你知道什么是“卢沟桥事变”吗?你知道什么是“八一三”抗战吗?你知道什么是“三光政策”吗?你知道什么是“东亚病夫”吗?你知道什么是“鸡毛信”吗?你知道什么是“跑敌情”吗?你知道什么是“敌后武工队”吗?你知道什么时候日本军队向中国递交了“投降书”吗?无论是经历过还是没有经历过这场磨难的中国人,都应该知道,清楚地知道,永远地知道。

  “不忘”是为了记取教训。一个拥有辽阔土地和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为什么会任人宰割?落后就要挨打,软弱就要挨打,分裂就要挨打。3500万人的伤亡,终于让“睡狮”觉醒。只有站起来,才能富起来;只有富起来,才能强起来;只有万众一心,才能无往不胜。

  “不忘”是为了汲取力量。铭记历史,才能塑造未来。八年的抗战,虽然充满了伤痛和牺牲,但也为中国人民积累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形成一种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抗战精神”。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就可以增强民族团结,鼓舞民族士气,坚定民族信心。

  “不忘”是为了正确处理当前的各种国际关系。胡锦涛主席在今年提出的发展中日关系五点主张中,也强调要“切实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希望日方把对侵略战争表示的反省落实到行动上,能以严肃慎重的态度处理好历史问题。这决定着中日关系的阴晴冷暖,也牵动着13亿中国人民的感情。

  历史是一面镜子。这正如我国西汉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贾谊所言:“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抗日战争虽然已经过去了60年,但我们不会忘记这段历史,我们将永远铭记这场侵略战争留给我们的伤痛,永远铭记这场伟大胜利留给我们的财富。

  《人民日报》 (2005年08月25日 第四版)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