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看濮阳县农民 如何走出去创富(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5日07:21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看濮阳县农民 如何走出去创富(组图)
看濮阳县农民 如何走出去创富(组图)
看濮阳县农民 如何走出去创富(组图)
  在大家的印象中,豫北地区的群众没有豫南地区的群众往外走的意识强。而近年来,豫北一些地方群众的观念正在转变,外出务工者后来居上。像濮阳县的很多村寨,如今家家户户都有人在外打工。

  外出务工,不仅能挣钱,使家庭脱贫,更主要的是开阔了群众视野,激发了农民创业。如今有不少成功者已回乡或在当地办企业,当上了老板,如果没有农民的走出去,哪会有这种变化!其实昨天江浙地区所走过的,不正是这样的路吗……

  在发展初期,农民外出务工难免会盲目和茫然。这个时候,最需要政府来引导,提供必要的
服务。

  新疆摘棉

  今年55岁的葛国臣老汉是濮阳县八公桥镇人,因为到新疆摘棉花,生平第一次坐了回飞机。

  去年秋,他在新疆40多天摘了近4000公斤棉花,被授予“摘棉状元”,为此,兵团专门奖励他和其他6个“状元”各一张返程飞机票。葛国臣老汉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是11月5日,兵团用车把他们送到乌鲁木齐机场,3个小时就从云彩里飞到了郑州,县委书记张建国带队在郑州机场迎候,专车直接把他们接到了家里。

  摘棉花收入近2000元,加上县里奖励1000元,那一趟,葛国臣老汉一个多月时间得了近3000元。

  最近,记者在乡里碰见他时,正赶上今年县里又动员入疆摘棉,葛国臣老汉说他不仅自己想去,还联络了30多个乡亲准备一起去。

  濮阳县从2002年开始组织农民入疆摘棉。张建国书记介绍,第一年,县里没经验,组织得不好,不少农民还被中介组织骗了;第二年,赶上新疆连雨天,收入不多;去年,县里派各乡镇干部领队,共去了5000多人,人均收入达1000多元,唯一的缺憾是组织去的晚,没赶上摘头茬棉,影响了收入;到今年,县里抓劳务的老县长王志让早早赶到新疆打“前站”,他带回的信息是,今年那里的棉花长势非常好,丰收在望,县里已提前为农民在那里安排好了吃住,而且摘棉收入也由去年的每公斤0.5元涨到0.7元,今年争取让农民们早出发,赶上头茬棉,人均收入争取要超过2000元。

  张建国说,濮阳县有110万人,近50万青壮年劳动力,这里地处黄河沿岸,洪涝灾害多,几乎每年都要生产自救,很多家庭往往因灾返贫,发展劳务经济是这里农民脱贫致富的最现实途径。

  到新疆摘棉,农民打的只是季节工,解决的主要是年龄偏大者和家庭妇女的短期打工问题。在濮阳县,农民通过打工致富的途径还有很多。

  苏州技工

  濮阳县徐镇农民刘贵焕20多岁,在苏州可诚科技电子有限公司当技工,月工资已超过2000元。杨香花和她的姐姐则在苏州一家企业做刺绣工,月工资1000多元。目前徐镇到苏州打工的农民已有上千人。

  徐镇人到苏州打工,镇政府不仅牵线,而且组织得力。经过镇政府与苏州工业园区里的几家企业协调,厂家送来针车、电脑等器材,镇政府投入近10万元建起培训基地,农民工在外出打工前先在这里免费接受培训。如今该镇在苏州打工的人中,一部分在工业园区做保安,很多人则在外企做技工,平均月工资1200多元,那里的大部分企业还给打工者办有养老保险。镇里对打工人员集中地区定期回访,出面保护农民在外的合法权益。

  镇党委书记王洪波说,这里穷乡僻壤,发展经济单靠招商引资难度很大,发展劳务经济最为现实。去年,全镇劳务收入1600多万元,占全镇当年人均纯收入的31%。

  前范寨村地势低洼,原是该镇在黄河滩上最穷的村。如今全村160户人家有150多人在外务工,其中有3个工程队在北京承包绿化,1个在上海宝钢做防腐工程,1个在山西修路,全村人均年收入3000多元。记者随村干部在村里走了走,街道上没碰见一个年轻人,一栋栋高大的新式瓦房规划整齐,与旁边一些土坯老房子形成鲜明对比。

  徐镇只是濮阳县的一个缩影。今年上半年,全县的外出务工人数已达15万人,除苏州外,上海、石狮、青岛、北京等地都有很多濮阳县打工者。

  张建国书记说,发展劳务经济,外出一人,富裕一户,县里的目标是两至三年内,争取做到户均一人在外打工,使全县外出打工人数达25万人左右。

  韩日捕捞

  在濮阳县,冷红才是最早开辟出国打工这条路的。

  1999年,他通过威海的朋友,第一次把儿子冷广帅送到西班牙做渔工。现在,不仅他家里儿子、女儿和侄子等9人都在国外打工,他所在的郎中乡共有53人都打工出了国门。

  据冷红才介绍,县里农民出国打工主要往韩国、日本、新加坡、俄罗斯、毛里求斯、西班牙、南非等地,输出工种包括近海捕捞、水产加工、木工、瓦工、机械维修等。其中到日韩从事捕捞和水产加工者居多,每月的收入平均在8000元至1万元人民币。

  冷红才现在专门做起了出国劳务中介,原来他是村里的穷光蛋,没人愿意借钱给他,现在他成了村里最富有的家庭。

  出国到日韩等地打工,3年需要先缴4万元左右的费用。为培育国际劳务市场,濮阳县专门成立了涉外劳务输出服务中心,筹措200万元人民币给银行做资金担保,供农民贷款缴费,出国务工。

  截至目前,该县已有300多名农民在国外打工,这成了当地农民打工的新时尚。

  家乡兴业

  濮阳县梨园乡的金立民,现在是濮阳万通路桥工程公司的董事长。在创办这个企业前,金立民是个走乡串村修房盖屋的泥瓦匠,他由自己打工到组织农民打工,再到用积累的资金回到家乡成立公司,围绕着建筑业越做越大,现在的固定资产是7500万元。他还投资1300万元建起了学校,成了远近闻名的人物。

  与他经历颇相似的还有该县白 乡的李恩臣,只不过他创办的工程公司设在了新疆。他的固定资产达到了9000万元,目前正在承包建设新疆201线工程,李恩臣每年都要从濮阳县带出务工人员1500多人。

  文成宝,濮阳县柳屯镇人,年轻时先后到鹤壁、太原、阳泉等地打工。在阳泉,他先建起了一个砖窑场,积累了资金,后来瞅准机会承包了一个货运站给山西各大企业供煤,越干越大。现在,53岁的他拥有7个煤矿、1个焦化厂、1个电厂,总资产4亿多元……

  在濮阳县,差不多每个乡镇都有几个通过打工发家的“明星”人物。这些老板们的故事,当地人都津津乐道,并激发了当地许多青年人的打工创业热情,当老板,成为许多青年务工者心中的梦想。④2

  (照片提供李广恩)

  马正国李煊李广恩

  5月10日,濮阳县组织千余名农村青年集体到深圳、苏州、青岛、石狮等城市务工

  今年8月4日,又一批赴上海的“打工”保安从濮阳出发

  八公桥镇农民葛国臣是2004年赴疆摘棉“状元”,县政府奖励他1000元

  责任编辑:陈要逢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