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托起辉煌 ——深圳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事业驶入快车道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5日08:01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
深圳创造的经济奇迹,国人瞩目,世界瞩目! 在走过25年的历程之后,这座城市文化建设交出的同样是一份圆满的答卷。 众所周知,这里没有秦砖汉瓦,没有厚实的文化积淀,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曾被喻为文化的贫瘠地带。而今,这里“文化植被”上的新绿是那么醉人,这里“制造”的文 化名片闪闪发光。歌曲《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又见西柏坡》,从这里唱遍了大江南北;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粤剧《驼哥的旗》,叫好又叫座;但昭义教授培育的“钢琴舰队”,在李云迪之后,又涌现出张昊辰、何其真等一批少年英才…… 这里的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印刷业处于全国领军地位,2005年中国印刷企业百强之中,深圳包揽了前三名;传媒业实力雄厚,深圳报业集团成为国内综合品牌价值最高的报业集团;动漫业刚刚成为国家级基地…… 2002年、200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深圳文化竞争力与文化氛围两项指标得分,名列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回首深圳25年的光辉历程,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不仅是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还有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蓬勃发展的壮丽画卷! 今天,在“文化立市”战略推进下,深圳又迎来了文化大发展的春天,文化建设驶入了快车道。 一座城市的战略选择和突破 进入21世纪,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顺应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内在要求,及时提出“文化立市”战略,突出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支撑作用。这种新的城市发展观,成为推动深圳发展的新动力。 深圳重视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25年来始终如一。 特区建立之初,市委、市政府坚持两手抓不动摇。那时,财政收入微薄,经济建设缺钱,政府“勒紧裤腰带也要办文化”。上世纪80年代中期,科学馆、博物馆、深圳大学等八大文化设施,先后拔地而起,成为特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上世纪90年代,深圳把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投入巨资建成了深圳书城、关山月美术馆等新八大文化设施,而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进入21世纪,文化的作用和地位空前彰显,深圳的决策者深刻认识到,对一个城市来说,首先是拼经济,其次是拼管理,最后是拼文化。文化,最终决定一个城市的辐射力、影响力和知名度。 2003年1月,市委三届六次会议第一次提出了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去年3月,深圳专门召开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工作会议,时任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的黄丽满提出,要大力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努力把深圳建设成为高品位文化城市。这标志着一座城市战略选择上的突破。 今年5月,市第四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李鸿忠发出号召,全面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加快推进“钢琴之城”、“图书馆之城”、“设计之都”和“动漫基地”建设,要“努力把文化产业培植成为第四大支柱产业”。 对深圳而言,建设“两城一都一基地”,就是要把文化发展的相对优势转化为绝对优势,培育和树立深圳的文化特色,打造深圳文化的四张名片,使之成为建设高品位文化城市的重要“支撑点”。“第四支柱产业”的提出,为深圳文化产业指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在今年5月举行的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时任常务副市长的许宗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从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积极吸引文化人才、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和文艺精品创作等方面,大力推进“文化立市”工作。 围绕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化城市的总体目标,今年深圳还制定了文化发展的“进度表”:“到2010年,文化立市的框架基本形成,高品位文化城市建设初具规模;到2020年,基本建成高品位文化城市,使深圳成为文化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城市。” “文化立市”战略和相应措施的提出,体现了中央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的要求,适应了在新形势、新背景、新任务下,深圳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对深圳文化和城市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专家指出,“文化立市”是战略,“高品位文化城市”是目标,而“两城一都一基地”和“第四支柱产业”既是目标,又是“载体”和“抓手”。在文化建设上,从理论到操作层面,深圳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体系。搭建“载体”保障市民文化权利市委、市政府以实现市民文化权利为己任,并以此衡量政府的工作绩效,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发展观。这些年,政府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市民从中得到巨大实惠。作为现代政府,要为实现市民文化权利创造条件,提供服务。 这些年,深圳搭建各种文化“载体”,市民不仅充分享受文化成果,获得文化服务,而且有机会进行文化参与和创造。 特区成立之初,深圳只有一家电影院、一家戏院和一家展览馆。在这种“薄底子”上建设一座现代城市的文化设施,任务十分艰巨,政府以“大手笔”投入来加快发展。 今天,在中心区放眼望去,由政府投资兴建的建筑,基本都是文化设施。中心图书馆、音乐厅、博物馆新馆、广播电视中心、深圳书城中心城等六大标志性文化建筑,一座座雄伟壮观,格外醒目。由中心图书馆和音乐厅组成的深圳文化中心,占地5.5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1万平方米,总投资15.97亿元,日均可接待读者高达8000人次,将成为深圳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和区域图书馆网络中心。 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各类建成和在建的市级文化设施共24个,总占地面积约4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8亿元,其中已建成项目19个。 深圳已初步形成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全市已有公共图书馆434个,其中社区图书馆387个,每1.5万人就拥有一个社区图书馆(室)。全市图书馆总藏书800多万册,年接待读者近千万人次。很多读者在家门口就能借到市图书馆的图书,打开电脑就能浏览市图书馆的数十万种电子图书。 广场文化群众喜闻乐见,参与性强,是深圳文化的“特色菜”。19年前,“大家乐”文化广场建成,广场文化便如燎原之火,迅速兴起。目前,全市建有区、街道和社区文化广场160个,占地总面积144.6万平方米,年均开展活动约一万余场次。 每年11月,鹏城处处书香醉人。一年一届的读书月,成为市民的“文化盛宴”。 去年,第五届读书月大胆创新,一连串新项目别开生面,社区学习节、深圳童话节、“我喜爱的书房”设计大赛、“影响我人生的一本书”短信征集活动等,第一次“露脸”就成为市民追捧的对象。仅“影响我人生的一本书”活动就收到短信9000多条,参与者有6岁的儿童,也有77岁的老人。在这些极具创意的活动中,还诞生了全国第一个中学生文联和全国第一所特殊少年儿童图书馆。几届读书月积累的品牌项目,如读书论坛、优秀出版物进社区、十大书香家庭评选等,更是一直火爆鹏城。 读书月作为世界上时间最长的读书活动,五届共吸引1500万人次参与。而且一届比一届人多,去年参与市民高达500万人次。 政府打造了一大批文化节庆品牌,满足市民多层次需求。如深圳大剧院艺术节、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少儿艺术花会、国际水墨画双年展、中外艺术精品演出季、社科普及周等。今年,还专门针对数百万外来劳务工,举办了首届外来青工文化节。 文化精品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满足市民对高尚文化的需求。深圳通过宣传文化基金等支持精品创作,文化精品层出不穷,如歌曲《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又见西柏坡》;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粤剧《驼哥的旗》;现代歌舞剧《深圳故事·追求》;小说《花季·雨季》;报告文学《瘟疫,人类的影子》等等。这些精品从深圳走向全国,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标识”。 这些年深圳获得多个“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肖邦钢琴比赛奖等各种奖项。仅2004年,深圳宣传文化系统获得省级以上奖就有580项,其中国际级52项,国家级227项,省级301项。 文化发展了,市民得实惠。“这些年来,文化长足发展,百姓看的见摸的着。”宝安区楼村社区党支部书记陈东华的话,代表了很多市民的看法。改革创新发展文化生产力 扛改革大旗,靠改革崛起的深圳,文化的跨越式发展,同样靠的是改革创新。深圳成为全国首批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之后,改革创新的步伐更快、力度更大。改革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为文化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没有改革,就没有活力;没有创新,事业就会停步不前。 深圳文化发展从一开始就面临着“打基础”和“上水平”的双重任务。深圳凭借改革创新,走了一条跨越式发展之路,在“打基础”的同时“上水平”,从而实现了迎头赶上甚至后来者居上。近年来,在“文化立市”战略的推进下,文化领域改革力度更大。 市文化主管部门提出要实现三大转变:政府从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从主要管理国办文化事业单位向管理市场中所有文化单位转变;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以法律和经济手段为主转变。围绕“三大转变”做文章,一个具有高度精确性、严密性和生机活力的管理体制正在形成。如何让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变机制,走向市场,是长期困扰政府的问题。深圳以敢于碰硬的精神,积极推动院团体制改革。在具体做法上,采用“一团一策”,有的是“转制改企”,有的是股份制改造,有的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去年8月10日,深圳市歌舞团由原深圳市文化局下属事业单位,转制为华侨城集团所属文化企业,成为国内文化团体企业化改革的先行者。业界人士用“彻底”两个字来评价深圳歌舞团的改革,认为深圳不仅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一种值得借鉴的模式,更显示出一种敢于创新的精神。新华社发表长篇通讯予以介绍,在全国产生较大反响。转制后的歌舞团已崭露头角,在今年市第三届舞蹈比赛中,以优异成绩获得惟一一个“特别贡献奖”。该团排练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千古风流》,也即将与观众见面。 今年7月15日,市文化部门在多家媒体公布,第七届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向社会公开“采购”节目。这条消息吸引近20家社会单位、企业和团体参与申报,他们精心准备了承办计划。最近,经过专家委员会评审,市群众文化学会等13个单位脱颖而出,拿到了“老龄文艺汇演”等11个公益活动的承办权。有关负责人介绍,如果按照传统模式,这次节庆全由政府包揽,至少要花300万元,现在通过招标采购,只花不到100万。 去年元旦和春节的文艺进社区、“第五届深圳读书月”等活动,深圳就开始探索社会化运作。今年3月,为了使社会化运作更科学、规范,深圳正式出台《重大公益性文化活动实行社会化运作试行办法》。这项改革实现了“双赢”:政府少花钱,却可以让更多文化资源“为我所用”;社会艺术团体通过参与采购,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会。 深圳不仅着力破除阻碍文化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探索新的机制,而且不断寻找推进文化发展的新“载体”、新举措。 两年前,深圳创造性地提出举办“文博会”的构想,经过精心准备,首届“文博会”去年在深圳隆重举行。展会吸引了47.7万海内外宾客,总计合同成交31.5亿元,意向成交325.5亿元,成为文化产品展示、文化项目交易和文化信息交流的三大平台。“文博会”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创举,在具体运作过程中,有一系列创新。如提出“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办会模式,就与传统不同。 改革创新需要激励,为了营造敢于创新、乐于创新的氛围,从2002年开始,我市设立“文化创新奖”,每年有数十项文化作品、活动等获奖。文化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引擎”经济发达、市场化程度高的深圳,成为文化发展的肥沃土壤。这里文化与产业一体化程度高,文化产业发达,印刷、传媒、动漫等产业,实力全国领先。文化在受益于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构成经济竞争力的一部分,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 文化产业,是深圳的一块金字招牌。 这块招牌越擦越亮,得益于政府支持和优越的发展环境。这里经济快速发展,发展文化有雄厚的资金后盾;这里政府较早致力于市场经济体系探索,市场经济发育较早,文化与市场联系紧密,文化企业在打拼中发展,适应能力强;这里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这块土壤里“生长”出来的文化产业,已形成了多个优势行业,有的在国际市场上都有很强的竞争力。 深圳印刷业在全国处于领军地位。特区成立之初,只有2家印刷厂,年产值仅有70多万元。如今,深圳已和北京、上海一起被公认为国内三大印刷基地,是全国最重要的精品印刷中心。最近全国印刷企业100强出炉,深圳共有19家企业上榜,并且包揽了前三名。去年,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总产出195亿多元。 深圳新闻出版业实力雄厚。为了使“强者更强”,政府大力推进集团化战略,在成功组建深圳报业集团之后,去年又成立了广电集团和发行集团。目前,深圳报业集团多项指标全国领先,最近世界品牌大会发布200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深圳特区报以36.9亿元居168位,深圳商报以31.1亿元居203位,在上榜的报业集团中,深圳报业集团品牌综合价值最高。 深圳是全国最早开创“文化旅游”的城市,华侨城集团瞄准市场机遇,率先培育的集娱乐性、参与性和高科技于一体的主题公园模式,成为许多地区借鉴和模仿对象。去年该集团成为全国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4年,全市文化旅游业总产出达到30.3亿元。 作为全国较早的动画加工制作基地之一,深圳动漫游戏产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最近被批准为国家级动漫基地。目前,全市动漫游戏类企业达337家,环球数码、艺能、日中天、影视龙等企业,已具备成熟的动画加工能力。这些企业每年承接来自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的动画加工业务,为深圳创造约2亿元的产值。 创意设计和文化娱乐服务等行业,也是深圳的优势产业。目前,深圳聚集了2万多名设计从业人员,全球最权威的设计师组织——国际设计师联盟(AGI)中,中国内地共有4名会员,深圳占了两位。去年深圳设计业总产出122亿多元。深圳这片茂盛的文化产业“森林”,长出了许多“参天大树”,并积聚了今后快速发展的优势。 一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了国有、民营、中外合资,深港合资、股份制等多种所有制并存的良好局面。二是市场化运作程度高。从一开始发展就以市场为导向,即使是国有文化产业单位,这些年来通过不断改革,也是面向市场经营。在市场上打拼,在打拼中成长壮大,是深圳很多文化企业所走过的路子。三是培育了一批有很强竞争实力的企业集团。如华侨城集团、深圳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等。仅在印刷行业,就有一批“巨无霸”式的企业,位列中国印刷企业百强前三名3家深圳企业,2004年的销售收入高达49.8亿元。 深圳文化产业不断壮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据统计,2003年深圳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35.3亿元,比上年增长19.65%,占当年全市GDP总量的4.73%。2004年深圳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63.39亿元,占全市GDP的4.77%。而且连续两年,文化产业的增长率均高于同期GDP的增长。 在文化产业形成一定优势时,政府的“有形之手”再次趁势而上,提出打造“第四支柱产业”的目标。今年市委、市政府出台《深圳市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传媒、动漫游戏、出版发行、创意设计等,被列为重点发展的8大文化行业,并提出通过建立“文化产业创业基地”等,构建产业发展平台。 为了制定针对性强的发展政策,李鸿忠等市领导亲自深入环球数码等企业调研,有关部门成立了多个专题调研小组。“两会”期间政协对文化产业还展开了专题议政。如何发展文化产业,成为深圳上下思考的热点。今年底,深圳将召开全市文化产业工作会议,一系列支持政策将出台亮相。 8月11日,“文博会”组委会在北京宣布,第二届“文博会”明年5月在深圳举行,冠名“中国”,每年举办一届。第二届展览面积10.5万平方米,标准展位4500个,大大超过第一届。作为我国惟一国家级文化产业展会,它对推动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引擎”作用会越来越大。深圳文化生机勃勃魅力无穷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这里生长了茂盛的富含创新“叶绿素”的“文化植被”。深圳毗邻港澳,人员来自祖国四面八方,不同的文化在这里交汇、碰撞,形成了开放包容、生机勃勃的“深圳文化”。这种魅力无穷的文化,构成深圳发展的内在动力。 经过20多年的积淀,深圳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态,创新、开放、包容、充满活力,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标识”。 “深圳文化”是一种创新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文化。在这个激情交汇、活力迸发的地方,经常碰撞出崭新的观念。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就曾引发观念大变革;“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呐喊,至今仍振聋发聩。这里在“生长”高楼的同时,也不断“生长”新观念。创新性的文化,使深圳在20多年的发展建设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人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八面来风”。开放,成为这座城市文化的又一特色。 油画,本来是西方人的玩意,深圳布吉街道一个占地仅4平方公里的“大芬村”,却“反客为主”,不仅每年生产超出600万张的油画,而且绝大多数销往法国、意大利、德国、荷兰、美国等10多个国外市场。从“大芬油画第一人”的香港画商黄江1989年来到这里,如今这里已经有个人油画工作室700间,工作人员3000人以上,年销售额去年突破1.4亿元。 深圳文化的开放,还表现在“走出去”和“请进来”。这些年,深圳先后在法国、德国、埃及举办“深圳文化周”活动。今年9月底,还将在美国、加拿大举行“深圳文化周”。“深圳文化周”已经成为“走出去”的文化品牌。在“请进来”方面,这些年在深圳先后举办了“埃及文化周”、“纽伦堡文化周”、“英国电影文化周”。 深圳处于对外开放的前沿,中西文化在此交流融汇。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把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文化汇聚在一起。多种文化的交融碰撞,使深圳的文化形态兼收包容、多姿多彩。 10多年前,当57岁的蒋开儒怀揣2000元钱,乘坐火车来到这座青春之城时,他感到自己储存的创作热情正待喷薄而出。“我每天都被这座城市中生龙活虎、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所感动,有了这种感动,我的创作就不愁没有题材和情感的源泉。” 深圳文化的魅力,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人“闯”深圳。这里是生长梦想、生长神话的地方,这里是创业者的天堂,是外来移民的家园。 在深圳,常年活跃在文艺舞台上的外籍艺术家就有150多位。他们把世界各地的艺术带到深圳,为这里的文化增姿添彩。很多人把深圳当成了第二故乡,欢乐谷的极限表演主持人、美国人里 夫就说:“我在深圳过得特别有劲。” 深圳文化由深圳人“创造”,反过来,深圳文化也涵养了深圳人的文明,提高了深圳人的素质,推动着深圳精神文明建设。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互相包容,和谐相处,相互关爱,在深圳形成了浓郁的爱心氛围。2000年至2003年,深圳文明指数年均递增9.04%。 2002年、200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深圳文化竞争力与文化氛围两项指标得分,名列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今天,“文化立市”如浩荡东风、催征战鼓,深圳文化领域千帆竞发、一片生机。凭着一股拼劲、闯劲,深圳正在书写文化发展的新辉煌。 作者:本报记者沈清华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