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数学家丘成桐:培养大师需要学术热情和钻研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5日10:13 中国新闻网

  前不久,知名华人数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赶到杭州,与一群刚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数学尖子见面。

  丘教授与数学尖子们座谈时,发现这些学生对于数论、几何到底是什么说不清楚。甚至一些基本的几何定理也是一问三不知。仔细交流后,丘教授才知道,这些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是围绕题目,一遍又一遍地做习题。老师授课时,也是围绕习题讲课,而讲解数学门类

、培养学生兴趣都被忽略了。

  丘教授说,国内大部分中学生对微积分知之甚少,一些大学生的微积分也学得很差。他指出,“在美国好一点的中学,高一学生就学完微积分了。到大学时,他们对数学就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和概念,对于自己的未来发展也可以有比较好的规划。”

  丘教授对国内大学生学术研究热情和钻研精神的缺乏非常遗憾。

  曾经有一位国内的博士生三次写信给丘成桐,希望能够到哈佛去任教,丘教授多次要求看他的论文,但一直没有看到。此次丘教授来到国内,特地去看了他的论文,发现论文研究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已知结论的课题,基本上没有什么科研的价值。

  丘教授称,哈佛大学数学系的本科生平均每年都有2到3篇的学术论文发表在一流的学术期刊上,水平甚至可以超过国内一些名牌大学教授的论文水平。而近两年,能够进入哈佛数学系读本科的中国学生几乎没有。

  “国内不是缺少投入,而是缺少做学问的热情和对科研的大视野。”丘成桐教授认为,主要原因就在于太过追求短期出成果了。

  丘教授举了个例子,某数学研究所投入巨资,号称每年要面向全球引进数学家,他认为,这是不可想象的。“对于一些课题研究,不在于投入多少,而是应该追求最前沿的课题。虽然研究一些二三流的课题可以比较容易出论文,但是这样的论文再多也比不上一篇一流课题的论文。长此以往,学术研究的水平只能越来越低,也不可能培养出什么优秀人才。”

  不过,丘教授这次在国内交流,还是看到一些埋头研究的青年学者在数学研究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就是在高考数学尖子中也发现一些较有潜质的学生。“但愿从学校教育到学术研究,我们都能多一些潜心钻研的精神,这样,中国才能早日拿出像样的数学研究成果,涌现出真正的数学大师。”(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姜澎文)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