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学会遗存 专家:京城带“坟”字公交站名应保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5日10:15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八月二十四日电 题:专家呼吁:京城带“坟”字公交站名应保存

  中新社记者 于立霄

  “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约定俗成,老百姓共同认可并流传下来的地名千万不要改动。”面对京城三十五处带“坟”字的公交站名去留引起的各种争议,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

常华今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近四十年以来,北京经历了二、三次地名整顿,常华认为大部分都不成功,尤其是“文革”期间地名改得一塌糊涂。他说,当时因适应革命性的需要将公主坟地铁站改成立新路,而公交车站改为复兴路,两个地名同时使用,人为地造成外地人进京识别混乱,街道和单位改换地址和印章,无形中又浪费财力、物力和人力。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文革结束后,绝大部分地名又恢复,公主坟也随之改回原名。“地名绝不因历史或政治的需要而胡乱修改,这是一个经验教训。”

  常华强调,北京无名之辈的坟墓早就退出历史舞台,目前保存的以坟命名的地名都是名流之坟,仅存不多。他说:“地名本身就是一部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要学会遗存。”

  迷信、忌讳带“坟”字的地名在北京并不具有普遍心态,市民们对此有着习惯性的接受心理。常华说,中国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墓地就坐落于北京的魏公村小区内,当地居民并不因为小区内有个大师的陵墓而觉得不吉利,一致认为应保留齐白石的墓。现在每到清明时节人们纷纷前来扫墓祭奠,当然也包括小区的居民,它已经成为京城不多见的文化景点。

  “京城每一个跟坟地有关的地名都有其真实来历,都能讲出一段历史故事。”据常华介绍,劲松小区过去是一个挺大的王爷坟,坟周围的松树越长越斜,几乎威胁到王爷坟的宝顶,于是人们就用木杆子将松树架起,当地百姓因此将此地起名为“架松”并且相传甚久,直到北京市后来在此建设住宅小区,将“架”字改成了“劲”,取名劲松。他认为,这种取名既尊重地理位置的源头,又不乏巧妙。

  “借着谐音将地名修改不乏成功的范例,但要持慎重的态度,轻易不要改动。”常华特别肯定鸡罩胡同的改名,他说,当年段祺瑞住在京城的鸡罩胡同,段祺瑞认为鸡罩如同一个无形的大罩子禁锢着自己的未来,晦气不吉利,于是改成“吉兆胡同”。常华表示,借着谐音修改,即好听又富于联想。过去老百姓为买卖毛驴的集市起名“驴市胡同”,现在俗名雅化,更名为“礼士胡同”。

  常华坦言,抢救和保护古都风貌过去政府重视不够,胡同街巷一片片拆光,太可惜了。现在如果不注意保护,现存的历史地名再一通整改,对京城的文化遗存无疑是雪上加霜,将后患无穷。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