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四明河山奏凯歌(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5日11:30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引子

  1945年9月下旬,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为避免内战,争取全国和平建国的新时期早日到来,毅然作出巨大的忍耐与让步,命令浙东区党委、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和地方党政干部以大局为重,除留少数精干武装隐蔽坚持外,全部撤离浙东,开赴苏北。从9月30日起,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近8000健儿与浙东区党委、地方党政干部等共1.5万人,挥泪告别曾抛撒热血的浙东大地,告别4年多来朝夕相处的浙东父老,踏上了北撤的漫漫征程……

  踏访

  昔日荒野变热土

  8月中旬,记者采访了参加当年北撤行动的新四军老战士林修鸿、谢明,并在82岁的谢老先生、对新四军北撤历史颇有研究的慈溪市新四军研究会范子芳先生的陪同下,踏访了杭州湾沿岸几处当年的北撤渡口。

  在慈溪市观城镇的高背浦(又名直落浦),有一条自南向北、宽达三四十米的河道直通北面的大海。60年前,也就是1945年9月30日,由浙东区党委书记、新四军浙东纵队政委谭启龙等率领的纵队直属机关、警卫大队和军政干校等共3000余人的第一批北撤队伍,就是在这里上的船。记者看到,经过60年沧海桑田的变迁,当年波涛翻滚的大海已向北退缩了近10公里,留下了一片良田,渡口也早已变了模样。

  范子芳说,在谭启龙后来撰写的回忆录中,曾将起航地写作古窑浦。后来,多名北撤老战士在回忆中提到,当年他们上船的港口有座海黄山。而海黄山恰好处于高背浦海塘以外的海边泥涂中。经他周密考证,1945年9月30日由谭启龙率领的3000余人队伍、10月6日由新四军浙东纵队副司令张翼翔率领的三四支队一部、10月7日由三北中心县委书记黄知真率领的三北独立团都是从高背浦渡口起航的。当时由何克希、林达等率领的另外几批队伍,则分别从高背浦西面的大丁坵与相公殿北渡。

  与高背浦渡口一样,当年荒无人烟的大丁坵与相公殿渡口,如今都已成为欣欣向荣的热土。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

  据统计,自1941年5月到1945年8月,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从原先的1000多人扩大为近万人。共进行大小战斗643次,攻克县城两座(上虞和南汇)、据点110多个,解放同胞400万人;毙、伤、俘日军官兵631人,毙、伤、俘伪军官兵8566人;缴获各种炮39门、机枪217挺、长短枪6809支和大量军用物资。我军牺牲指战员1200余人,伤1858人,为抗日战争在浙东地区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北撤到苏北等地后,改编为新四军第一纵队第三旅七、八、九3个团。谭启龙任第一纵队副政委,张翼翔任第三旅旅长,何克希任政委,刘亨云任副旅长兼参谋长,张文碧任副政委,杨思一任政治部主任。

  回忆

  谢明:离别浙东到山东

  许多战士直到上船前才知道北撤的任务和目的地。(指着停泊在海黄山边的一只小木船)当年,部队就是乘着比这只小船大一点的木船北渡的。

  1945年10月1日午后,也就是周巷反击战后的次日,县委通知我下午出发去泗门以北的大丁坵找部队。当时我患了疟疾,组织上安排我在地处周巷的县委休息。从周巷到大丁坵12.5公里路,我体力不济,直到傍晚才到达。上船后,回头一看,岸上站着许多前来送行的群众,但看上去面无笑容,只是不断地向战士们挥手。我感到这次离别的时间可能不会太短。

  潮水涨了,该起航了,不料因为船体大一时浮不起来,到了半夜才起碇。次日上午驶至离北岸约10公里时,突遇七八级大风,船不得不抛锚避风。两小时后又逆风行驶,花了一个半小时我们才到达海宁县的黄湾。次日向海盐的澉浦进发,经过激战突破了国民党部队的重围,在南汇的小洼港下船,渡过长江口到达苏中的启东。进入了老解放区,我们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热烈欢迎。之后,部队又向西北行进,于11月上旬到达山东省我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临沂城。当地群众敲锣打鼓前来慰问,张云逸等领导也赶来,对我们光荣完成北撤任务表示祝贺。

  林修鸿:难忘依依惜别情

  1945年10月4日傍晚,营长徐志达命令我所在的三北特务营通讯班全体集合,并从驻扎地龙山区黄泥岙村立即轻装出发,于晚上12时前到达古窑浦(后据范子芳考证为高背浦)宿营。第二天上午黄辉副团长才宣布了北撤任务。当晚我们登船,许多前来送行的群众难掩惜别之情,嚎啕大哭。当船启动时,他们又同声嘱咐:你们一定要回来呀!这个场面,我一生都不会忘记。

  晚上12点左右,突然起了大风,多数同志都晕船了,海水也从甲板灌进了下舱,幸亏徐志达营长的大船前来营救,才渡过了难关。经过一夜搏击,到第二天清晨,随波逐流的船只竟又奇迹般地回到了出发地,且无人伤亡。乡亲们见我们又回来了,别提多高兴啦,赶紧为我们烧水做饭。

  部队立即再次组织船只,于10日傍晚再度北渡,乡亲们也再次为我们送行。我们于11日凌晨顺利到达南汇的马勒港,12日晚在奉贤旧城宿营,13日到达青浦重镇观音堂。渡过长江后经过长途跋涉,于10月26日到达苏中海安作短期休整。10月31日,由浙东区党委、浙东行政公署和三北、四明、金萧、淞沪4个地区党政干部组成的浙东干部团在海安成立,并于11月3日到达苏中根据地东台,胜利完成了战略转移。
四明河山奏凯歌(图)
新四军浙东纵队北撤路线示意图

  结束语

  今天,本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特别报道“记忆1940-1945”就要跟大家说再见了。从7月7日开始至今,我们用了6期共17版的报道,和读者朋友们一起记忆宁波大地上的那段峥嵘岁月:从“1940-戚家山巅风云急”、“1941-志士南渡杭州湾”,到“1942-象山港畔救飞鹰”、“1943-‘浙东延安’战旗红”,再到“1944-冲破黑暗是黎明”、“1945-四明河山奏凯歌”。

  在采写这组报道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宁波市新四军研究会、上海市新四军研究会、慈溪市新四军研究会、余姚市新四军研究会、象山县新四军研究会、镇海区新四军研究会和党史办、镇海区文化建设办公室、江北区新四军研究会、上海市南汇区泥城镇以及余姚梁弄镇、江北慈城镇和庄桥街道、象山石浦镇等大力支持。宁波市新四军研究会王泰栋、慈溪市新四军研究会范子芳、象山县新四军研究会朱华庭、镇海区新四军研究会朱长根和严水孚、镇海区文化建设办公室洪余庆、任根德等同志,为本次报道提供了大量未曾披露过的珍贵史料和线索。记者在上海采访时,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老战士丁公量的女儿丁芃自告奋勇地为我们做“义务向导”,领记者走访生活在上海的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老战士;林达烈士的侄子林家春驾车带记者奔波在烈日下,到泥城镇寻访当年南渡杭州湾的渡口旧址和部分牺牲在宁波的烈士后代。更难能可贵的是,先后有10多位七八十岁高龄的新四军老战士,在酷暑季节不辞辛苦地与记者一起,重访当年他们生活和战斗过的土地;在当年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战斗过的地方,许多当年帮助过新四军的村民,以及众多干部群众也满腔热情地向记者提供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细节。在此,我们谨表衷心的感谢。

  本版撰文 胡晓新 余三军 通讯员 王泰栋 范子芳 牛劲 摄影 胡龙召 龚国荣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