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来过的院士都成为老师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5日11:47 南方日报 |
提到顺德人才,不得不提到这样一个群体:院士。从2001年到现在,来过顺德的两院院士已超过100多位,国内每20位两院院士中就有一位曾来过顺德。顺德政府还专门设立了院士俱乐部,聘请了院士科技顾问16人。 他们在顺德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跟企业合作开发项目,为政府工作出谋划策,除此以外,院士还为顺德带来了什么呢? 不少人在顺德带学生、开讲座 就像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允怡所说的:“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训练出一批好医生,让更多人受益。”他已经“把资助和训练出更多好的医生作为今后的一项重要工作”。 很多院士的年纪都在五六十岁以上,他们不仅希望自己能继续研究出一些好项目,更希望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继续他们的事业。 这些院士来到顺德,不仅仅是指导了一些项目,提出了一些建议,解决了一些难题,还为顺德各类人才带来了学习的机会。 广东鸿昌集团董事长陈豪伟就说:“鸿昌的发展,凝聚了院士们的心血。”其中一位重要的院士就是王佛松。多年来,王佛松院士十多次亲临鸿昌集团,直接指导科研人员攻关,在鸿昌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后还担任了该站的合作导师,中国涂料行业的第一个博士后就是他在这里带出来的。 这些院士在不断的交流、指导中慢慢地培养出一批高素质人才。对不少私企老板、企业管理者、技术人员来说,院士是他们的“一课之师”。院士俱乐部的负责人说:“有时候我们邀请院士过来玩,他们都会主动要求到企业看看,或者讲讲课。”这就为企业提供了很多学习的机会。 日常接触也能学到不少东西 人都是活在不断的相互影响中的,院士的到来也为顺德的人才打开了一扇接触高端知识的窗口。 据统计,仅2004年就有27位两院院士带着数百名学生或团队成员、合作学者到顺德开展产学研对接。这些人当中有不少跟顺德的科研人员、私企老板、企业管理者、技术人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顺德人都说:“在平常的接触中,我们也学到很多东西。” 一位曾经多次接触过这些院士的记者就说:“院士们大都很健谈,也很幽默,我在他们身上真正看到什么叫大智慧才有大幽默。我也希望自己能达到那样的层次,所以一有机会就去学习充实自己。” 不管是院士主动传授知识,还是接触到他们的人刻意偷师,院士在培养人才方面所起的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顺德某大企业的产品开发人员就说:“有时遇到难题也会寻求这些院士的帮助,他们都会认真解答,遇到比较专业的问题还要多讲几遍,甚至把相关知识也给我讲一遍。经常是问一个问题他可以帮我解答三个,总有意外收获。所以渐渐地我也学会了刻意去偷师了。” 蔡敏珊 顾大炜 图: 陈豪伟(左)与王佛松院士(右)在鸿昌集团博士后工作站揭牌仪式上。 资料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