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新综述:浙江着力拯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5日13:01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杭州八月二十四日电(记者林露露)如今到浙江,可以看见良渚时代的玉器陶,却看不到浙江的“前溪”歌舞,因为它已被历史所淹没。

  像“前溪”歌舞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已消亡,有的正面临消亡的威胁。刚刚提出打造“文化大省”口号的浙江,开始把目光转向这些传承民族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采取种种措施予以保护。

  记者今天从浙江省文化厅社文处了解到,浙江拟在九月底向中共中央集中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民间文化遗产,“新昌调腔”、“四明南词”、“金华道情”等三十四个民间文化项目被选入其中。在九月二十日之前,凡符合申报条件的也可以继续上报。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

  为拯救传统文化,从二000年开始,浙江省连续四年每年财政拨出五百万元人民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一番地毯式的普查。二00五年开始,拨款还将逐年递增。

  浙江,是一个人文鼎盛、物质文化充盈的经济大省。“梁祝”“白蛇”的传说缠延千古,至今仍被后世反复演绎;西泠印社的印泥制法天下无双,被专家称为一绝。甚至还有南戏遗存、龙井茶成品的制作工艺等等,无不是中国文化的奇葩。

  所幸的是,浙江有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种种缘故而保存,并且在传统的基础下,衍生出倔强的生命力和市场前景。浙江长兴的百叶龙,原来是用脸盆大的纸荷花串联成龙形,虽然带着点泥土气息的江南婉约风情,但落伍和小气。为了挽救其知名度,政府赶紧组织专家对其进行抢救和开发,赋荷花以灵性与动感,增加龙舞的套路,附以节奏的张驰,一幕十里荷塘、随风摇曳的风情和意境跃然而出,再加上添加了时代元素的表演,呈现当代的又一次辉煌,并将成就百叶龙千秋万代的传承。

  在浙江舟山岱山县,县委书记亲自召集文化局长、老艺人开座谈会,要求普查好当地的“渔民号子”和“岱山渔歌”,并做出品牌,据说当地即将举行的海洋文化节主要展演岱山民间艺术。

  浙江正在如火如荼展开的这一幕拯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剧,让许多文化界人士击节相庆。目前,全民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让珍贵的民间艺术真正在生活中“火”起来,已成为浙江建立文化大省的重要一环。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