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青年报:大运会夺金仍靠“运动员学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5日13:55 中国新闻网

  大运会成绩好坏历来不会吸引太多目光,但因为本届大运会是由教育部首次组队参赛,便显得与以往大不相同。特别是在经历清华大学跳水队官司风波后,清华学子的胡凯成为本届大运会男子百米飞人,让人们重又把“体教结合”的话题摆上桌面。

  回到国内的中国代表团秘书长、大体协竞赛部部长王刚说:“虽然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得到的金牌不如前几届多,但这是首次由教育部组队,很多高校学生取代了以前国家队运动

员参赛,意义重大。”

  夺金主力还是“运动员学生”

  在本届大运会中国代表团夺得的21枚金牌中,有14枚来自体操和跳水,而参加这两项比赛的运动员还是国家队的班底。特别是跳水队的郭晶晶、吴敏霞、彭勃等世界名将,共获得全部12枚跳水金牌中的10枚。

  国家体育总局一名工作人员说:“虽然这次是教育部组队,但实际上参加比赛的大部分人还是那些注册的专业运动员,只是某些集体项目有所调整。所以,他们大多数人不能算是学生运动员,而只是运动员学生。”的确,对于运动员学生来说,日常生活基本以训练为主,学习只占很小的部分,甚至只在学校挂名,并不接受正规高校学习的“运动员学生”也不在少数。

  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钟秉枢介绍说,近20年来,体教结合这条路走得并不成功。“教育有教育的培养体系,体育有体育的培养体系,这两方面并行至今,仍然没有找到一个理想的结合方式。”

  “现在,一方面是很多高校并没有在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方面做出很大成绩,在高校参加学习的运动员比赛机会、经验都很少,出成绩的更少,高水平的运动员还是隶属于国家体育总局。另一方面,体育系统培养出来的运动员文化素质低,退役之后的出路很成问题,而退役以后再去上学的大有人在。”

  本届大运会,清华大学学生胡凯出人意料地成为男子百米冠军,让很多人以为体教结合这一理想化模式开花结果,胡凯说:“我的情况是这样,每天上午上课,下午训练,晚上的时间用来总结和自习,因为学习和训练的比重各占一半,所以按规定我的学制是5年。”

  “学生运动员”难圆奥运梦

  胡凯并非专业体校出身,在青岛念到高三时,被吸收为校田径队队员,参加了3个月的业余训练,随后在清华大学组织的体育冬令营中被教练看中。凭借超过当时高考本科分数线的学习成绩,胡凯成为清华学生。随后胡凯随着成绩的提高,被重庆市体育局相中,招入重庆市田径队,但仍在校学习。而这一过程,正让胡凯学生运动员的身份发生着微妙的改变。

  “其实,这是另一种模式和概念,我们并非是只向清华大学提供训练经费来换取队员的参赛资格。”重庆田径队负责人罗安明说:“我们非常深入地介入了他的日常训练和比赛,包括训练计划、阶段性总结、比赛总结等等,都是我们和清华的教练一起完成的。而且重庆田径队还有领队和队医长期驻扎在北京,把属于重庆田径队的队员完全纳入到我们自己的管理和训练体系,这实际是一种共同培养的模式。”

  “在这种共同培养的模式下,我们的确已经看到了一定成绩,比如胡凯的成绩一直很稳定。”

  按照胡凯自己的计划,9月中旬的上海田径大奖赛和10月的全运会是接下来分量最重的两个专业级比赛,“我当然想提高成绩,在比赛中得到锻炼。另外,我其实很想参加2008年奥运会,我想那才是最大的荣誉。”

  如果胡凯希望参加北京奥运会,那么学业和专业训练方面的偏重自然分明,失去举国体制的呵护,仅凭学校和地方运动队的力量投入,胡凯很难实现奥运会梦想。

  “我应该是明年毕业,是找工作就业还是继续上研究生都还没最后确定。”胡凯告诉记者:“要是运动成绩有突破的话,或者说短跑项目的国家集训队成立,那我还会和教练、学校及家里人商量,看看以后的路怎么走。”

  由此可见,“清华经验”尚难推广。与国内其他高校相比,清华的名誉、师资力量、体育储备都算顶尖水平,即便这样,清华也很难凭借自身力量培养出顶尖水平的学生运动员。对大多数高校来说,高水平教练员的缺乏,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经验的缺乏,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体教结合在高校的发展。

  体教两张皮结合起来不容易

  很多人在胡凯夺冠后提出这样的疑问:既然胡凯成绩很好,为什么不是国家队的队员?

  国家体育总局田管中心国家队管理部负责人余维立说:“田径项目有许多集训队,比如竞走、中长跑,但是目前还没有短跑集训队,因为我们的短跑实力并不强,可以说不值得专门成立集训队,所以只在比赛之前成立国家队,因此胡凯还没有国家队队员的正式身份。”

  “胡凯的情况我们很了解,包括这次大运会三级跳的冠军王颖。像胡凯,他去年和今年都拿过全国冠军,如果我们要组织国家队打比赛,他也达到参赛成绩标准的话,我们当然会考虑他。”

  “但是现在有种说法,说大学完全可以培养出具有世界水平的体育选手,我觉得这样的说法有些过分了。”余维立笑着说:“体教结合这个大方向没有问题,但绝不是说可以取代现在的专业运动员训练体制,关键是怎么‘结合’。目前学校里的绝大多数运动员、教练员包括高校的体育人才实际上都是经过了体育部门的多年培养,而教育系统自己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的体制和机制还没有形成。”

  近两年,清华大学跳水队队员逐渐流失正是因为体教结合不力,个人与校方及省市运动队3方面的目标出现偏差。此次大运会期间,教育部副部长、国际大体联副主席章新胜说:“中国体育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体教结合为主,职业俱乐部制度和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为辅。”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道路还相当漫长,大学生体协竞赛部项目官员韩飞说:“这个过程少说也要五年到八年。”

  王刚说:“美国的体育是以学校为依托,他们的学校体育基础很厚。欧洲的体育是以俱乐部为依托,运动员在学校上课,在俱乐部训练。中国的体育则是以各级体工队为依托。我们希望借助大运会这种比赛,让我们的参赛运动员从专业队员逐渐过渡到真正的大学生。教育是一张皮,体育也是一张皮,我们希望有一个好的体制把这两张皮结合起来,单纯强调某一方面都是误区。”

  “学校,也就是教育系统培养体育人才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必须要借助相当多的外界力量。”余维立说:“体教结合和举国体制并非不能共存,我们也希望一大批文化素质高的运动员为国效力,但这是一个长期过程。”(郭剑)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