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抗战——不朽的艺术记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03:36 舜网-济南日报

  □辑录整理\李雪萌

  ■影片:世界上最早二战题材电影

  ■版画:根据地和国统区共同流行

  ■音乐:“有人烟处即有抗战歌曲”

  ■摄影:整个二战传媒史中独特风景

  木刻版画

  由于简洁和便于复制的特点,木刻版画成为抗日根据地和国统区都非常流行的美术宣传形式。延安是抗日根据地木刻艺术的活动和创作中心,鲁迅艺术文学院聚集了大批木刻艺术工作者,尤为突出的是“鲁艺木刻工作团”,以胡一川为团长,罗工柳、彦涵、华山等为骨干。

  以“鲁艺木刻工作团”为代表的延安木刻,在大量个人风格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共性特征。从木刻的内容上看,反映的是生产、生活和战斗的场景,塑造的是普通的劳动人民形象;从艺术形式上看,开始克服欧化的木刻风格,采用中国民间的年画等形式创作木刻画,带有木刻民族化的倾向。《抗战十大任务》套色木刻宣传画,是其中的精品。

  古元创作的《减租》是当时影响非常大的作品,它表现了贫农和地主争论的场景,作品抓住了其中一瞬间的人物行为、表情,表现力非常强。在一张名为《儿童团检查路条》的画作中,画面淡雅幽远,显示出了浓重的中国画色彩。

  彦涵的《当敌人搜山的时候》是一幅精品,整个作品看起来就像照片一样,非常逼真地表现了军队作战的一刹那,表情反映了当时战士们仇恨的情绪。同时表现的视觉非常独特,参观者感觉作者就和这群战士一起战斗。

  电 影

  电影是60年前那场艰苦卓绝的胜利之战的重要纪录者和讴歌者之一。中国抗战题材的电影也是世界上最早关于二战题材的电影。

  和世界各国二战题材电影一样,中国最早出现的抗战电影是纪录片。“一·二八事变”后,第十九路军奋起反抗,翌年,上海众多电影制片公司相继推出了《十九路军抗日战史》、《上海抗战》、《上海浩劫记》、《暴日祸沪记》等多部表现这次抗战的纪录片以及故事片《上海之战》、《共赴国难》,成为中国抗日电影的先声。最值得一提的影片,应该说是以抗日战争时期生活为背景的《风云儿女》。影片主人公之一在沉溺于爱情生活中觉醒,投奔了抗日前线。片中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充满了爱国和救亡的激情,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抗战电影的高潮是在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1937年,费穆导演的《北战场精忠录》是第一部直接表现抗日战争的故事片,影片在故事情节中还插入了一些战场上的激战镜头,令观众直接感受到战争的气氛。随后,《保卫我们的土地》、《热血忠魂》和《八百壮士》同时于1938年在位于武汉的中国电影制片厂问世,成为中国抗战电影一次真正的热潮。

  已被日军占领的上海,一些陷入“孤岛”中的电影公司拍摄的借古喻今的一批电影同样令人敬佩。《木兰从军》、《明末遗恨》、《葛嫩娘》、《岳飞尽忠报国》等影片以古喻今,成为侵略者铁蹄阴影下的抗战电影。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敌后的解放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电影事业也正是在抗战中建立起来的。其间成立的八路军延安电影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电影机构。虽然由于战事和器材等原因,八路军电影团未能摄制故事片,但其拍摄的《延安和八路军》、《南泥湾》等纪录片则成为中国抗战时期敌后根据地生活和斗争的宝贵纪录。

  国统区的抗战电影一直贯穿于八年抗战,并延续到抗战胜利之后。武汉陷落后,“中制”迁往重庆,先后拍摄了《保家乡》、《好丈夫》、《胜利进行曲》、《火的洗礼》、《塞上风云》以及初期由香港摄制的《白云故乡》等抗战电影。史东山、应云卫、孙瑜、夏衍、阳翰笙、田汉、司徒慧敏等一批中国电影的著名人物都参加了这些电影的制作。另一家隶属于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的“中央电影制片潮,则拍摄有《孤城喋血》、《中华儿女》、《长空万里》等影片。加上由同在重庆的西北影业公司拍摄的《风雪太行山》和《老百姓万岁》,抗战电影在中国达到了高潮。这些影片题材广泛,类型不同,基本上构成了一种“全景式”战争题材电影。

  摄 影

  从1937年的抗日战争开始,中国的现代性摄影也同时开始了。一批新的中国摄影师们进入与现实社会生活互动的社会纪实性摄影。1937年8月,日本空军对上海进行空袭,王小亭拍照的《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在世界上引起巨大反响,成为世界摄影史上关于战争灾难的优秀照片。同年9月,一个来自中国广东的25岁年轻摄影师沙飞参加八路军,成为这支后来改变了中国命运的军队的第一个专职摄影记者。

  八年抗战中国摄影最活跃的部分,就是在以沙飞为代表的红色抗日摄影师中。这批摄影师原来的成分比较复杂,有曾活跃在上海电影界的成名摄影师,如吴印咸、徐肖冰;有原来红军部队中参加过长征的职业革命家和革命将领,如童小鹏、吕正操和张爱萍;有原来的城市文艺青年,如罗光达;有激进的革命学生,如石少华;甚至有曾经在国民政府任宣传干部转而投身红色军队的,如郑景康。他们都是当时中国最富社会理想和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前卫的青年人。

  他们利用缴获的敌方摄影器材和自造的印刷设备,编辑出版发行画报杂志,并举办各种形式的摄影展览,将照片转化为驱动革命战争文化的资源。摄影在他们手中成了不折不扣的战争武器。

  中国红色抗日摄影在整个二战传媒史中形成独特的风景。它的目的性组织性和效果性都迥然有异于西方当时的战争摄影,它没有任何浪漫的艺术色彩,也没有对战争残酷性的过分渲染,是不折不扣的新闻纪实和宣传报道摄影。

  绘 画

  抗战时期,重庆荟萃了国内美术界的知名人士,如徐悲鸿、丰子恺、吕斯白、傅抱石、李可染、黄君碧、张书旗、王临乙、潘天寿、万从木、叶浅予、廖冰兄、刘开渠、吴作人及美术理论家常任侠、陆丹林、唐义精等。1944年在重庆举办过第三次全国美展,许多画家参展。整个抗战期间,美术各领域都产生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徐悲鸿在重庆期间创作了数十幅国画,赠黄君璧的10幅从立意到所题诗文皆与抗日有关。漫画如丰子恺的《漫画日本侵华史》、《劫余漫画》,叶浅予的《重庆小景》、《逃出香港》,廖冰兄的《抗战必胜》、《猫国春秋》;油画如杨建侯的《军民合作》、《游击队之战》,艾中信的《枕戈待旦》,黄显之的《武运长久》,吴作人的《空袭下的母亲》;宣传画如杨立光的《把敌人赶出中国去》、《血债血还》、《到敌人后方去》、《保卫大武汉》等。

  音 乐

  那是个“有人烟处,即有抗战歌曲”的烽火岁月,音乐就是战斗的武器。

  早在“九·一八”、“一·二八”事变以后,由左翼音乐家吕骥、冼星海、刘良模等领导的以宣传抗日救亡为目的的群众歌咏运动就首先在上海掀起,并逐渐在许多大城市展开。

  聂耳在这个时期成为最重要也最活跃的作曲家,短短的两年创作生涯中,他创作了35首歌曲,在儿童歌曲、劳动歌曲、抒情歌曲和进行曲创作方面都留下了难得的佳作。

  陈洪的《冲锋》《上前线》,聂耳的《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任光的《打回老家去》,张曙的《保卫国土》《日落西山》,冼星海的《救国军歌》《热血》《只怕不抵抗》,阎述的《五月的鲜花》,贺渌汀的《心头恨》《工人之歌》,刘雪庵的《长城谣》,麦新的《大刀进行曲》,在这些歌声中,群众救亡抗日热情汇成股股洪流,复仇之火燃遍祖国四面八方。

  1938年初,冼星海和光未然聚首于宝塔山下。1939年4月10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公演,“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1的旋律起处,观众沸腾。

  “七七事变”后,许多著名的音乐家毅然离别家乡亲人,奔向前线,深入工厂、机关、学校、军队、农村,积极鼓动群众的抗日斗志。在这个时期,冼星海创作出《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做棉衣》《军民进行曲》,此外还有陈田鹤的《巷战歌》,夏之秋的《歌八百壮士》《思乡曲》,贺绿汀的《游击队歌》《保家乡》《嘉陵江上》,吕骥的《武装保卫山西》《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参加八路军》。成千上万首歌曲,成功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在强敌面前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决心和正义必将取得最后胜利的坚强信心。

  1940年后,抗日战争进入最为艰苦的相持阶段,革命文艺工作者仍以抗日的歌声推动着群众前进、记录着人民群众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李伟的《行军小唱》,卢肃的《团结就是力量》,张非的《让地雷活起来》,李劫夫的《歌唱二小放牛郎》,曹火星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都是这个时代根据地军民坚持抗战、保卫根据地的历史性音乐诗篇。

  后代的音乐史研究者认为,在中国音乐史上,抗战音乐的伟大,不仅在于诞生了一大批带有强烈时代特征和艺术品位的作品,也不仅在于它直接鼓舞了千千万万的抗日将士驰骋沙场,还在于它创立了一个重要的传统,就是要让音乐真实地反映大众情感,反映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