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丹青谱写奥运情(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05:30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丹青谱写奥运情(图)
袁熙坤(左二)向萨马兰奇(右一)赠送画像。

  正值三伏天,夏日的午后异常闷热,窗外蝉唱声声。而在金台艺术馆的室内,却有一种艺术殿堂特有的清凉,这间艺术馆坐落于绿树掩映遍地芳草的朝阳公园,是袁熙坤先生精心打造的工作室。

  作为著名的美术家、雕塑家,已过花甲之年的全国政协委员袁熙坤早已功成名就,然而他一直对奥运情有独钟,他以艺术家的身份深度参与了两次北京申奥活动。并一直为宣传奥运做自己独特的贡献。

  北京的“奥运名片”

  由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和北京金台艺术馆联合主办的“北京2008奥运景观雕塑方案征集大赛”8月中旬正式启动。作为这次活动的倡导者,袁熙坤先生表示,雕塑艺术是城市细节建设的切入口和牵引力,是人文奥运的一大体现形式,是宣传奥运、记录奥运的生动载体。

  本次征集活动将在2005年内向全球雕塑界、设计界征集设计方案,2006年上半年从来稿中遴选290件,由组委会复制三套,在国内主要城市巡展;根据巡展地公众投票和专家评议,最终评定出金、银、铜获奖方案共29件。当被问到什么样的城市雕塑才能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时,袁先生不假思索地说,马克思说好的雕塑是带有体温的,一件雕塑作品的生命力在于能让观众感受到作者的真诚和率真。如果艺术家满怀对奥运精神的崇敬和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爱,真诚地去创作,北京奥运景观雕塑一定会成为北京的“城市名片”、“奥运名片”。

  与萨马兰奇相交多年

  袁熙坤这位“肖像外交大使”在社会活动舞台也一样施展他的才能,用画笔为奥运文化增色添彩。

  与萨马兰奇相识相交多年,使袁熙坤对奥运精神的认识更加深刻,也为沟通中国与国际奥委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的:“1993年,正值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主办城市时,萨马兰奇来北京访问。我事前听闻萨翁要来,就先通过北京奥委会致意萨翁,希望能用中国的传统水墨画艺为这位对奥运作出杰出贡献的老人写生画像,结果萨翁同意了。我画前做了大量的资料搜集和研究,终于在钓鱼台国宾馆芳菲园利用萨翁与申奥委领导谈话的20分钟画好了他的水墨肖像,他非常喜爱,欣然在画上题词‘袁教授,向你和所有的中国人致以崇高敬意!’”

  2000年12月8日,应萨马兰奇个人邀请,袁熙坤到瑞士洛桑总部访问,萨翁为感谢他多年来执着地以艺术为媒对奥林匹克运动做出的贡献特地致信:“我谨代表奥林匹克运动借此机会向您对奥林匹克运动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我真诚的感谢……与艺术的联结对于体育文化方面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为支持北京申奥创作

  2001年4月22日,为支持北京申奥,袁熙坤与到京进行艺术交流活动的白俄罗斯“功勋艺术家”等外国画家来到八达岭长城采风写生。当天下午他们回到金台艺术馆后便开始即兴创作。24日这幅由中国、白俄罗斯、瑞士、德国画家共同绘制的油画《长城雄狮图》完成。

  袁熙坤写生创作过各国政要的肖像画,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通过这层关系,积极动员尽可能多的重要力量,支持北京申奥。2001年5月,他以中国艺术家的身份分别致信印度尼西亚总统等国际友人。在信中,他表达了继续为发展中外艺术文化交流而努力的意愿,同时更表达了他和中国人民希望首都北京申奥成功的强烈愿望,并呼吁他们对此给予支持。不久,响应他的真挚呼唤,一封封国际政要的回信聚集到金台艺术馆。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我相信明天的北京天更蓝,树更绿,水更净,风更清,人更富。所谓‘人齐心,泰山移’,北京的奥运一定会很好!”袁熙坤眼睛炯炯有神,格外坚定地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8月26日 第十二版)

  作者:张永恒 杨扬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