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陈大鹏:松柏为神史言魂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06:05 人民网-华东新闻

  这是一个平和而慈祥的老人,眼瞳不再清澈明净,牙齿已经凋零松动,额头上布满了沧桑的皱纹,但这个老人是那么高大,微微扬起的头,轻轻一挑的眉毛,都显示着睿智与力量。这是著名雕塑家陈大鹏先生的作品———邓小平巨型雕像。

  2004年,凭借这件作品,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国际名人名家书画展”上,陈大鹏再度横空出世。

  我本楚狂人

  陈大鹏一直是业界公认的“怪人”。

  这位1962年出生于湖南祁东县的艺术家,自学成才,24岁凭借大型雕塑《希望》站上艺林巅峰,成为艺术明星。27岁时,他进入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拜著名雕塑大师潘鹤为师,重修科班资历。学成毕业后,陈大鹏不仅没有继续创作,反而宛如流星般从雕塑界和媒体前消失了。

  “我在流浪。”对于十几年的沉默,他如今解释得云淡风轻。

  这是一段苦行僧生活。从1987年开始,陈大鹏不断迁徙。南下广西海南,北上首都北京,西出玉门关,东至普陀山。每到一地,困苦与艰辛总是如影随形,但这也是只有艺术家才能享受的生活。在西安,他参观兵马俑,静默无言;在成都,他在陌生街头与陌生人共品火锅;在云南,他纵情高歌随兴起舞……面对挫折风浪,陈大鹏给自己取了无数个字号代表不同心境,比如“九峰居士”、“四海狂人”、“方证和尚”。

  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万里征程的风霜雨露,四海为家的尘世磨历,塑造出了另一个陈大鹏。“家乡的山水与传说给了我24年的艺术养分,这些年的流浪却给了我一生的艺术财富。”已过不惑之年的陈大鹏的创作灵感都来自他的丰富经历。

  厚积薄发

  陈大鹏对美的把握,因流浪而脱胎换骨。陈大鹏一直是乐天派,他的雕塑风格在很早以前就有磅礴大气之称。但和以前相比,他如今作品张力更内敛、更丰富、更神秘,也更强大。这表现在两点:一是表现题材的把握;二是表现方式的运用。

  题材上,陈大鹏选择了历史。巍巍中华顶天立地的气势,成为陈大鹏一生追寻的力量。他的每一件作品也几乎都以讲故事的方式浓缩时空,还原历史。

  “中华魂”,这个从“创世纪”开始诉说的系列作品,创作5年,至今仍未全部完成。“创世纪”长2.35米,宽1.76米、高2.12米,正面看是一幅以伏羲女娲为内核的立体太极图。在伏羲与女娲的立面上,又分别描绘着从炎黄二帝到秦汉盛唐、从孔子周游列国到儒释道并流等历史。背面以昆仑之巅作底,上方是苍茫天穹,下方为洪荒大地,表现开天辟地之初的混沌原始。整件作品有历史有故事,有智慧有力量,昭示着中华文明的博大宽厚。

  “上海之根”大型青铜浮雕,41米长、6米宽的立面上,讲述了吴王狩猎、陆氏文赋、松江织造、董公赏画、仓城漕运、九峰三泖等上海历史,又出现了陆逊、陆机、陆云、黄道婆、董其昌、陈子龙等与上海有关的历史文化名人。上千人物无一雷同,寸人须眉清晰可见,生动再现了上海历史与风土人情。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题材陈大鹏无一例外选用了“圆”的造型与线条,收紧喷薄欲出的力量。在他看来,质朴得不会弯曲的弧线、敦厚到体积明显夸大的造型,既充满着原始神秘的力量,又蕴涵着无穷的智慧。

  最简洁的线条与图案,构成了世上最复杂的风景。陈大鹏不再拘泥于方中带圆的表现方式,而是选择圆中见方,让力量包容在绵绵不绝的“圆”中,威慑而不张扬。

  大鹏展翅

  客观而言,陈大鹏的雕塑风格不同于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位艺术家。出人意料的是,代表着宽广原野力量的陈大鹏,流浪终点居然选择了以小资、精致见称的上海。

  他很自信:“社会需要鲜花,也会需要松柏。”为了让松柏常青,陈大鹏近年来更为注重对中华文化的把握和理解,提升自身作品的艺术境界。

  他把家安在松江一处农庄,有小桥流水等中国园林特色,也有鸡鸭稻田等农耕时代的生活气息,整个家布置得很有世外桃源的味道。陈大鹏自然还会不定期出外流浪,但更多的时间,他在家读书写字。

  这种生活方式,是他提升艺术修养的途径之一。陈大鹏近年来更为注重对中华文化的把握和理解,提升自身作品的艺术境界。记者在他书房见到一幅似画非画的“龙”字,仔细看,又会发现与京剧脸谱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造型可爱,力量收发自如。这是陈大鹏近段时间潜心创作的一种新字体,参照甲骨文、篆体等古文字体,结合中国字象形、会意、指事等特点,再加上戏剧表演成分。目前,陈大鹏已经“翻译”了几百个中国字。

  陈大鹏的目的很明确,书画是中华5000年历代文人的必修课,勤练书法有助于自己理解中华文化,让今后雕塑更准确到位。

  “大鹏展翅兮,搏击万里志在高远;祈我神州兮,重振雄风,威仪四海。”不知道融合诗、书、画、音乐、雕塑等多种艺术形态的陈大鹏,还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震撼。

  《华东新闻》 (2005年08月26日 第二版)

  作者:本报记者 朱华夏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