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没有“使命感”的画家使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06:28 人民网-江南时报

  当我们沉浸在古典和浪漫的艺术氛围中而感受扑面而来的清新之风时,郜科关于红粉佳丽的水墨画“秦淮八艳”正把一种活泼的情感变成一种鲜明的意向,在抒情的直觉中,达到了古典与浪漫、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轻松、随意、没有任何使命感是这些画的外在主题,正是在这种看似简单和媚俗的“秦淮八艳”图中,挥洒轻松和随意的感觉,其结果正诠释了美学的复杂和经典的高雅。德国

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主义者海克尔用自然科学把“灵魂生活”与世界之间达起了一座桥梁,而郜科把灵魂深处不可言状的思维活脱脱地表现在没有任何使命感却包涵博大世界的人物构图中,应验了“神”———黑格尔把这种普遍力量称着“神”,也就是理念的朝气蓬勃。因为“神”已变成了人的情致,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而浓郁的闲情逸致和古典“胭脂主义”的古雅情调,让美感显现出来。

  在郜科“秦淮八艳”图中,美人们全部来自青楼,但却拥有爱国的民族气节。历史上“秦淮八艳”的事迹,最先见于余怀的《板桥杂记》,那里面分别写了顾眉生、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等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而称为八艳。除马湘兰外,她们都经历了从明至清改朝换代的颠沛流离,“秦淮八艳”都是被逼上青楼的,在卖笑生涯的背后却闪烁着至真至纯的人性的光芒。与同时代的许多男人们相比显得更为完美。在南京这座悲情的城市里,她们珠翠耀目、红袖飘飘,与古秦淮的曲折缠绵和长江一泻千里的奔放交相辉映。也许诗人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而画家就必须替人格化的抽象概念找出一些象征的符号,使它们成为可以辨认的东西。这些象征符号并不是所象征的东西,意义也不同,所以就变成一些寓意的形象。郜科的“秦淮八艳”图正是这种美学目的的实验者,在这些看似闲懒的女人背后,让我们读懂了历史上“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定形象。

  一幅艺术作品是由读者和艺术家共同完成的,郜科画的具象却又散文体般在欣赏者的脑海里呈现,不是浮雕般的深刻,却有着有规则的质感,在欣赏者强烈的愿望上做出深情的安排,是智慧和思想的种子为郜科所用,在他的布局里,孕育了最丰富的那一时刻,我们今天才有幸看到完美的“秦淮八艳”图。

  《江南时报》 (2005年08月26日 第三十版)

  作者:杜立明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