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滨城“微笑天使”捐出“救命血种”(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07:57 大连晚报
滨城“微笑天使”捐出“救命血种”(图)
  滨城“微笑天使”昨捐出“救命血种”东北财经大学女生陈小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采集,现已输入仅一岁半的广州患白血病男孩体内文/图见习记者唐枫首席记者 陆彤

  8月25日上午8点37分到下午1点12分,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04级学生陈小利在辽宁省血液中心沈阳中心血站完成了造血干细胞采集,下午3点,陈小利的57毫升干细胞由广州南方医院的医生乘飞机从沈阳带到广州,晚10点多,这袋生命血种输入白血病患者、仅一岁半的男孩轩轩体内,这是一次历时11小时的生命血种大接力。陈小利因此成为我市第一位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女性。6:30采集前的准备阶段

  早6:30,陈小利准时起床,吃过早饭到医大二院注射采集前最后一次促进剂,这种促进剂可以加速体内干细胞的生成。陈小利从8月22日开始注射这种促进剂,为8月25日的采集干细胞做准备。8:37陈小利进入采集室

  早上8:30左右,陈小利在母亲、学校辅导员等人的陪同下从医大二院来到沈阳中心血站,记者并没有从她脸上找到紧张的神情,从戴隔离帽,套鞋套到走入采集室,陈小利一直面带天使般的微笑,和妈妈、辅导员老师谈笑风生。8:37她进入采集室。走到采集室门口的时候,陈小利风趣地对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说:“你们写的报道一定要留给我一份啊。”8:51采集干细胞开始

  从陈小利走进采集室开始,她的母亲就一直隔着玻璃目不转睛地望着女儿,医护人员为她消毒、找血管、捆扎皮套。抽血针头扎进陈小利胳膊的那一刻,站在门外的妈妈皱了一下眉头。8:51,鲜红的血液从陈小利的右胳膊流出,经过仪器分离出干细胞后,又从左胳膊输入体内,完成第一次循环。 据负责采集的辽宁血液中心、沈阳中心血站机采室副主任戚新介绍,由于受者是个一岁半的男孩,按照体重比例,需要从陈小利体内采集约58毫升干细胞,而采集这些干细胞需要循环10000毫升血,这相当于陈小利全身的血液循环两次。

  由于陈小利的血管比较细,血液循环速度相对较慢,正常人血液循环速度应该在60毫升/分钟,而陈小利的血液循环速度只有45毫升/分钟。虽然陈小利的母亲一直对媒体表示,自己了解这种捐献对孩子身体不会造成副作用,但记者看到,当看到孩子的血液在透明的塑料管中来回循环时,妈妈还是偷偷抹了几滴眼泪。戚主任介绍说,采集过程中,被采集者一般会出现嘴唇麻木、身体无力等反应,两三天内就可恢复,但陈小利到目前还没有任何不适,这和本人身体素质有关。

  从进入采集室开始,陈小利不断与媒体记者和亲友同学说话,脸上一直洋溢着微笑,坚强和自信让周围的每一个人受到感染。由于整个采集过程胳膊不能动,小利只能通过腿部来回伸缩和握弹力球来加速血液循环。大概一个多小时后,可能有些劳累,小利开始睡觉,但睡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血液循环速度。

  大概10:30左右,陈小利睡醒了,觉得有点饿了,吃了一些面包,10:40,陈小利又补充了4支钙,医生介绍说,由于提取造血干细胞大量消耗体内的钙质,需要及时补充。11:02广州南方医院医生赶到 11:02,广州南方医院医生王宏薇提着血液采集箱赶到血液中心,并带来了干细胞受者轩轩的父母送给陈小利的礼物——一只布绒熊玩具。王宏薇介绍,一岁半受者轩轩是在出生8个月的时候检查出得了白血病,并且传统的化疗已经不能治疗,必须通过干细胞移植来挽救孩子的生命。“还好这么快就找到你,还好你愿意捐献干细胞!”王医生说,现在正好是小轩轩做干细胞移植的最佳时机,而寻找干细胞提供者匹配成功的几率也只有十万分之一,陈小利能够自愿捐献自己的干细胞,这些要素都满足太不容易了,小轩轩很幸运。目前,这种干细胞移植成功率可以达到80%,小轩轩获救的希望很大。13:12整个采集过程结束 13:12,经过数小时的采集,陈小利终于完成了干细胞采集的整个过程,走下采集床,除了有些轻微头晕外,陈小利其他情况一切正常。“实际采集干细胞57毫升,比预计少了1毫升,但我们需要的干细胞质量已经达到了,这些干细胞完全够用!”王医生将采集的干细胞血袋装进采集箱,立即赶往机场。这袋干细胞昨晚10点多已被输入小轩轩体内。图片说明:在采集过程中,陈小利始终微笑着。图为采集完成后,陈小利的妈妈(左)陪伴在女儿身边。陈小利:我可能是惟一能够帮他的人见习记者唐枫首席记者 陆彤

  陈小利目前是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04级学生,她一直给人乐观、自信、开朗外向的印象。

  说起自愿捐助造血干细胞,陈小利并没有觉得是什么了不起的事。“读高二的时候,我看了中国第一例干细胞捐献的宣传片,一个30多岁的叔叔救了11岁的小孩,挺感动的,那时候就想什么时候自己有机会也要捐献。” 这个捐献的念头并没有一闪而过。随后,陈小利到医院咨询了干细胞捐献的事情,了解到干细胞捐献不但对身体没有任何伤害,还有利于人体健康。上大学后,学校组织新生看了大连市第一个干细胞捐助者杨新宽的事迹,这让小利捐献干细胞的愿望更加强烈,并加入学校志愿者协会,进行了第一次配型。 今年5月,当初配成功的消息传来时,陈小利随即在二次高配志愿书上签了自己的名字,但远在四川的父母得知此事后坚决反对。暑假回家,陈小利耐心地做父母工作,可父母仍然坚持反对。7月17日,辽宁省红十字会冷主任打电话,得知小利父母坚决反对时,告诉小利不要为难,你可以选择放弃,但执着的小利仍然很坚定,最终父母拗不过女儿,只能同意。

  很多人问陈小利为什么这么坚决地捐献时,陈小利只说了一句话:“我可能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帮他的人了。”到捐献前一天,陈小利并不知道受者的具体情况,只知道是个小孩,需要自己的干细胞救命。记者问她想没想到有什么回报时,陈小利说:“这次的捐献从一开始就是无偿的,我有吃有喝的,不要回报。”说到这儿,直率外向的陈小利开心地笑了。

  作者:见习记者 唐枫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