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四年种植林草过千万亩 晋西北再现塞外江南风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08:52 新华网

  新华网太原8月26日电(记者晏国政)雁门关外,遍布山野的林草在初秋的雨水中显得格外青翠欲滴,曾经的塞外风光再次回到了近年来饱受风沙蹂躏的雁门关区。随着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建设,晋西北造林种草面积突破1000万亩,区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历史上,北出雁门关,林丰草茂,曾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塞外江南。近年来,由于人为破坏,这一地区却出现了三个“山西之最”: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最脆弱,生产力

最不发达。被严重破坏的生态植被,使雁门关北部地区成为我国北方著名的风沙源头,威胁着京津地区的生态环境。雁门关地区也成为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首都水资源治理、退耕还林以及“三北”防护林工程的重点治理区域。

  记者了解到,经过四年的治理,这一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区内造林种草面积突破1000万亩,治理三化草地200万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00多万亩,林草覆盖率平均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区内风沙天数与过去30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减少了13天。阳高县沙尘暴的发生次数由2000年的14次降到了2004年的5次。而污染程度较为严重的大同市,今年上半年二级以上天气也达到100天,同比增加了41天。由于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五寨县被国家环保总局命名为国家生态示范区。

  记者日前来到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亲身体验了塞外江南风光。位于大同市区东北方向的大同县聚乐乡采凉山,过去是“穷山恶水一分田,十年干旱九不收”的塞外不毛之地,而如今,十几万亩的山区坡地全披上了绿装。一进入山区,山坡混交的樟子松、柠条以及苜蓿便映入眼帘,道两旁“生态富民”等宣传标语不时出现。十几里颠簸迂回的山路,倒成了流连忘返的生态旅游。据当地干部介绍,采凉山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生态防御体系。

  位于晋陕内蒙古交界黄土丘陵缓坡风沙区的右玉县,解放初期,全县仅有残林8000亩,而到今年春季,这个县已新增造林面积34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了47%。随着生态畜牧经济区的实施,全县森林面积占到县国土面积的一半,种草面积也达到种田面积的一半。树少沙多的右玉变得山川秀美。

  “雁门关区内再也不是以前农民贫困、生态恶化的老样子了!”山西省生态畜牧产业管理站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