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困惑:在发展中求解(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09:00 解放日报
  经济药房自“开心人”起,群雄逐鹿沪上两年有余了。

  打破药价坚冰一块,百姓为之叫好。

  在经历了2004年的遍地开花之后,沪上30多家经济药房发展之路不平坦,酸甜苦辣,有开心者,也有失意勇退者。

  本月,“益丰”经济大药房刚接手同为湘军却已倒闭的“老吉春堂”,又有传言称,虹口区一家经济药房正在寻找买家,欲卷大旗退麦城。

  在全国攻城掠地的经济药房,为何在上海经营如此参差不齐?是优胜劣汰还是另有其因?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到底什么才是经济药房的制胜之道?记者走访沪上多家经济药房及业内人士,欲解其秘。

  失败者:归咎于自身

  原上海老吉春堂大药房一位管理人员:说实话,老吉春堂倒闭是早晚的事。我在的一年多时间,月营业额最多80万元,月平均亏损达15万元。本来打算在浦东再开一家店,房子也租下来了,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但是因为局门路店一直在赔钱,浦东这家店没能对外营业,到老吉春堂倒闭时候,浦东店已经累计欠下房租80多万元。

  为什么会失败?我觉得不能归咎于外部环境,老吉春堂开业时,是卢湾区首家经济药房,所在位置近第九人民医院,人流量不小。而且,药店从开业到营业,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很多指导和帮助,遇到的同行竞争压力也不算大。现在想起来,主要是自身经营的问题。具体问题我不太方便谈,举个小例子吧,药店早上8点半开门营业,规定所有人员于8点15分之前到,店长副店长却常迟到,好几次派人去宿舍找,竟然还在呼呼大睡。你说,这样下去企业怎么搞得好呢?

  成功者:选址很重要

  “开心人”大药房总经理喻梦青:我们3家门店,去年销售额近2亿元,今年上半年又全部利润飘红。最大的感受是,没有亏损的行业,只有不正确的经营。

  作为上海“第一个吃螃蟹”的经济药房,首发效应当然是有利条件之一,坚持送药上门、定期提供免费医疗服务等便民措施也是保持长久效益的关键。另外,“开心人”是少数几家具有医保定点资格的经济药房,带来了很多本地客源。但其实,医保药品的销售量只占到总量的1/4。

  最重要的,是选址正确,进经济药房的,最多就是外来打工者和城市低收入群体。“开心人”把3家门店全开在了这部分群体最集中的中环线外、城乡结合部,既节约了房租,又抓住了客源。

  上海国大上虹大药房有限公司总经理夏争鸣:作为本土药房,我们去年4月在七宝镇开出第一家经济大药房,完全是迫于外地经济药房蜂拥而至的形势。当时心里没底,房租一天六七千元,加上其他成本,如果日营业额达不到5万元,铁定亏本。看看我们的50多家连锁门店,哪家能有这个业绩?没想到,第一个月销售额就超过了150万元,如今的月营业额更是达到200多万元,而且还在增长。一家非医保定点的零售药店,能到这个程度,出乎意料。

  要说有什么经验,除了严格管理、坚持低价外,就是选址。我们这家经济药房,毗邻七宝乐购商业城,乐购免费班车下车点就是药店门口,人流量绝对有保证。不过,尽管效益不错,但经济药房风险实在太大,我们没有开第二家的准备。

  坚持者:铁心留上海

  “老百姓”大药房副总裁曲卫平:作为经济药房全国老大,“老百姓”现在已有65家门店,分布各地。坦率地讲,“老百姓”在上海的发展不是很理想,徐汇区门店附近常住人口约12万,市场不可谓不大,但目前平均每天营业额只有10万元左右,离预期还有一定差距。在上海开20家门店的计划,目前看起来也不是十分顺利。

  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老百姓”还是会不断改进自己的服务,坚持立足上海。因为在上海成功了,对全国都有指导意义,这里信息量大,竞争激烈,最关键的是药监部门管理非常规范,能够促进我们这些医药零售行业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

  “益丰”大药房总经理刘湘岳:我是铁了心要在上海走下去的。现在“益丰”在上海已经有3家门店,今年5月我们在闸北开了一家社区中心店,8月又接手“老吉春堂”,顺利进军卢湾。虹口广粤路店也开业在即。公司计划,2005年末将实现公司整体经营规模达1.5亿元人民币。三年内,在上海市19个区县均开设一家以上社区中心店,形成年经营规模4亿元,跻身上海药品零售企业前三甲。

  破题:绝非一蹴而就

  采访中,谈到未来发展,大部分经济药房不讳言心中困惑。上海有两个规定:一是300米内只能开设一家零售药店;二是原则上一个街道一家医保定点药房。“益丰”总经理刘湘岳认为,这两点对于2003年前后才进入上海的外地经济药房,明显有失公平。“本地企业老早中心地段占好,医保定点名额占满,我们怎么和他们在一个层次上竞争?”刘湘岳透露,“益丰”总店目前日营业额约12万元,预计进入医保后能达到20万元。本来,今年“益丰”期望能够进入“医保定点补点”名单,但刚刚被相关部门告之,因其所在街道已有过补点,暂不考虑。

  “希望上海有关部门能像杭州等地一样,在开设药店和确定医保定点时,能够再放开些。”对于经济药房经营者们的这一意见,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和相关专家。

  正方:不能听任恶性竞争

  上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从出台之日起,关于限距与限点政策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作为主管部门的药监和医保部门都承受了相当的压力。这里谈谈“300米”的问题,这个政策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借鉴了发达国家“每7000人一个药房”的布局经验,由上海5个委办局共同决定的。这也并非上海的“土政策”,全国很多城市都有。我了解,甚至有些市场经济国家,比如澳大利亚,就有药店限距政策。最近,杭州、深圳等地都取消了药店限距,但上海是不是也要这么做?我的态度是,药品是特殊商品,不能听任市场恶性竞争,政府必须在宏观调控上有所作为。

  程晓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经济教研室主任):我认为有关限距与限点的规定有一定合理性。政府出台某个政策,肯定是一个全局性的考虑。你不能否认,国有零售药店与民营经济药房不同,他们有退休职工、历史负担,这不是以一句“公平竞争”就可以解决的。

  在杭州,取消两大限制后,药房药价的竞争确实带动了医院用药也有所降价。药品市场价格机制不规范,需要多方面考虑,不是多开几个药店就能解决的,根本的还是医疗制度本身的完善。

  反方:让市场来进行调整

  华民(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药品是特殊商品,安全性至关重要,但实施了药店限距和医保定点药房限量,就能确保安全?或者反过来说,取消限制,就会假药横行?如果这两点成立,为了防止食物中毒,要不要规定300米内只能开一家饭店?

  说到底,自由竞争与假冒伪劣有无必然联系?我想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说明,充分公平的竞争,不仅不会导致假冒伪劣横行,反而可以打破垄断、降低不合理的价格、提升商品质量和服务。

  当然,市场不是万能的,也有失灵的时候。比如说,南京路上的路灯商家不会出钱修建,必须由政府干预。但药品再特殊,由于每个人需求不同,政府不可能掌握上海1700万人口的所有信息、知道老百姓需要多少药店,在这方面设置计划,最终会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这也是有历史教训的。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角色定位应该是监管者,打击假冒伪劣等不法行为,维护正当和公平的市场竞争,以确保人民利益。

  李慧中(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上世纪50年代,日本广岛县也有限制药店开设距离的规定,但最后被日本最高法院判为违宪,理由是“取消限制—竞争激化—药店不择手段—供给不良药品”这条逻辑链,不过是有关部门观念上的想象,没有确实根据。

  我的观点是,药店的结构和数量必须由市场说了算,但也理解有关部门的担忧,在社会诚信制度尚待完善的今天,一旦放开这个市场,确实会加大监管的难度。问题是,我们不可能走回计划经济时代“全能型”的老路,按经济规律出牌是迟早的事。

  中立方:发展中求解

  左学金(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经济研究所所长):我们要看到,为什么上海在全国对药品零售准入机制都有所松动的情况下,仍要坚持这两个争论很大的政策?实质上,无非是使现有的药店规模、布局相对平衡,在限制竞争的基础上,使药品价格维持在一个医院能够接受的水平上。如果完全充分的竞争,药价势必被经济药房拉下来,最后的结果,就是分流医院所占80%的药品销售份额。那样,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对现有医疗体系带来的震荡,无法预料。我想,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今年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但解决这个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困惑,一定会在发展中求解。
困惑:在发展中求解(图)
  本报记者 尤莼洁 刘旻实习生 周阳 周楠

  本站点所有内容为解放日报报业集团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及建立镜像制作:解放日报网络部联系电话:(8621)63521111转网络部传真:63515783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