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历史不会忘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09:01 解放日报

  年逾七旬的美国老人吉姆·奎恩,带着两个儿子,凭着当年哥哥的阵亡通知书,去年5月8日找到江苏省海门市,将一封感谢信复印件郑重地交到党史办陆主任手中。

  这封信写于1945年,足足相隔了59年,但3位写信人当年的激动之情仍溢于言表:亲爱的朋友:

  虽然你们和我们远隔万水千山,但在心里你们永远和我们在一起,我们谨向你们的大恩大德表示感谢。希望在战后能和你们重逢。祝福你们的家人和朋友,虽有千言万语不能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你们和全体中国人民是真正的朋友。此生永不忘你们的恩情。

  再次致以最诚挚的感谢。丹尼尔·雷特蒙马文·纳斯达艾尔勃特·伽罗道

  “我是美国人”

  1945年6月12日午夜,一架美军B-24“解放者”轰炸机,凭借夜幕掩护,在长江口搜寻、轰炸侵华日军的军舰与运输船舶。返航途中,不料江面上雾气重重,飞机一时迷失航向,盘旋多时,因机件发生故障,竟坠毁在今海门市宋季港附近江滩。顿时火光熊熊,浓烟冲天。11名美军飞行人员中,8人当场殉命,其中一人即为吉姆·奎恩的哥哥约翰·奎恩,时年20岁。另外3人在机体爆炸的瞬间,爬出机舱,幸免于难。他们是22岁的中尉领航员雷特蒙、19岁的少尉报务员纳斯达、20岁的少尉机械师伽罗道。

  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最后阶段。德国法西斯在欧洲战败,向盟国无条件投降;但日本军国主义却困兽犹斗,不甘灭亡。海门县境仍处在日寇铁蹄统治下。这时,雷特蒙、纳斯达、伽罗道遍体鳞伤,尤其雷特蒙头部重伤,奄奄一息。他们明白这里是日军占领区,拼命爬进江滩的芦苇丛中躲藏起来。

  宋季港的老百姓闻讯早早赶往江边。农民钮梦林发现芦苇丛中有3位蓝眼珠、高鼻子的外国军人,立即用手势比划着,招呼他们。一名美军飞行人员发现有人靠近,吓得逃走了。雷特蒙等两人从中国农民友善的眼神和手势中,发觉并无恶意,当即用手势表示求救。钮梦林背起行走困难的雷特蒙,领着另一名美军飞行人员走出港汊。岸边的群众立刻围了上来。美军飞行人员从怀中掏出一本含有中文等多种文字对照的小册子,上面写着:“我是美国人。”“请送我到中国军队那里去。”“这里有日本人吗?”“我要喝水”等字样。

  老乡明白了。他们是美国人,是打日本鬼子的。我们得保护他们。这里离海门县城仅20华里左右。天一亮,日伪军就会赶来搜捕。事不宜迟,必须赶快帮助他们脱险。钮梦林等找来门板,抬起雷特蒙,并搀扶另一名伤员迅速转移。天已大亮,一行人在三和镇农民家里暂时栖身。这时另一名受伤的美军人员也在群众掩护下脱险了。老乡请来医生为受伤的美国朋友包扎伤口,帮他们换上当地农民服装。

  驻海门日伪军得知美军军机在宋季港附近坠毁,第二天清晨即大批出动,多路直扑宋季港。然而除了一堆美机残骸、几具尸体外,幸存的美军飞行人员早已不知去向。日军四处搜寻,对当地群众百般威胁利诱,并张榜悬赏3万元重金缉拿在逃的美军飞行人员。他们得知钮梦林等救走了美军飞行人员,立即捉拿他的妻子陆美英,日夜审讯。然而这位柔弱的中国普通农民的妻子却顶住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坚不吐实。直至日本鬼子投降,才死里逃生,重获自由。

  飞行人员坐上独轮车

  虎口脱险当天夜里,雷特蒙等被送到移风乡,由“两面派”乡长曹永华安置在地处偏僻的老乡家里。

  乡长找来略懂英语的海门中学毕业生俞建新,用生硬的英语加上手势,告诉惊魂甫定的雷特蒙一行:我们都是坚决抗日的中国人,我们将不惜牺牲,一定把你们送到安全地带,帮助你们早日回国,同家人团聚,请你们放心。美国人则告诉中国朋友,美国海空军将大规模对日反攻,估计只需半年左右时间,就可以打败日本侵略军。一番话,一片情,竟把一条战壕里的战友激动得热泪涟涟。

  天亮了。一夜未眠的曹永华乡长终于打听到了新四军、游击队的线索,汇通区队一行十余人,便衣短枪,当即前来接应。面对新四军抗日勇士,美军飞行人员禁不住高声呼喊:“NewFourthArmy!”“NewFourthArmy!”

  分别的时候到了。美国朋友纷纷掏出身上最值钱的东西,分赠给钮梦林等憨厚质朴、冒死相救的中国农民,但谁也不收。他们一边摇手,一边用手拍打着心窝。美国朋友看懂了,那里是一颗颗中国人民那金子般的心,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在汇通区队武装护卫下,3位农民装束的蓝眼珠、高鼻子美国人坐上独轮车,由俞建新等3位青年农民推着,吱扭吱扭地,安全到达了抗日民主政府通海行署驻地和南通县政府驻地。接着,又从吕四港附近坐船从海路顺利转移到苏中四分区司令部驻地。几天后,再经兴化、高邮到达苏北行署、新四军一师驻地。几个月后,雷特蒙一行终于平安转送到美军远东救护中心。

  日本投降后,在当地群众帮助下,8位牺牲的美军飞行人员遗体也被找到,由兵舰装运,交给驻沪美军总部,重新殡殓后,运回美国。

  守望永远

  1984年8月,年逾花甲的雷特蒙又回到了他梦萦几十年的海门县宋季港。他要在有生之年到中国去拜谢救命恩人。然而当年参与救援的钮梦林早已去世。一些参与其事的老人一时也不知去向。雷特蒙回到美国,向海门汇赠5000美元。县政府用它在东洲公园建造了一座友谊亭,守望这一份中美两国人民在共同抗击日寇的战火中结下的深情。

  记者站在当年宋季港美机失事遗址,江滩、芦苇早已不见踪影,飘散着农作物清香的庄稼地一望无际,一栋栋农民新居星罗棋布———60年前这里发生的一切,了无痕迹。岁月流逝,历史却会提醒我们这段历史。因为它镌刻在中美两国人民的心头。

  本报记者 桑晋泉 通讯员 俞茂林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