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书评·关注]何炳棣:不断向“大”处攀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09:06 新京报

  

[书评·关注]何炳棣:不断向“大”处攀登

  ▲《读史阅世六十年》(香港版)版本:香港商务印书馆2004年2月

  

[书评·关注]何炳棣:不断向“大”处攀登

  ▲《读史阅世六十年》作者:何炳棣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定价:36.00元

  何炳棣

  何炳棣著作弘富,为历史学界泰斗。1966年获选为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79年获选为美国艺文及科学院院士,1997年获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高级研究员。由于学术贡献厥伟,更曾于1975年—1976年被会员公推为美国亚洲研究学会会长,乃该学会的首位亚裔会长,也是迄今惟一的华人会长。此外,并受香港中文大学(1975年)、劳伦斯(Lawrence)大学(1978年)及丹尼森(Dennison)大学(1988年)赠予荣誉法学及人文科学博士的学位。

  回忆录《读史阅世六十年》

  《读史阅世六十年》是一本自传,也是一个大时代的缩影:是一位雄心万丈的学者的成功史,也是几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坚忍负重的记录。这是一本有分量的书,因为著者是大有成就的近代历史学者,也因为这位学者在书中无保留讲了真心话。

  ———杨振宁《读史阅世六十年》是何氏一字一句回忆亲撰,内中并附有私人信札和学术评估密件,详述过去六十多年“读史阅世”的心得体会,反映出早辈留学海外的青年知识分子探求学问、开拓思想、融合中西文化的学思历程,也是近现代教育史、学术史辉煌的一页,实有传世意义。

  畅读本书,不仅可吸收何氏生平积累的治史心得,更可从他坚忍自强的性格和天赋异禀的记忆力,重温中国过去百年的风云变幻。

  □书评人

  余世存

  何炳棣先生的《读史阅世六十年》是其一生“读史阅世”的心得体会,半个多世纪的亲见亲闻,弥足珍贵。何氏本为跻身西方历史学和西方中国学的大学者。他于1944年考取清华第六届留美公费生,获得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史博士学位后,即长期从事中国史的研究工作,他见证了西方中国学的勃兴,本人又被西方中国学公认为中坚人物之一。他的这本自传跟他的治学一样,利用大量的史料,通过缜密的考证与平衡理性的思维,真实地反映大时代里的人与事、西方学术体制中的人与史。这确实是一本有分量的著作。

  何氏家族的巨大影响

  不少人注意到何炳棣先生的个性,他的雄心万丈、坚忍负重,等等,他自己在书中也多次说立愿宏大一类的话。这可能跟他的家族有关,这个家族的功能直到何炳棣在美国成家立业、成功名后仍在发挥作用,这种家族的影响是巨大的。何的堂兄何炳松先生是他们家族里第一个留美归国者,长期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协理和暨南大学校长,是何家的希望,也是何炳棣小时心中的“英雄”。何的堂侄何德奎先生跟蒋廷黻先生曾被选为中国留美学生驻美京代表,监视中国南北两“政府”不得签署任何卖国条约,何德奎曾任英美公共租界工部局的“华总办”,抗战胜利后任上海市副市长。这两位家族里的“成功者”成功后一直不忘接济扶持家族的亲人,这种报答、反哺或说扶持的家族正义、善缘和伦理在今天的中国也并不多见。何炳棣自己也从中得益,并继承了这种家族传统:“我生也晚,要等到海外立足之后才能顾及族务……”家族教育给予人的影响是一生的。何自承:“最使我终身不忘的是我吃饭时,外祖母不止一次地教训我:菜肉能吃尽管吃,但总要把一块红烧肉留到碗底最后一口吃,这样老来才不会吃苦。

  请问:有哪位国学大师能更好地使一个五六岁的儿童脑海里,渗进华夏文化最基本的深层敬始慎终的忧患意识呢?0但何认为,家族的主要目的是在制造”成功者“。

  何父一生怀才不遇,他把何氏一家的前途寄托在何炳松身上,希望何炳松能成为美国威尔逊这样的人物;何父对儿子的教育用心更称良苦,带他见世面,向他阐发写文章的真谛,教他如何立志。这种家教正处于中国传统教育崩坏之际,但何氏一家的家教本质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科举制取消了,但在他们眼中的“功利”世界没有消失,“因为亲老家衰,自9岁即了解留学考试已经代替了传统科举,成为最主要的晋身之阶。”何父向儿子坦承,能供得起他念最好的小学,也供得起他念南开中学和国内较好的大学,但是绝对没有能力供他出洋留学,“这种年头,如不能出洋留学,就一辈子受气。”因此可以理解,在那样国难深重的年代里,尽管何炳棣有血气方刚的一面,他仍会刻苦读书。因为家教的健全有无,使得学生做出不同的人生选择。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人,除了各自的家教支配的社会教育外,还有学校教育,这个学校教育的成功之处在于当时中国教育和学术共同体的坚实,它是由北大、清华、南开和西南联大等无数的校长、教授们共同参与的价值共同体。在那样困难的时代里,进入这一共同体里的学生多有良好的问学和人生收获。

  站在知识的前沿,而不被知识所异化

  在那样的环境里读书,我们可以想象何炳棣的内心,他一定有着同样的激愤、焦灼,天赋异禀的记忆力加上这种坚忍自强的性格使他也要“争强好胜”、“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只是他牢牢地把这种人生理想的实现途径锁定在对知识的优先考虑上。

  而对知识的汲取,有如“侯门一入深似海”,那里自成天地,自有标准,自有趣味。由于跟一流的师友们过往,他几乎一开始就站在知识的前沿而不为知识所异化,雷海宗的宏观中国通史,陈寅恪的隋唐史专题,冯友兰的常识、逻辑和幽默都对他有启迪之功,这可能是他后来在历史学领域取得大成就的原因。他记得吴大猷的话,“无限的无限小的总值仍是无限校”他庆幸在锻炼思维的岁月,清华历史系已甩掉国学中过于繁琐考证的桎梏,使他去往“大”处梦想,跟他父亲教他立志的原则并不冲突。

  这个青壮学人初入哥伦比亚大学,即深感自家不能再夸口中国史籍“浩如烟海”了。他见识了什么是真正的“原始”资料。在英史治学中略有斩获后,他迅速把方向调整到中国史上来。从在哥大搜集乾隆年间两淮盐商史料起,何炳棣利用夏天假期,在国会图书馆等各大图书馆书库里遍翻3000多种中国方志,搜集明清两代进士登科录、进士三代履历、同年齿录等原始史料,后者规模包括1.5万名明清进士和2.4万名晚清举人与特种贡生家世背景,从这样的史料中进行有关明清人口及明清社会阶层间流动的研究,出版迄今仍被公认为标准著作。这种成就之取得着实不易,“每当闭馆后吸进第一口清新夜气,仰望着白玉般晶莹雄瑰的国会建筑群的分秒之间,内心不禁在狮吼:”看谁的著作真配藏之名山.“他跟人打交道的弱点也难以校正。他的只认真知的脾气,直言的性格,才大如海的功底使得他在西方的学术体制里也并不一帆风顺。为重新进入美国,他不得不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即加拿大的一所大学度过了15年,他在芝加哥大学的黄金时代也很短暂。透过他的回忆,我们可以理解一个学人生存的艰难。西方学术,虽然有着成熟的制度建构,但说到底仍受着党同伐异、私心自用等等的侵蚀,在其中混饭吃的学人们不免如钱钟书《围城》、洛奇《小世界》里的人物那样,经历着彼此的算计和伤害。这种情况在书中比比皆是。如一位女教授给何炳棣写信,开头一句:”Begladthat youarenotawoman0(你幸而不是一个女人!)歧视是一方面,最让人辛酸的是学人和他们之间的金钱算计。如大名鼎鼎的杨联陞在哈佛未得讲座教授时,致信何炳棣说芝大如真要聘他,那么薪水,休假,住房,医疗,退休,小孩教育等等如何,希望能够”便中亦望一一函示“。杨终于如愿获哈燕讲座头衔,他写信给何说,”朋友之间亦有缘分,谁能帮谁多少忙,可能亦有’前定‘。“至于学人势力范围之间的攻守,自然更是家常便饭,如何炳棣跟张光直教授之间的纠葛。

  那么对何这样一个自负的学人而言,他的价值如何表现呢?不断地向“大”处着眼的攀登精神使他抵达一流学人的地位,他感到了价值实现的满足吗?这些问题在书中似乎显得虚福他仍是像孩子时一样,对别人的称赞牢记于心,对如何具有“安全感”极为留意,对“超特级人物”过于敏感。这种观念市场或学术市场里的功利感跟他儿时的功名感有着内在的联系。他既没有终极的信仰关怀,又没有现实的价值判定,也没有对人心个性丰富的同情。有着家天下传统的孩子流亡海外后,几乎都是一种流失,他们创造不出有着坚实认同和价值审判的流亡文化,他们也不能自立立人,成就一种坚实的人生示范。

  他们参与不了公共建设,除了道、学问、理论或家人亲友,他们不晓得公共精神,他们只是现实各种王国里的食客,只是各类制度的把玩者和研究者。

  何炳棣对中国文化的土生起源的研究是有意义的,他认为,惟有自始即是自我延续的村落定居农业,才能解释何以陕西渭水流域沿诸小河两岸仰韶文化遗址,即具有氏族聚会的中心大房子、居住房屋群、窖穴、陶窑和排列整齐的坟墓群会那么密集,何以只有累世生于兹、死于兹、葬于兹的最肥沃的黄土地带,才可能产生人类史上最高度发展的家族制度和祖先崇拜。他对中国文化中“宗法基因”的注意是值得记取的。他自己的一生也证实了这种家族功能的高度和限制。

  作者著有《非常道》一书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