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谁制造了超级偶像 "超女":一场媒体与观众的合谋(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10:17 新华网
谁制造了超级偶像"超女":一场媒体与观众的合谋(图)
  昨天,“超女”迷们纷纷走上街头为他们的偶像宣传、拉票。这是在杭州延安路上,一位行人(右)在为“超女”投票。新华社发

  今晚,几乎是开春以来娱乐圈第一关键词的超级女声将迎来最后一场总决赛,冠亚季军将最终尘埃落定。

  伴随着这场声势浩大的娱乐活动,几位“超级女声”也迅速从普通女孩变为风靡全国的“超级女生”。是谁制造了这些超级偶像?

  平民的狂欢

  在许多人的眼中,超级女声的火爆是一次平民的狂欢。大规模的“海选”中,任何女性,不分地域、种族、年龄、学历、经历,均可报名参加,这个前提赋予了普通民众完全参与权。随着比赛进行,更多的平民参与到了“超女运动”中来,他们通过“发送短信留下自己喜爱的选手”,短信投票的多次清零也反复建构起平民的“参与想象”。

  平民创造了自己的偶像。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博士陈晓云认为,超级女声就是“草根”梦想的盛宴。“想唱就唱”,尽管未必“能看到挥舞的荧光棒”,但对许多人来说,海选时几秒钟的电视镜头就已经亲历一次“荧光棒”的挥舞了。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也指出,超级女声把短信票选作为淘汰机制之一,意味着“精英”向“人气”投降,这也是电视节目尊重市场规律的一个体现。

  释放酒神精神

  有人用“蝴蝶效应”来形容“超级女声”和大洋彼岸英国、美国的两档节目“流行偶像”和“超级偶像”的关系。

  然而,蝴蝶的翅膀扇动起的是否只是“草根”的狂欢?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认为:超级女声既是平民的梦想需求,也是全民的娱乐需求。这种全民需求来自于每个人身上都带有的“酒神”精神。于海解释,希腊哲学认为人的精神需求有两种,一种是阿波罗式的日神精神,代表理智和规范;一种是狄奥尼苏式的酒神精神,代表着感性和情绪。“酒神”精神更易溶入到人的血液中。“超级女声”这样的节目正好满足了许多人内心“酒神”精神的需求,这也是超级女声拥有众多观众的原因。

  三网合作的奇迹

  “10年前,即便有相同的节目,也绝不可能那么火爆。”浙江大学新闻系沈爱国教授认为,短信、互联网等更为自由的表达方式,共同造就了今天的“超级女声”。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这三张网在“超级女声”的造星运动上产生了强大的合力,同时也构建成“超级女声”的“发声”场所。

  通过短信票数决定选手去留的淘汰机制,让无数人卷入了这场“拇指战争”:用自己的手机发,借用熟人的手机发,上街找陌生人拉票,发动捐款购买手机号投票。网络上,只要关于超女的消息,点击率就高得惊人。所有这一切,是几年前同类电视节目所无法想象的。于海教授认为,借助电视平台,超级女声把最古老的舞台表演和最新的数字媒介结合起来,不管它是俗是雅,它确实造就了一个娱乐“神话”。

  “超级泡沫”论

  面对这个“神话”,有人也泼出“冷”水:如果超级女声再办几年,还会有今日的风光吗?“超级女声”要成长,必须经受市场的考验。如果只是为节目而节目,那么每年产生的“超女”也不过是昙花一现。

  超级女声在今天也许是个新鲜“创意”,但是一旦成为年年重复又缺乏创新的节目时,也势必引起审美疲劳,沦落成“鸡肋”。另外,“超级女声”火了,一些“类超级女声”的电视节目不加吸收直接披上一件海选的外衣也纷至沓来,不仅造成频道资源极大浪费,也势必将超级女声带来的“俗”文化直接变成“媚俗”文化。李君娜(来源:解放日报)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