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战火中的文化血脉:学术薪火战火中默默得到传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10:34 中国新闻网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战争令成千上万的学子转辗迁徙于前方到大后方的路途之上,抗战期间的中国高校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闯过了最为困难的数年

  1938年2月19日夜,长沙。

  五条民船在满天星斗下,静悄悄地驶离了河岸。夜半,天空升起了下弦月,大地沉郁。寒风从江上吹来,风里带着从小汽轮烟囱里冒出的煤灰。钱能欣当时就在船中,吸着江风,他想到了木刻家洛克威尔·康脱的《荒岛游记》。

  这名原本就读于北京大学政治系的学生,在4个月前刚刚随校从北平迁到了长沙,但此刻又不得不在这样一个夜里再次迁徙。他和他的旅行团此次的目的地是昆明,在那里,饱经战争摧残的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将联合组建一所新学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了战争,国家把我们送到了后方,从故都迁来长沙,又从长沙迁往昆明,流亡中的困苦,决非如彼木刻家所能幻想了。”钱在当时的日记中写道。体会到了战争带给人颠沛流离感觉的并非钱能欣一人。成千上万的学子转辗迁徙于前方到大后方的路途之上,亡国之恨,离家之痛,迁徙之苦,汇聚在一颗颗年轻的心中。中央大学、复旦大学迁往重庆;浙江大学自杭州而至贵州,其间四迁;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内迁至陕西汉中,组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燕京大学、金陵大学、齐鲁大学等迁往成都……

  根据当时的一项统计,仅仅从抗战爆发到1938年8月底,国内的108所高校,有91所遭到破坏,10所遭到完全毁坏,25所因战争而陷入停顿,教职员工减少17%,学生减少50%;高等教育机关直接财产损失达3360余万元。而在整个抗日战争当中,因战争影响搬迁的高校有106所,搬迁次数达到了300次。

  西南联大校歌当中曾沉痛地回忆起这段历史,“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

  这是一次惊人的文化劫难,在搬迁的路途当中,不但图书典籍、设备仪器损毁无数,许多师生或因旅途劳顿长病不起,或因遇到轰炸而罹难。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副会长沈克琦于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他至今还记得,当时仅存的一点点试验设备对师生们来说是多么重要,为了保护这些仪器,每次上课完毕之后,老师们都要把仪器细心包好,放到废弃的汽油桶中,然后再放入地洞之中,就是为了防止在空袭当中损毁。1940年5月27日,日本飞机轰炸了复旦大学重庆部,师生7人当场罹难。这成为复旦大学校史上极为惨痛的一页。

  或许是感到时局的艰难,内迁的困苦非但没有消磨这些师生的意志,学术薪火反而在战火中默默地得到传承。在当时高校云集的区域,形成了以成都华西坝,重庆夏坝、沙坪坝,昆明巫家坝为中心的“四坝文化圈”。这个四个文化圈当中,高校云集,名师荟萃,学子众多。

  重庆市沙磁教育研究会会长韩子渝整理出了一份抗战期间“沙坪坝—瓷器口”文化区曾经举办过的学术演讲名单,在这份有着数百个演讲题目的名单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当时的精英们对时局、宪政、民生、妇女、教育甚至青年生活等等各个种类问题的思考。这其中的演讲人,既有如立法院长、教育部长、经济部长等国民政府的政要,亦有如周恩来这样的中共高官,其他如教育界、文化界、实业界的名流高士更是不可胜数。“仅从这样的名单中,就看到当时文化氛围的宽松,也是一种意义的兼容并包。正因为如此也滋养了众多在此学习的莘莘学子。”韩子渝说。

  在历经摧残和磨砺之后,抗战期间的高等教育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闯过了最为困难的数年,继而在大后方广阔的土地上重新迁播。截至1944年的一项统计,在大后方的高校有145所,教员11201人,学生78929人,这已经比抗战前的数字略有提高,中国的文化血脉在战火当中得到了承继。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孙展)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