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纪念馆变成老年活动室实在可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12:29 中国宁波网-宁波晚报

  记者胡晓新龚国荣通讯员杨古城

  宁波晚报讯明末清初,一位学者把灿烂的中华文化带到了台湾,他就是被誉为“台湾孔子”的宁波人沈光文。在他的家乡鄞州区石碶)街道星光村的沈氏宗祠内,有一座建于1992年的沈光文纪念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如今这位在台湾岛内备受推崇的文化巨人,在家乡却备受冷落,纪念馆也几近荒弃。

  纪念馆改变了用途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沈氏宗祠,只见祠外立有一块上书“沈氏宗祠沈光文纪念馆”的鄞州区文物保护单位石牌。馆内的庭院足有上百米,走进边上的一排平房,是一尊足有3米多高的沈光文石膏塑像,塑像下有二三十名老人正围着十来张桌子打牌。老人们说,这里已成为该村的老年活动中心。

  记者看到,在房子的一个角落,堆放着七八张原来摆放展品的橱柜,里面的展品已荡然无存。十几块积满了厚厚的灰尘、介绍沈光文生平和成就的展览面板,也被收起来堆放在一角。擦去灰尘,只见展览面板上写着,沈光文在台湾被尊为“台湾文献初祖”,他的《台湾赋》等著作成为台湾第一批诗文,开创了台湾“遗民文学”和“乡愁文学”的先河。

  在这里活动的几乎所有老人,都知道这位文化先辈的大概情况,也颇为自豪。不过,对于这个纪念馆为何如此冷落,却说不出所以然。

  纪念馆曾红火过一阵

  今年69岁的村民沈谒毛告诉记者,12年前,当时的鄞县文化部门出资建造了纪念馆,当时作为村治保主任的他也参与了建馆和后来的管理工作。除了沈光文的石膏塑像和生平介绍,纪念馆里还有10多个展览橱柜的书、画和图片等展品。展览馆建起来后的当年,来自台湾的沈家第18代子孙沈云财和台湾宁波同乡会会长王雄夫等慕名前来参观,此后三四年内,还曾经吸引过来自台湾和其他各地的1000多人次前来参观。但从1996年开始,这个纪念馆逐渐门庭冷落,里面的展品也散失殆尽,后来干脆改为村里的老年活动室。

  纪念馆现状实在可惜

  村民沈茂德代表全村保管着修于民国17年(1928年)的《栎社沈氏家谱》,里面详细地记载着当年沈光文渡海到台湾的经过。他说,沈光文是村里的骄傲,可惜如今这个先辈在台湾的名气比在家乡要响亮得多。

  当年作为鄞县文化部门负责人参与过沈光文纪念馆筹建的陈万丰先生说,这个纪念馆是当年耗资10余万元、将原先的沈氏宗祠改造后建起来的,本来有助于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位台湾文化的先驱,也有助于宣传宁波。现在成了这个样子,实在是太可惜了。

  新闻链接

  沈光文(1612—1688),字文开,号斯庵。鄞县栎社人。明福王时期,清朝已占据绝大部分国土,沈光文为复明抗清四处奔波。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以非常隆重的礼仪召见了沈光文,从此台湾岛内开始提倡和宣传传统文化,沈光文将中华文化的种子播撒在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他以传统的诗文形式,写下了台湾最早的一批文学作品,成为台湾文化的开拓者。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