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亲人记忆中的马海德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13:36 新华网 |
新华网纽约8月25日电在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战之时,一名来自美国的青年医生,怀着治病救人的强烈愿望来到中国,原打算停留一年却永远地留在了这片土地上。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娶了一位中国妻子,成为第一位取得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士,他为新中国的卫生保健事业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消灭性病、防治麻风病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他就是为中国人民所熟知的乔治·海德姆,中文名马海德。 在中国人民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记者走访了马海德的出生地,位于美加边境的布法罗市,见到了马海德在布法罗的几位亲人,倾听他们述说各自心目中的马海德,并在马海德亲属的陪同下,凭吊了埋葬在家族墓地中的马海德墓。 欧内斯特·海德姆是马海德的堂兄,他的父母与马海德的父母属于那种兄弟俩娶了姐妹俩,亲上加亲的关系,因此两家关系十分密切。 在欧内斯特的印象中,马海德自小聪慧机敏,学业优异,是当时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上大学的家族成员。从贝鲁特美国大学和瑞士日内瓦医学院毕业后不久,他只身前往中国,投身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后来加入了中国籍,把自己毕生的精力贡献给了中国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当时马海德的这一决定颇让他的亲人感到意外,他们原以为他学成后会回到美国,在亲人们的身边行医开业,过着幸福安逸的生活。然而,当他们通过马海德1935年写给一位学医的美国朋友的信,了解到他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选择时,他们表示了充分的理解。 马海德在那封信中这样说:“当整个世界都在苦难之中的时候,个人的问题微不足道。我对中国和中国人民争取解放的事业十分关注,现在,生命对我来说是如此的有意义。” 欧内斯特说,这就是人道主义者马海德,他从瑞士到上海,后辗转到延安,参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和技能为中国人民服务。这就是他追求的生活,这使他感到充实和快乐。他说,马海德有着崇高的理想和敏锐的洞察力,对于他自己认定的事,他会义无反顾地做下去,不动摇自己的信念。马海德家族的成员对他为中国卫生保健事业所作的贡献感到骄傲。马海德真正体现了一个超越国籍和政治、宗教信仰的人道主义者和国际主义者的情怀。 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之后,马海德终于得以在阔别40多年后再次踏上故土。亲人们觉得,马海德是一个有着强烈家庭观念,乐于随时倾其所有,全力帮助亲朋的人。虽然他是个医术精湛的医生,在中国享有很高的声誉,但在他多年后回到亲人们的身边时,却从不谈及自己的成就,从不摆排场,而是询问所有亲人们的情况。 在马海德看来,时间和空间都不能隔断亲情。身为医生的他,还经常向亲友提供医疗保健方面的建议,更让亲人们倍感亲情的温暖。尽管马海德十分珍视与亲人们团聚的分分秒秒,但每次他都要利用来美国探亲的机会,到美国各地走访有关方面,宣传中国的麻风病防治事业,并为之募集资金。 在马海德亲属的带领下,记者来到离欧内斯特家不远的圣十字架公墓,海德姆家族的墓地就在此。按照马海德生前的愿望,他的骨灰三分之一葬在北京,三分之一撒在延河,另外三分之一由妻子周苏菲1997年带到美国,安葬在家族墓地。当时举行了一个由数百人参加的安葬仪式,中国卫生部长、中国驻美大使和美国政要与各界人士参加了仪式。 当记者问欧内斯特,在中国人民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缅怀像马海德这样为中国人民抗战做出贡献的外籍人士的时候,作为马海德的亲属,他想对中国人民说些什么。欧内斯特略微想了想后说,“当年马海德选择了别离亲人,远赴中国。作为他的亲人,我们虽然失去了这么多年来有他陪伴在身旁享受生活的机会,但是我们的所失是中国人民的所得,在中国,马海德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献给了中国人,并从中感受到快乐,他的快乐就是我们的快乐。”(王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