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戴彦德:建设节约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14:24 人民网
戴彦德:建设节约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图)
编者按

  2005年7月7日16:00,国家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就建设节约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与网友交流。

  嘉宾简介

  戴彦德,男,生于1957年6月,山东蒙阴县人。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兼任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项目办主任、中国化工节能技术协会理事长等职。

  戴彦德长期从事能源经济、能源发展战略和能源规划、能源系统效率分析以及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近几年主持编写出版书籍、教材6部,有多项成果获国家部委科技进步二、三等奖。近期组织实施的主要项目有:2020中国可持续能源情景、中国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电力体制改革与需求侧管理政策、节能中长期规划、中国温室气体减排的潜力和对策以及中国节能机制转换研究等研究课题。

  近期有关能源方面文章:《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思考》《中国工业节能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看节能的地位和作用》《西方市场化国家开展节能的成功经验》《应慎重看待能源效率水平评价的国际比较》。

  【戴彦德】:首先,我借人民网向各位网友问好。非常高兴和大家共同探讨中国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有关能源问题和其他资源问题。欢迎大家就有关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问题、发展模式问题以及国内外的一些情况进行交流。

  实现“三步走”目标 必须走节约型的路子

  【戴彦德】:我知道现在大家提了一些问题,但是我想,在回答大家的提问以前,先介绍一下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能源问题。大家都知道,我国提出了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这个目标也就是,在2000年时,使我们的GDP总量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这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步,这个目标我们已经提前实现了。经济发展的第二步是十六大进一步确认的,也就是在2020年时使我国的GDP在2000年基上再翻两番,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第三步是在建国100周年时,也就是本世纪中叶,使我国达到当时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这是小平同志在八十年代给我们国家提出的一个宏伟蓝图,也是一个富民强国、振奋人心的目标。实现这样的目标,可能很多网友不知道它和能源是什么关系。今天很多网友已经知道,在我们的经济发展中面临着很多能源问题,特别是很多地方都面临着缺电,已经感受到能源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但是如果我们想一下经济发展三步走这个目标和能源的关系的时候,我们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我国面临的能源问题更加严峻。很多人去过欧洲,你看到,他们的经济发展是我们未来几十年以后要达到的目标,如果用经济量来表示,他们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人均GDP25000美元左右。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按1:8.27的汇率计算,我们的GDP相当于1250美元。当然,国际上认为这个汇率水平低估了我们实际的购买力,所以由世界银行公布了一个购买力评价的指标,按照这个指标计算,我国人均GDP大概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5000—6000元美元,也就是说,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非常大。但是从实际感受来说,他们的生活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生活舒适、交通便利、碧水蓝天,这就是他们生活的景象。这样的景象和能源是什么关系呢?他们的能耗,没有一个国家人均能耗低于4吨油当量,其中美国和加拿大消耗最高,是8吨油当量,而我国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大概0.8吨标准油。大家想一下,如果真的几十年以后,我们不要说赶上美国,只赶上OECD(经济发展合作组织)国家这些水平,那时候我们的人口是15亿,假如我们的能源效率也和德国、英国这些欧洲国家一样,我们也真的是碧水蓝天、生活舒适的话,那时候我们的消耗是60亿吨标准油,这是什么概念呢?目前全世界消耗的总量才93亿吨。当然,刚才说的这个生活目标不可能发生,也没有条件发生,但是它展示的问题是毋庸置疑的,中国要实现既定的经济发展目标,要面临着严重的能源问题。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有一个想法,我们不能走这种传统的工业化国家的路子,而是走一条节约型的路子,这也是我们要探讨的话题。但是我想和大家说,生活舒适的好日子和能源存在一个刚性的关系,老百姓有了钱,他要干三件事,买房子、买汽车、旅游,这三样恰恰是用能源支撑的,这就是我们的矛盾点。因为人有消费欲望,人对好日子的追求,不管你是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不管你的头发是什么颜色,这个追求是一样的,我们很难改变人的这种消费欲望。当然我们可以提倡节约这种美的,但是对于广大的人群来说,需求和消费欲望是很难改变的。我们能够做的是什么呢?我们不能让老百姓不买汽车,但是我们国家给老百姓提供什么样汽车?这个我们能选择。我们不可能让老百姓不去买大房子,但是我们提供的房子是不是节能的?这是我们可以做的。总之,第一,我们要实现既定的经济发展目标,面临着很严重的能源问题。第二,我们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必须提供足够的能源。那么,如何解决供需之间的矛盾?我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谈的话题。

  建立节约型社会根本是靠技术进步

  [E网无前:]:你写过《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思考》,请您简要谈谈书中对我国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戴彦德】:我想,我这里的观点可以简单地说,第一,我的观点是,实现既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存在着一个刚性的能源需求。这个刚性的能源需求量对中国是一个很严峻的挑战,它需要中国做出努力,更需要国际合作,这是一方面的观点。第二方面,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要从两方面做出努力。第一,从能源供应方来说,要积极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具体地讲,替代能源就是核能,发展核电。可再生能源,大家都非常清楚,可再生能源是连续再生、永续利用的能源,那就是风能、太阳能和一些潮汐能,这两方面的能源发展上去了以后,就会解决我国过多的对煤炭的依赖,从而解决煤炭过多的消费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交通的压力。第二个观点,要从需求端来改变。大家非常清楚,就是要靠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的生产和生活模式。

  [我靠我靠]:您认为建设节约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主要依靠经济手段,还是靠教育宣传?两者该如何配合与协调?

  【戴彦德】:我想,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根本上是靠技术进步,当然,宣传教育也非常重要,勤俭节约是中国的美德,中国面临这么严重的能源问题,我们还是提倡发扬我们民族的传统,但是解决能源供应中的一些问题,根本上还是靠科技进步。实现科技进步,当然就需要一些政策配套措施,其中也包括一些经济手段。

  节约应该先从政府开始

  [天天生气]:现在浪费最大的是政府,应该先从建设节约型政府开始!

  【戴彦德】:你的观点我基本同意,我认为,节能确实应该先从政府做起,这是西方国家的一些经验,但是是不是浪费最大的是政府,这还需要讨论。因为政府用的也是公共建筑,我们是把政府办公需要的建筑和我们的公共建筑一起考虑的。最近国家颁布的中长期建设规划中有十大建筑工程,其中有一项就是政府节能工程,这主要是对政府的办公设施、大楼及其管理的一些宾馆、培训中心进行节能改造。

  [无悔的真爱]:补水缸与找水源,哪个为先?

  【戴彦德】:你提的问题很好,但是我想,用我们的古的人的几句话来回答你的问题。我们的古人说,天生地有时,地生还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在其间,则务必暴殄,而财之用易。我想,这个话已经向我们说明,无论是从中国还是从全球来看,资源是有限的,因此,节约,构建一种新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可能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风火轮]:戴所长,什么是需求侧管理?包含哪些内容?需求侧管理对节能意义如何?

  【戴彦德】:需求侧管理(DSM)是和综合资源规划(IRP)一同提出的,它的基本理念是电力部门在满足用户的电力需求的时候,是建一个电厂来满足呢,还是去靠对用户端进行一系列的投资、管理来节省的电力来满足需求,从而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和比较。电力部门发现,许多情况下对用户端进行投入,包括一些科技的投入、调峰、避峰、削峰等管理的成本,低于电源开发的成本。所以,在这个时候电力供应商从盈利的角度考虑,就去投资用户端,对用户端的需求进行管理,从而来满足你的电力需求,进而来盈利。今天,大家从媒体上看到“需求侧管理”这个词,在电力紧张的情况下,中国的需求侧管理的内容更宽泛了,实际上在解决我们电力供应短缺的时候,我们一方面要倡导在用户端节约用电。另一方面,在用户端进行一些调峰、削峰、避峰等一系列措施,来使用户端的电力需求更加平缓,从而缓解电力的紧张程度。

  建立节约型社会要在生产环节上改变传统模式

  [一只小猪哼哼哼]:节能产品的开发、生产和消费环节还存在哪些障碍?

  【戴彦德】:节约能源根本上还是靠科技进步,具体地讲就是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目前,我国在推广这些“三新”方面,还是有一些障碍需要克服的。首先,这种新的东西在传统的企业中去推广,是一种二次投资的行为,这就是通常大家说的“改造”,这种改造行为和传统的生产能力扩张的经济效益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生产能力的扩张就是,有了产品、有了市场,就有一个现金流,有效益,但是投资节能,它的经济效益是靠节约能源来体现出来的。目前,在经营管理者中,以靠节约来实现盈利的目的和传统发展的认识上还是有一些差别的,所以在这方面的推广遇到了一些障碍。第二方面,推广这种新的技术需要一些资金。从国外来看,这些资金主要靠银行的借贷来实现技术的推广,目前,银行对节能技术推广项目的评估还缺乏一些手段和措施,所以,银行也不太乐意去向这些项目进行投资,这就是大家说的资金障碍。国外在“三新”的开发和推广阶段,从政策上有一些扶持措施。比如在产品的开发阶段,国家通过一些机构进行评选,选出一些好的技术进行研发的支持,成功了以后,在推广之前要进行一些示范,最后在推广阶段,在税收政策上再给予一些优惠。这方面我国也正在积极进行研究,目前还处在探讨、研究阶段。我想,不久的将来在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推出方面会有一些新的措施。

  [难得精明]:嘉宾好!请问建设节约型消费模式和积极拉动内需矛盾吗?

  【戴彦德】: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想,建立节约型的消费并不是不让大家消费,拉动内需也不是让大家去浪费。建立节约型的社会就是在生产环节,一改传统的理念,也就是资源—产品—废弃物这种传统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产品生产得越多、资源消耗越多,废弃物就越多。改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具体地讲,就是大家知道的3R,也就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在生活环节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要生产出节约型的生活设施,比如房子、汽车。第二个方面就是,我们老百姓在具体的消费方面,要认识到我们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能源问题,要拿出钱来积极地购买这种节能产品,比如家庭中如何购买节能型冰箱、节能型空调。当然,也有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人走灯灭、节约用水等这些传统美德。

  [屋大惟]:嘉宾,NGO组织在节能中能发挥什么作用?你对提倡“26度节能行动”怎么看?

  【戴彦德】:NGO组织在国外促进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方面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中国现在渐渐地也有许多NGO,而且有些机构非常出名,它们已经在推动中国的能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像去年北京市就提出来“26度空调”,就是由一些NGO组织发起的。今年,这些机构又和有关机构一起倡导了“26度空调”,来缓解用电紧张。今年,北京的用电最高负荷,昨天下午2点半,已经达到了历史新高,达到了1001万千瓦,其中1/3以上是空调。大家设想一下,如果大家都响应NGO的号召,把空调调到26度,这对缓解电力紧张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我们希望今后NGO不仅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在工业领域、交通领域以及环境保护方面,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应该用政策迫使企业对高耗能设备进行改造

  [你是风儿我是沙]:什么是循环经济,推进循环经济要抓好哪些环节?

  【戴彦德】:有关循环经济的讨论,大家可能从媒体上已经看到了。其实,今天提循环经济,是人类对经济发展的一种重新认识。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就是资源——产品——废弃物,这种发展模式,显然从资源上来看,是难以维继的,因为资源追归是有限的。从废弃物来看,环境也难以有这么大的容量来承受。也就是说,这种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以维继的。循环经济就是要一改这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首先,从产品生产的方面来看,要提倡节约,尽量减少产品生产对资源的消耗强度,这在循环经济中称为“减量化”。其次,是在生产过程中伴随着生产产生的一些废气、废渣等如何回收再利用。第三个方面就是,你的最终产品如何使其资源化,比如一个冰箱,用完了以后,如何把它分解,再回到生产的源头。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循环,这就是所谓的循环经济。当然,循环经济在文章中有明确的、科学的概念,我这里说的不一定很准确。

  [你是风儿我是沙]:嘉宾,如何改造中国的高能耗设备,提高中国整体的用电效率?

  【戴彦德】:我们国家能源消费大约70%是在工业部门,工业部门的消费能源的设备实际上是一些炉、塔、泵、气、罐,这些都是一些高耗能设备。目前我国这些高耗能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国外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从技术上来看,对这些设备进行改造,应该说是不成问题的。从经济性分析来看,对这些高耗能设备进行投资,也是可行的。但全面推动这些高耗能设备改造,还是有很多问题。一方面,对这些高耗能设备投资是一种二次投资行为,企业的管理者往往还不够重视。现在市场上出现了能源服务产业,他们对这些高耗能设备可以进行投资,他依靠节约下来的效益来偿还投资并从中获取效益,这种模式对企业来说减轻了负担。我想,这个行业的发展会对高耗能设备的改造会起一个推动作用。另外一方面,我想,对我们国家的高效能设备,从政策上应该制定最高能耗限额、最低能效标准政策,迫使企业主动地对这些设备进行改造。去年,发改委就缓解电力紧张出台了一些差别电价、市场准入的政策,这些政策对推动技术进步、节约能源起了很好的作用。我想,在今后推动高耗能设备节能方面,应该在这方面加大一些有关政策力度。

  【戴彦德】:大家提出了很好的问题,我的回答不一定很准确,我感谢大家提出的问题,希望有机会再和大家继续交流。中国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能源问题是十分严峻的,最近国家层面上有一系列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活动,包括高层论坛和国务院召开的电话工作会议,向全社会发出了一个非常强烈的信息,那就是中国要实现既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必须走出一种特色的路子,必须构建一个节约型的社会体系。这既需要政府做出努力,也需要我们平民百姓达成共识,共同努力,这是造福人类、造福子孙后代的一个伟大的事业。谢谢大家。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