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让吗啡只镇痛不“上瘾” 上海科学家解密P物质(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15:25 新民晚报
让吗啡只镇痛不“上瘾”上海科学家解密P物质(组图)
让吗啡只镇痛不“上瘾”上海科学家解密P物质(组图)
  吗啡、杜冷丁等麻醉台上常用的阿片类药物,在让病人“忘记疼痛”的同时,也会产生耐药性,让人既爱又恨——让吗啡只镇痛不“上瘾”上海科学家解密P物质

  本报讯(见习记者马亚宁)吗啡、杜冷丁、芬太尼,这些麻醉台上的阿片类常用药让人既爱又恨:在让病人“忘记疼痛”的同时,也会产生耐药性,甚至让人染上“药瘾”。如何增强吗啡等药物的镇痛效果,减轻副作用?北京时间今天上午,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发表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论文,该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张旭博士指导的感觉系统研究组及其合作者,发现了斩断吗啡等阿片类药物耐药性的关键分子。

  “小分队” 有的听话有的捣蛋

  人体内,有一群被称为“阿片受体”的“小分队”,它们在痛觉感受器表面严阵以待,执行麻醉剂的镇痛指令,其中一组名叫“mu”受体的队员只听从吗啡等药物的镇痛调遣。但是,另一些叫做“delta”的阿片受体总爱跑来帮倒忙:在“mu”拼命工作时,“delta”不是在一旁协助镇痛,而是降低“mu”的镇痛作用,增加人体对镇痛剂的耐药性。能否让“delta”找不到“mu”在哪里,无法捣蛋呢?

  P物质 阻断通往镇痛营地路

  研究组组长张旭博士告诉记者,他们发现“delta”能够找到“mu”的载体,是依靠痛觉传导神经元中的一种P物质,如果没有它,“delta”就无法进入吗啡和“mu”结成的镇痛营地,自然也就不能降低吗啡的药效,激发其副作用了。

  巧操控 提高药效但不“上瘾”

  早在上世纪30年代,瑞典科学家首先在大肠内发现了这种P物质。后来,科学家发现P也存在于脊髓中,认为它在身体出现炎症时导致痛感产生。张旭博士等研究者的发现,突破了痛研究中对于P物质的传统认识,认为P物质不单纯是一种致痛物质,更是直接调控吗啡等阿片类药物镇痛功能和耐受性的关键分子。所以,直接操控P物质,可以提高吗啡等药物的镇痛作用——这为发展新型镇痛药物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中国内地原创成果25年后再上《细胞》

  《细胞》是国际顶尖自然科学杂志,与《自然》和《科学》齐名,在《细胞》上发表研究成果成为衡量各国生命科学科研水平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自1980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王敖全、戴秀玉和陆德如三位科学家发表论文之后,国内原创成果在《细胞》上“消失”了整整25年。

  关键蛋白决定“听筒、话筒”

  今年1月,《细胞》杂志用13页的篇幅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一项重要发现:脑是最奇妙的信息加工和传导机构,一个又一个神经细胞如同平时用的电话:一端的树突是听筒,专门用来接收信号;另一端的轴突则像话筒,用来发放信号。一个名叫“GSK”的蛋白质,是决定“话筒”和“听筒”的“关键人物”。如果GSK活性太高,“话筒”就无法形成;如果太低,神经细胞就会自动把“听筒”变成“话筒”。它为治疗神经损伤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将来,或许可以用药物定向诱导的新方法,把大脑中某些功能重复的“听筒”变成“话筒”,帮助患者修复神经。

  “动力工厂”添三维模型

  今年7月,《细胞》杂志又以15页的篇幅刊登8位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他们率先在世界上解析线粒体上一个和呼吸氧化作用密切相关的膜蛋白复合体的三维精细结构。线粒体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是细胞发生有氧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课题组解析出这一结构,将为研究人类很多与线粒体相关的疑难疾病提供真实可用的模型。

  完成这项高难度课题的是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饶子和院士领导的清华大学——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结构生物学联合研究小组。

  43岁的张旭博士

  新民图表 制图 董春洁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