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加沙,可有我的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7日09:08 南方日报

  “我们是加沙撤离行动里涉及到的孩子,我们是以色列人,但我们的朋友里同样也有巴勒斯坦人。大人们怎么了?大人的行动为什么如同儿戏?

  上世纪80年代,军队带着爸爸妈妈来到这里;今年8月,军队又要带我们走。那么为什么以前要来这里,又为什么现在必须要离开?

  巴勒斯坦人说,我们的家原来是他们的。爸爸妈妈说:走的时候,什么都不留给他们。那么究竟谁的话才是真的?”

  ——孩子的话

  孩子的疑问

  儿童的世界、成人的世界、政治的世界、政治家的世界,迥然不同,却又如此紧密相连。我看见照片上以色列儿童对曾经家园的眷恋,我看见巴勒斯坦儿童对支离破碎家园的疑惑的眼神。他们眼里的加沙,与我们眼里的加沙,与沙龙、阿巴斯眼里的加沙,显然有着不同的语言。于他们而言,家便是家,是儿时嬉戏的地方,是呀呀学语的地方。

  人,生而无罪。无论你生自官宦门第,还是寒门之中,无论你是生自富强如美利坚,还是战火缤纷之中东,初始的生命都是纯洁的,他们本不该承载政治的游戏以及战争的喧嚣。然而,他们毕竟在纷争中渐渐成长,有一次,我甚至看到了一个面黄肌瘦的儿童扛起了冲锋枪——仇恨居然已经被深深地种下。

  悲哀而又无助。这样惨淡的神光已经盛满在他们的眼睛里,让人不胜唏嘘。以前,领导人一声令下,这些以色列儿童的父辈乃至爷爷辈搬迁至加沙,于是,他们在这里出生成长,于他们而言,加沙便是故土,他们已然熟悉了这里的一切,甚至包括对峙。突然的撤离,是和平的一部分,但是无辜的儿童们,是谁令他们的童年如此曲折多变?

  正义、公平、道义,所有这些宏大的叙事都是属于成人,然而,有谁在关心儿童的所思所想?他们毕竟要长大,长大之后的他们会怎样看待当年的分离?他们也会要求归还曾经的“家乡”吗?

  谁也不知道。多谲的政治,多年难以止息的民族裂痕,已经注定了他们将来的命运。这是儿童的不幸,也是这个世界的不幸:唯有祈祷和平常在。

  周虎城

  图:

  8月23日,一位巴勒斯坦少年从自己的”家”眺望,不远处就是原先的以色列犹太人定居点。此时,所有的以色列定居者已经撤离了这一地区,离开前,他们毁坏了自己原先的住宅、农田,留下无法弥补的创伤。

  一群犹太孩子将双手紧贴在玻璃门上,紧张地看着门外发生的事情。8月17日,以色列武装部队开进加沙犹太人定居点,执行强制撤离任务。

  一个穿着标有反对字样的橙色T恤的4岁男孩,踉踉跄跄地走在游行队伍之中。大人们的观点,大人们的政治,对于一个尚走不稳路的孩子又有什么意义?

  8月22日,加沙犹太人最后一块定居点的居民也将被强制撤离。一位犹太小朋友从自家的阳台上盯着楼下聚集的以色列士兵——那些要把他们家人“护送”出加沙的人。

  一位年轻的以色列定居点的父亲抱着他刚足岁的孩子向警察哀求。还不会说连贯句子的孩子,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会来这战火不断的地方,为什么现在又必须离开?

  一些以色列士兵正试图从Yaakov的手中把他女儿抱出来。8月18日,80个定居点家庭和数百名以色列右翼激进分子守在定居点的家门口,不愿撤离。

  8月15日,沙龙的加沙地带犹太人定居点单边撤出计划正式启动。一个孩子在进入加沙定居点的入口处张望,好奇,又带着惊惊惶。“这些大人们,到底怎么啦?”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