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鸣惊人超级策划掀狂欢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7日14:16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随着昨晚超女冠军的诞生,2005“超级女声”终于落幕。这个长达半年之久的全民狂欢盛宴制造了太多的关注,尽管其间黑幕频传,谣言四起,却依然不能掩盖“超级女声”作为一档电视节目的空前成功:报名人数达15万;超过2000万观众每周热切关注;收视率突破10%,广告15秒报价11.2万元;稳居全国同时段所有节目第一名;报道媒体超百家;Google相关网页1160000篇……

  从创立到走红的短短两年,“超级女声”已从单纯的电视节目成为不容忽视的文化现象。而它的成功,更被认为宣告了草根文化时代的来临。超女暂时谢幕,但超女品牌成功的运营模式却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全新的思考。

  成功经验之策划篇

  超女评委之一夏青曾透露过,“超级女声”是在湖南台《快乐大本营》、《音乐不断》等几档娱乐节目,在被滥俗地模仿后,已影响势微的情况下诞生的。这时,湖南台需要一档全新的娱乐节目来重新提高收视高率,挽回流失的观众。

  大胆借鉴《超级偶像》

  在湖南台几档走红的娱乐节目已影响势微时,恰好夏青看到了关于美国娱乐节目《超级偶像》的介绍,认为这种全新的节目形式是内地没有,但观众却有可能喜欢的,于是写方案、讨论、改进,然后改头换面成为如今的“超级女声”。

  据说最先介绍《超级偶像》栏目的,是在全国颇有影响的《南方周末》,相信全国不少电视从业者都看到了这条消息。但最终这个策划,却由湖南台率先嫁接成功,从而在电视娱乐圈中独占鳌头,不难看出湖南台超强的创新意识,敢冒风险第一个吃螃蟹。

  准确定位“平民娱乐”

  借鉴了国外娱乐节目的外壳,湖南台还对节目进行了重新定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民教授认为,超女在中国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节目“平民娱乐”的定位:“在中国,我们过去把电视看得太崇高了。总认为它应该是高高在上的一面镜子,它应该给我们的生活提供指导,是我们的老师。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老百姓不光想看神坛上的明星表演,更想参与其中。而‘超级女声’打出了‘想唱就唱’的旗号,不论年龄、外型、地域、贫富,只要想唱,就可以免费报名参加,它为平民实现明星梦开启了一道门缝,也扮演了社会自我关注的角色,表现平凡人的生活和真实情感,自然备受尊崇。”

  打造老百姓自己的娱乐,央视也曾经尝试过,李咏的《幸运52》、《梦想中国》都是以满足老百姓的参与和明星梦为基础。但央视节目的一大问题就是,即使纯属娱乐的节目也要端着架子往高雅的道上引,而“超级女声”则下定决心无限放大平民娱乐的真实一面,自然更为讨好。

  成功经验之炒作篇

  超女今年的赛制和去年应该说没有太多不同,但今年能取得空前的关注度,与湖南台巧妙的策划炒作密不可分,因为从今年开赛之前,“超级女声”就开始源源不断地制造着关注点。

  张含韵代言超女

  张含韵是去年超女季军,也是杀入总决赛中争议最大的人物。正是这样一个毫无背景的小女生,却能被蒙牛相中成为代言人而一炮走红,活生生的一夜成名的例子摆在面前,报名者自然趋之若鹜。

  炮制人气偶像

  吸引了15万人报名,还得从比赛一开始就制造明星。因此,成都的“红衣姐姐”因为“个性”脱颖而出,各大电视台不断重复播放黄薪的个性表演,制造着关注。最早举行分赛区的广州更是借用柯以敏之口捧出了一个“可以拯救未来歌坛”的偶像周笔畅,让散兵游勇式的歌迷找到了集体崇拜的对象。

  随着笔迷派的成立,玉米、凉粉纷纷诞生,歌迷组织最终如雪球般越滚越大,为超女提升品牌价值、增加收视率提供了基础。

  放任“黑幕”流传

  黑幕往往比台前的风光表演更有吸引力。超女从杭州赛区开始,黑幕说就如影随行,而这些黑幕还往往由诸如“舞美师”这样的自称湖南广电集团的人发布。黑幕传闻在民间流传,甚至有人声称知道比赛结果是内定,这使得许多观众带着考证的态度去观看节目,又增加了收视率和关注度。

  而媒体“义不容辞”般地跟踪报道,更是无偿炒作了节目,令超女的关注最终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持续制造热点

  除了被动关注,湖南卫视还主动、持续制造热点和话题。从总决选开始,湖南台总编室专门安排专人负责联络全国媒体,定期提供超女比赛最鲜活的内幕。不仅如此,湖南台打着“保证超女正常排练”的旗号,拒绝所有媒体采访超女,此举真是深谙媒体心理:越是不容易得到的越感兴趣。结果媒体削尖脑袋打听关于超女的一切消息,主动放大超女影响。

  同时,湖南卫视也在网站上链接全国各大媒体关于超女的评论,不动声色地完成了超女话题和热点的设置。

  成功经验之操作篇

  2002年“超级女声”方案成形;2003年运作“超级男声”,继续总结经验;去年首度举行“超级女声”,在海选、PK、评委点评、短信投票等环节中强调真实再现、大众参与,营造民主氛围……一系列的成功操作,终于让超女红得发紫。而湖南广电集团更专门成立天娱传媒运作超女品牌,更体现出长远的战略雄心。

  海选体现平等竞争

  超女在晋级赛开始前,最有卖点的就是海选“丑态”大曝光。不加筛选地让各种女生出镜,既满足了观众的“窥视”和娱乐心理,更强调了节目的平等和亲和力。它破除了很多以往此类竞赛选拔的门槛,给了所有人机会展示自己。什么出身家境身材都不问,来了就唱。

  而也正是其中一部分“非常业余”的表演,拉近了节目和观众的距离:原来生活中的我们不加修饰也可以上电视展示自己。喻国民教授还认为,大众对海选的关注,除了看热闹、看稀奇的心态,更体现了大众对机会平等的渴求:海选完全破除了关系网,来者通通上电视,这正是我们追求的平等。

  短信鼓励大众参与

  如果说超女海选还有借“猎奇”吸引老百姓,那晋级赛后的短信决定选手去留,则是彻底满足了观众参与瘾“能投票留下喜欢的选手,让我有一种节目由我当家做主的感觉”,这是很多观众的想法。

  而文化评论家朱大可认为,如今中国人已接受了民主、平等的基本理念,因此特别想在生活中实践。但中国现在能够完全靠投票进行选择的机会很少,没有太多独立意志、独立主张和独立行为的空间,而超女的短信投票决定选手去留则恰好满足了很多人的这种愿望。朱大可认为,李宇春的胜利几乎就是民主的胜利,“以前的审美标准十分单一,但超女让普通观众拥有了发言权和表决权,他们最终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留下想留下的人!”

  出位评委引发争议

  在超女的表演舞台上,除了选手,最吸引眼球的还有连发怪论的评委。“超级女声”巧妙地用评委制造了关注度,一位“玉米”曾说过,“我不光想看春春唱歌,还想看柯以敏的变态表演。”观众话说到这个分上,节目已经成功了。一位电视制作人直言,超女这种节目制作时通常有意造成裁判的争议性,一些唱红脸,一些唱白脸,让观众因为担心评委偏颇而一直关注节目。而评委或尖酸刻薄或搞笑的点评也能增加节目娱乐性。事实也是如此,柯以敏就因为从海选以来一直评论尖刻而受歌迷非难,后来她虽然改变了评论风格,以激励为主,但最终也未能免除被歌迷“万人签名”要求她“下课”的结局。

  现场淘汰制造悬念

  当然,超女设置的现场淘汰和PK制最是钓人胃口。主办方有意安排选手“捉对厮杀”,并且故意将品质、路线类似的选手划为一组进行二选一,比如广州赛区将两位劲舞“李玟”、两位可爱“孙燕姿”、民歌路线和粤曲路线的两位选手各放在同一组角逐,不仅符合打造偶像明星的差异性要求,也增加了节目的“残酷性”。它将一台极可能事不关己的晚会变成了

  足球比赛般有情节、有悬念,让观众有了身临其境的刺激感。

  所以,尽管电视台为了增加广告收入,而将PK一个选手时间拖长到3个小时,仍然没人会转台,因为看别人命悬一线的感觉实在太刺激了。

  本版撰文早报记者吴晓铃常雄飞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