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征文:“地大物博”与日常节约几乎无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7日16:21 人民网

  新华网上海消息:在近日上海市政协召开的一次关于“节约型社会”讨论会上,政协委员沈思提出,早就应该把“地大物博”的说法请出中小学教材,而改成“地大物不博”。此说不是没有一点道理,也有时评作者对此表示支持,但笔者认为由此建立起来的一种思维很不全面。“地大物博”与日常生活中的厉行节约,不仅概念上根本不在一个层面,而且未必相互矛盾。更重要的是,大量实践证明二者之间在操作意义上几乎没有必然联系。假如把这两个概念放在一个对立的平面上,非但没有实际意义,甚至致使全国正盛的“节约教育”走

偏。

  不妨把经济学中一个著名的“公地悲剧”原理借来一用,从一个侧面来看看“地大物博”与日常节约的关系。所谓“公地悲剧”,大意是说很多人在同一块公共草场上放牧,作为每个人,多一只羊便多一份收益,为了多赚钱势必竞相增加放牧的数量,直到羊群总规模严重超出这块草场的承载能力而导致荒漠化,最终大家都放不成羊。作为放牧者,对草场何时荒漠化是不太关心的,因为有一种心理在作怪:仅靠自己关心乃至自觉减少羊的数量无济于事;最终放不成羊是大家的事儿,而减少羊的数量等于吃眼前亏。无论中小学课本上继续写“地大物博”还是改为“地大物不博”,对于孩子们以至成年人来说,就如同牧羊人对即将发生的公地悲剧毫不在意那样,其实与日常具体的节约行为几乎没有关系。真正能培育起孩子们以及成人们日常节约习惯的,并不是抽象的概念、空洞的说教,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立马就能起作用的约束手段和措施。

  即使中小学课本上“地大物博”的说法完全是一种客观事实,也未必一定就是在倡导浪费。从培养孩子们国家意识、民族情感、宏观上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角度看,反而应该把“地大物博”和珍惜资源有机地统一起来。而这种基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一旦深植于孩子们的头脑,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能演绎成孩子们的一种健康的消费理念:即使自己的家庭经济上相当富裕,作为一种美德,也应该厉行节约。

  试图用某种大道理或空泛的口号解决实际问题,是传统社会留给人们的一种至今仍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和“懒汉”做派。在这种思维定势左右下,一遇到某些问题,往往不是下功夫去认真研究具体的事的运行规律,研究具体的人的行为规律,而是“先入为主”地炮制某些空而又空、根本不起作用的口号,或提出与人们基本的行为规律相悖的这样那样的要求,到头来,只能重演嘴上说的一套、实际做的一套,不仅被教育者无法信服、即使连教育者自己都不信服其说教内容的“两张皮”的滑稽。

  从“法治”意义上说,要想让孩子们真正培养起节约的生活习惯,首先不是教导他们应该怎么做,而是规定他们必须怎么做,撤除其可以大手大脚、随意浪费的客观物质基础,并令其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加深理解,最重上升为观念、意识。与学校老师的教导以及课本上的“地大物不博”相比,家长才是树立孩子们节约习惯的第一个老师、最重要的老师。而如今多为独生子女,溺爱、迁就往往成为培养孩子节约习惯的最大的障碍。与其付出一大笔成本去改正教科书上的“地大物博”,不如首先从引导、规范家长们的日常行为做起,例如在购买儿童用品、给孩子零花钱时坚持节约和“理性消费”的原则,而且自身的消费为孩子作出厉行节约的表率。至于家长们自身如何树立起节约的理念,主要靠的更不是修改中小学课本,而是支配家庭经济时的“经济理性”以及更加科学的观念和习惯。假如说在关心“地大物不博”的问题上,包括孩子和家长的公众难免有“牧羊人心态”,那么凡沾“公”字的机关或个人,这种心态肯定尤甚。道理很浅显:前者花的是自己的钱,而后者花的却是公家的钱。看来,对于承担着重要的国家民族以及社会责任、掌管着重要公共权力的机关和个人,倒有必要大力倡导“地大物不博”,更重要的是从体制上建立更加科学、严密、有效的规范,并切实加强监督。

  作者:网友:刘以宾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