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造飞机的农民蚂蚁那么多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8日02:41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
王渭 现代社会就像飞机一样飞速发展,农民却被远远地抛在后面。那一份落寞、不甘与挣扎让一些农民一边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一边用仅有的积蓄实践着自己飞上蓝天的梦想。梦想是伟大的,这是一种愚公移山式的悲壮,请不要以智者的身份去嘲笑他们,愿他们的这一份执著感天动地,驾着自己的梦想在蓝天飞翔。 文盲造飞机:你没听说过? 曹正书,四川绵阳安县永河镇五泉村农民,文盲。1984年开始在自家简陋的工棚里造飞机,先后造了10架飞机,皆折翼。但乡亲们都说,老曹的飞机总有一天会飞上天。“十多岁的时候,我做了个梦。梦中,我在一舱中行走,周围的响声和震动表明乘坐的既不是船,也不是车。向窗外望,发现自己置身空中,下面是麦田和村庄……”说起为什么造飞机,一造就是20年,曹正书总要提起小时候的这个梦。这个梦一烙就是50年。2003年12月9日,执著造飞机20载的曹正书走进四川大学,成为川大历史上第一位受邀进校园与大学生座谈的农民。 戴云峰,湖北公安县农民,文盲。用土法造了一架飞机,现又在造另一架飞机。这位异想天开的飞机制造者,曾制造过“万能升压机”和“土空调”。 小学学历造飞机:玄不玄? 张斗三,广东潮阳关埠镇农民,文化程度小学三年级。12岁制造蒸汽发动机,1995年动工制造飞机。1998年12月15日,一架以他和搭档——广东连州农民黄伟强的名字命名的“斗强三号”在阳江合山机场试飞成功,时速100公里,飞行高度可达3000米。2000年4月,再次到阳江合山机场试飞,因没有飞机驾照,被机场工作人员婉拒,后经广东电视台与机场交换意见,最后允许低空飞行。2000年11月,带着自制飞机参加珠海航展,试飞一举成功,震惊了整个航展,成为航展上的另类明星。2001年2月8日,张斗三领到了由中国民航总局签发的私用驾驶员执照,一些企业和社会团体开始有意向让他驾驶自制飞机做商业性和公益性宣传飞行。 宋明武,山东临沂农民,小学四年级文化程度。1995年,仅凭画报和电视上见过的飞机图形,历经5年制造出了一架飞机,多次试飞未获成功。 郑盛来,山西唐海县农民,小学四年级文化程度。在“要是能有一架飞机喷洒农药就好了,这样既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还可以为自己增加收入”的念头下,开始了他的飞天梦。1999年春节期间,郑盛来的直升飞机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试飞,螺旋桨没转动几下,曲轴就断裂了。2003年正月初三,老郑和儿子郑小双“偷偷摸摸”试飞一架下单翼飞机,此次不仅曲轴折断,连发动机和机身都报废了。2004年春节前,郑盛来试飞自己的新飞机。正当坐在驾驶舱里的老郑尝试着调稳飞机时,发动机突然冒出一股白烟,试飞再次失败。2005年元旦前,心有不甘的老郑再次试飞,虽然试飞的结果是传动皮带冒出白烟,飞机落回到冰面上,由于没有减震,前轮爆裂,但当时飞机离开地面二三米高,虽只是一瞬间,但老郑实现了自己的飞翔梦。 苏道成,湖北省郧西县农民,小学文化程度。2001年5月1日,首次试飞以失败告终。为了造飞机,他先后购买了8台旧摩托车做试验,并花去数千元订购航天类书籍供学习用。2001年7月18日,苏道成在第8次试飞中,飞机起火,眉毛被大火烧焦。 王清亮,吉林公主岭响水镇凤凰坨村农民,小学文化程度。家境贫寒的他从小特别喜欢飞机,想当飞行员。18岁那年,他产生“自己造飞机”的念头。2004年8月,开始造飞机。2005年元旦试跑成功,但就是飞不起来。首飞失败,但22岁的王清亮仍梦想成功。他说:“我就想试一把,不用专业人员,不用图纸,就靠自己的想象造飞机。这架飞机只要飞起一尺我也就成功了。” 王金瑞,山东滕州市东沙河镇姜桥村农民,文化程度小学五年级。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看到村民们背着喷雾器在农田里喷洒农药,并时常发生药物过敏甚至农药中毒的情景,感到十分震动,便萌生了将来开飞机喷洒农药,减少危害的想法。1994年,王金瑞开始摸索设计起飞机来。1996年10月,一架名为“鲁滕Ⅰ号”超轻型飞机,在姜桥村野外一个麦场上一条长约500米的修建中的公路上,在没有任何试飞经验、没有任何安全保障措施的情况下,他驾驶着自己制造的飞机首次试飞成功。2001年7月,在“鲁滕Ⅰ号”基础上改进的“世纪ⅢC号”轻型飞机又组装完毕,并再次试飞成功。 杨飞虎,宁夏西吉县农民,小学文化程度。2000年,一年中共制造7架飞机,试飞均以失败告终。2003年,第8架飞机“杨飞虎牌”终于成功飞上了天空。2005年1月6日,杨飞虎实现飞机“在空中短暂停留、倒挡”的梦想。至今,杨飞虎共造了12架飞机。 初中学历造飞机:是不是哦? 刘亦兵,宁夏银川市郊区红花乡北塔村农民,初中文化程度。1991年,刘亦兵造出自己的第一架飞机。至今,他已在自家小院里造出了9架轻型飞机。2005年6月3日,刘亦兵在银川试飞。从上午9时到中午12时,他共飞了14个起落,在100米的高度飞行了51分钟,其中还6次载着母亲和朋友进行双人飞行。2005年6月18日,再次试飞成功。2005年9月26日,刘亦兵将驾驶自己设计并亲手组装的飞机穿越宁夏。目前,他正抓紧训练,以实现“中国农民第一飞”的梦。 白仲金,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农民,初中文化程度。2002年,制造的“甘肃神龙”号飞机试飞失败。如今这架飞机变成了“三轮汽车”,不时有人看见白仲金驾驶着“甘肃神龙”号在平川区街头巷尾的马路上出没。 高中学历造飞机:有点巴谱了 谭成年,山东潍坊市奎文区农民,高中文化程度。他从小喜欢飞机和飞行。1998年,他借来有关资料,开始自己制造飞机。经过不断尝试,2005年他制造的第三架飞机——“成年二号”终于完工,并于8月16日借着当地一条尚未通车的新修公路进行了试飞。“成年二号”机身以铝合金打造,发动机是从一架报废的飞机上拆卸而来。因为担心丈夫安全,妻子李玉凤一直竭力反对谭成年试造飞机。8月18日是李玉凤45岁的生日,谭成年便带上她完成了30分钟的“载妻飞行”。李玉凤满脸幸福溢于言表:“我收到了世界上最‘高贵’的生日礼物。” 张玉祥,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共和乡农民,高中文化程度。2001年4月,发生在我国海南岛近海空领域,美国侦察机撞毁我军用飞机的事件,使从小爱好航空知识的张玉祥产生了造飞机的强烈愿望。2004年9月1日,历时3年,耗费8万元,呕心沥血亲手制造了一架飞机。第一次试飞,虽然无果而终,但这位执著的农家汉子坚信:不久,他将会驾着自己的“劳动号”飞机翱翔蓝天。 学历不明的制造者:人数还多嗦! 王强,四川安县清河镇农民理发师。1997年,从小爱好机械的王强偶然间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有关农民造飞机的报道,萌发了自己动手设计、制造飞机的念头。从2005年4月开始,王强亲手设计、组装飞机,三个月后,制造出第一架飞机。7月15日,王强终于将飞机推上了跑道,飞机冲出150米后,在离地一米左右的高度持续飞行了5秒。试飞成功! 郑胜文,河北唐山唐海十农场农民。2005年2月1日,他与儿子一起,用老式达契亚汽车发动机作动力,用玻璃钢做机体,硬是打造出一架飞机来。这是他们自己造的第4架飞机。第一架是直升机,失败以后开始做带机翼的飞机。目前这架飞机可以飞3米多高,但无法解决空中转向、发动机抖动等技术难题。 于德金,吉林松原农民。小时候,他就有制造飞机的念头。1983年,于德金用积攒的一部分积蓄,购买了一些材料,制造了一架滑跑飞机。1997年,经过多年的准备,于德金再次作出了制造飞机的决定。经过不断的努力,于德金终于在2003年秋末造出了第一架直升飞机“A4-97”,目前仍处于改进阶段。 赵珍光,山东济南章丘农民,造直升飞机,至今未成功。 左福益,湖南衡南县向阳桥镇农民,花费数十万元资金,于2003年制造了一架飞机。 王永成,辽宁丹东市宽甸县人。200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永成在大连星海广场看到一场滑翔机表演,突发灵感:那滑翔机是3个轮子,如果换上4个轮子,再加上动力系统,不就既能在天上飞,又能在地上跑了吗?从此他把全部精力、财力都用在造飞机上。经过无数次挫折,2004年,一架4轮陆空两用样机终于制造出来。目前,他的陆空两用飞行器已获国家专利。 易珍全,成都市个体医生。2005年4月10日,在郫县德源镇花石村一条新修的石子路上试飞自己制造的“超轻型飞机”,虽然飞机只跑动了几米,但为此耗费了近一年的精力并不惜关掉自己私人诊所的易珍全称:绝不放弃,直到上天为止!目前,正在成都理工大学念应用数学大四的儿子是易珍全最得力的助手。 此外,山西潞城农民侯双苟、山东郯城县农民宋学武、陕西宝鸡农民张自立、浙江桐庐县农民滕洪昌也曾经或正在用土法制造飞机。这些满怀梦想、充满活力与创新精神的农民,和他们能飞上蓝天或不能飞上蓝天的飞机一起,共同组成了一道乡土中国独特的风景线。孰是孰非,任世人评说。 ·· 牛哦,农民造潜艇 李玉明,湖北武汉蔡甸区农民,65岁,小学文化程度。他在一家皮鞋厂当过工人,酷爱发明创造。上世纪90年代初,因有多项发明创造被称为“工人发明家”。2004年8月,李玉明出资3万元,拿出自己申请成功的“潜水器”设计专利,回老家霞光村请人按照自己发明的专利的原理,制造潜艇模型。10月1日,李玉明买回几吨生铁,开始指挥3名农民造潜艇。11月,几个农民手工造出的潜艇成型了,因为用的都是生铁,潜艇锈迹斑斑,长5米,高约2米,重约1.5吨,形状像一条大鱼,头尾分别用白色油漆画着眼睛和尾巴,腹部上写着四个大字:“霞光一号”。造潜艇耗资9万多元,资金全部是借来的,其中4万元还是借的高利贷。如今造潜艇失败后,李玉明债台高筑,几近倾家荡产,但李玉明仍执著不休,发誓要造第二艘潜艇。 神哦,农民造机器人 吴玉录,北京通州譫县镇马务村农民,小学文化程度。他从小就爱鼓捣玩具,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发明家”。在他屋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机器人”和一些小发明。“机器人”一共有五个,吴玉录分别按照“出生”顺序给它们起了名字:吴老大、吴老二……一直到吴老五。每个“机器人”各有专长,吴老二会跳,会爬墙的是吴老三,但功能最多的还是今年6月20日“出生”的吴老五。吴老五的身高不到一米,全身布满齿轮、电线和铁丝,由8个电机和16路遥控帮助它完成倒茶、点烟、取物、刷碗等10项作业。 晕哦,农民造飞碟 杜文达,安徽省宿洲市萧县农民,39岁,初中文化程度。在小学五年级时,得到一本《飞碟探索》杂志,引起了他对碟形飞行器的浓厚兴趣。2004年9月,40多个父老乡亲卖牛卖房集资50万元,在杜文达的带领下,成立了环宇飞碟科技有限研究所搞起他的飞碟研究。他说,飞碟的飞行原理是利用飞碟上下的气压差所造成的升力将飞碟升上天,它优于现在所有的飞行器。可惜的是,去年初飞碟第一次试飞没能成功,但他没有灰心,他相信飞碟总有一天能上天。文/王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