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那曲地区40年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9日02:21 中国西藏新闻网

  值此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之际,我们谨代表那曲地委、人大工委、行署、政协、军分区向全地区广大农牧民、干部、工人、知识分子、驻军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离退休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的朋友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

  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标志着西藏建立了人民政权。40年来,特别是中央第三、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那曲地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自治区
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中,在浙江、辽宁等兄弟省市和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信、神华等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无私援助下,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件大事、三个确保”的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方针不动摇,紧紧围绕“一加强、两促进”的历史任务,经历了“一个转折点、两个里程碑”的光辉实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由落后走向进步,由贫穷走向富裕,由愚昧走向文明、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性跨越,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群众收入增长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政治局势最稳定、民族团结局面最好的时期之一。

  40年沧桑巨变 40年成就辉煌

  社会生产力获得空前发展,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4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那曲地区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认真贯彻新时期西藏工作的一系列指导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突出加快发展这个主题,实干兴藏,创业富民,经济社会呈现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2004年,全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31亿元,比1979 年增长近10倍;地方财政收入完成0.85 亿元,比1979年增长33倍;银行各项存款余额15.2 亿元,比1979年增长15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03.6元,比1979年增长14倍;75%的牧户实现定居、半定居,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部分群众达到小康水平。

  近年来,那曲地区坚持“两个长期不变”政策,深化牧区改革,积极推行落实草场有偿承包责任制,努力革除影响农牧区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加快生产经营方式变革和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步伐。大力实施那曲草地畜牧业综合开发项目、牧区开发示范工程和天然草地保护与开发项目,坚持思路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地委、行署及时出台了《关于加快草地畜牧业发展的意见》。经过一系列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牧区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了农牧业经济的内在活力,涌现出了股份牧业、联营牧业、订单牧业、合同牧业等多种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一批农牧民从牧场走向市场,推动了牧区经济的快速发展。2004年,全地区牲畜总头数达786.77万头(只),比1965 年增加213.77万头(只),增长37.31%,人工草地面积达40.2万亩,改写了生命禁区千百年来没有人工草场的历史。

  40年来,我地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如今已拥有新型采矿业、加工业、电力业、制药业、民族手工业等现代企业。近几年不断加大企业改革力度,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积极培育民营企业,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两个根本性转变,形成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共同发展的新格局。2004年,全地区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158万元。改善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功引进了西藏藏北牦牛肉制品有限公司和西藏大元置业房地产有限公司。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思路,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农牧区多种经营发展迅速。截至目前,全地区共有乡镇企业108家,产值达8607.53万元牷多种经营收入达2.1亿元,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

  40年来,尤其是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中央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全方位向西藏倾斜,我地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城镇面貌焕然一新。从1961年—2005年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85亿多元,仅“十五”期间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多亿元,进一步缓解了“瓶颈”制约,有效推动了我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多元化的运输网络基本形成,通达能力和运输能力不断提高。通信事业超前发展。丰富的水力、地热、太阳能、风能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全地区共建成各类电站42座,装机容量20439千瓦。以109、317国道和省道安狮公路为主体、以那曲镇为中心,辐射各县、乡、村的公路交通网络已经形成,通车里程达8.8万公里,即将建成的青藏铁路纵贯那曲。兰西拉、黑昌光缆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那曲地区的通信条件,实现了乡乡通电话的目标。以地区、县城为中心的中小城镇初显规模。那曲镇由和平解放前的几间土坯房、几顶毛毡帐篷的小驿站,发展到现在市政功能齐全,常住人口8万余人,年流动人口20万人以上,城区建设面积达12平方公里的藏北重镇。

  对口援藏是中央加快西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浙江、辽宁两省和五大国有骨干企业高度重视对口支援工作,按照“对口支援,分片负责,定期轮换”的援藏工作方针,在自身存在诸多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为我地筹措资金,落实项目,不断加大援助力度,援藏领域不断拓宽,援藏内涵不断丰富。1995年以来,累计援助资金(含物资折价)6.47亿元,涉及农牧业、交通、通讯、市政、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项目359个,极大地改善了我地基础设施条件,使广大农牧民群众深切感受到了援藏工作带来的实惠,促进了全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援藏干部以建设那曲、发展那曲、稳定那曲为己任,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真心实意地为藏北人民谋利益、办实事,带来了内地发达地区新的思想观念、发展思路、工作方法,带动了我地干部群众的思想大解放和观念大更新,改善了我地干部队伍结构,增强了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为那曲地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重要贡献。

  40年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大力实施“科教兴地”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了科技成果向牧业生产转化和推广步伐,加强了县、乡(镇)科技宣传、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地共完成科技项目50多项,取得成果的有35项。目前,那曲地区有各类科研机构14个,专业技术人员2058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形成了一支以藏族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目前,全地区共有各级学校213所,在校生5483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86%,青壮年脱盲率达到了65%以上,教育事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文化广播电视事业有了较大发展,基本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75.8%和80.6%。医疗卫生事业长足发展,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全地区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4个,医疗技术人员1010人,医疗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医疗条件大为改善,人口平均寿命从解放初期的35岁提高到了现在的68岁。

  反分裂斗争取得重大胜利,社会政治局势日益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40年来,我地始终把反分裂斗争、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局势稳定作为重中之重,坚定不移地按照中央、区党委维护稳定的一系列方针,“旗帜鲜明、针锋相对、主动治理、强基固本”,牢牢抓住分裂与反分裂这个主要矛盾,认真落实以“两手”对“两手”的工作措施,不断调整完善反分裂斗争的思路和对策,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破坏活动,先后破获了一批危安案件,打掉了一批地下组织,压制了分裂主义势力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达赖集团的各种分裂破坏活动,危安案件呈逐年下降趋势,反分裂斗争由被动应急转为主动治理,掌握了对敌斗争的主动权。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扰乱社会治安和经济秩序的各种刑事犯罪活动。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工作,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使不稳定因素消除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维护了社会局势的持续稳定,为藏北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安定的社会环境。

  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入人心,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和扩大,各民族空前团结。40年来,那曲地区始终将民族团结工作摆在首要位置来抓,坚持把民族团结深入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广泛开展了马克思主义“四观”、“两论”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涌现出一大批民族团结进步模范。

  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按照治乱治愚和“划清两个界限、尽到一个责任”的政策原则和工作要求,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依法开展活佛转世和核定寺庙员额试点工作。从1996年开始,分期、分批地在全地区114座寺庙和133处拉康、日追开展了寺庙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建立了正常的宗教秩序。正确把握“两条底线”,进一步强化寺庙属地管理,积极推进“广播电视进寺庙、报刊书籍进寺庙、扫盲教育进寺庙”的三进工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宗教信仰自由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广大信教群众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之间,藏传佛教和其它宗教之间,藏传佛教不同教派之间都彼此尊重,和睦共处。

  进一步加强了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坚持以对社会主义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态度与贡献为标准,坚持大团结、大联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统一战线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加快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三个文明”建设硕果累累,构建和谐那曲迈出实质性步伐。40年来,那曲地区认真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积极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参与选举全国、自治区和县、乡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并通过各级人大代表参与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依法行使任免、监督等职权。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民族干部健康成长,藏北人民充分享有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充分的、广泛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40年来,始终坚持和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大力营造团结鼓劲求发展的氛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弘扬时代精神,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以创建文明乡村、文明户、文明单位为载体,抓典型、树样板,以点带面,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蓬勃发展,为我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涌现出觉拉、轮祖、罗布玉杰、祁爱群等各条战线上的英模人物和地区邮政局、申扎县巴扎乡7村等一批国家级精神文明创建先进集体。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抓基层、强基础、促发展,党在农牧区的执政基础不断巩固。40年来,那曲地委、行署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体党员。深入开展了“三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在农牧区全面开展了抓基层、强基础、促发展工作和“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特别是通过当前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广大党员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教育和党性锻炼,党员素质明显提高,党员意识明显增强,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初步得到解决,党在基层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执政地位进一步巩固。按照“选优挑强,德才兼备”的原则,近年来先后从地、县机关选派了两批280多名有一定工作经验、文化素质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热爱基层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乡镇基层班子,使各级领导班子结构和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少数民族干部占干部总数的84%,形成了一支以本民族干部为主体,具有较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专业技术队伍,奠定了我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干部基础。40年的发展历程,以雄辩的事实证明:只有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矢志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那曲地区各项工作,才能建设团结、富裕、文明的新那曲;只有始终坚持发展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只有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才能实现藏北社会局势的长治久安;只有始终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地战略,才能实现构建和谐那曲的目标;只有始终坚持为民宗旨,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才能不断推动那曲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创造人民的幸福生活。

  珍惜大好形势 开创美好未来

  当前,西藏处于历史上发展和稳定的最好时期,那曲地区正处于跨越式发展的起步阶段、长治久安的关键时期。我们将倍加珍惜大好形势,倍加珍惜历史经验,倍加珍惜宝贵机遇,激励各族干部群众以更大的热情、更为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昂扬的斗志,投身于那曲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去。

  “十一五”期间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发展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自治区一系列方针政策,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本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实施“2255”发展战略,即:立足两大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实现两个重点突破(基础设施建设上重点突破、产业结构调整上重点突破),积极推进五大战略(特色经济与绿色产品战略、小城镇发展带动战略、高原生态经济环境战略、开放推动战略、科教兴地战略),实施五大工程(增收富民工程、沿路经济带发展工程、牧业产业化工程、市场培育工程、扶贫综合开发工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统筹兼顾,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确保我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十一五”期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到2010年全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亿元,年增长速度保持在15%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00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2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达到128亿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以内。城镇化水平力争达到25%,能源、交通、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0%以上。全面推行“两基”教育攻坚,基本实现“两基”目标;广泛推广应用实用技术,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全民健康水平普遍提高。

  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一是以草场建设为突破口,不断深化牧区草场承包等各项改革,做好草地畜牧业这篇大文章,大力改造和提升传统农牧业,发展高产、优质的产业化高原生态农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是以农牧民增收为突破口,狠抓“三农”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中共那曲地委、那曲地区行署关于进一步加快草地畜牧业发展的意见》,特别是抓住青藏铁路建设机遇,做好青藏铁路沿路经济带的规划与建设,加快产业结构布局调整,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正确处理“离不开”和“不依赖”的关系,加强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及配套工程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吸引民间投资,引导带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做好消费拉动工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四是以打开市场为突破口,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大力培育特色经济,发展“拳头”产品,积极引导和发展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提高农畜产品社会化服务水平。五是以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为突破口,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始终将民族团结工作摆在首要位置来抓,继续坚持“五湖四海”和“三个离不开”的原则,加强民族团结和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认清反分裂斗争形势,不断完善反分裂斗争的思路和对策,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和破坏活动,牢牢掌握“后达赖时期”反分裂斗争的主动权。切实加强基层政法力量建设,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维护我地社会局势稳定。六是以抓基层组织与政权建设为突破口,坚决贯彻落实《中共那曲地委关于在农牧区开展抓基层、强基础、促发展的工作意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大力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始终保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我们坚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领导、特殊关怀,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无私援助,有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那曲地委、行署团结和带领全地区各族人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实干兴藏,创业富民,建设团结、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那曲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早日实现,那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来源:西藏日报)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