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惯偷七落法网“如愿以偿”彻底“洗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9日02:39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 曹颖

  8月27日凌晨,省会新华警方现场抓获一名入室盗窃者,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该犯罪嫌疑人此前已接受过6次劳动教养、入狱等刑罚。面对第7次被抓,此人竟称这可能是摆脱烦恼的最好方法。

  ■报警器堵住入室窃贼

  8月27日零时40分左右,一烟酒批发店老板陈先生家的报警器突然大响,陈先生急忙骑车赶到店中,发现店外的卷闸门完好无损。打开卷闸门后,陈先生却发现里面的玻璃门已经被撬。报警后不久,110民警赶到现场,在屋内发现一名50岁左右的男子,将其擒获。

  据负责此案的新华公安分局革新街派出所王所长介绍,经初步审讯得知,犯罪嫌疑人王某(男,49岁,原籍唐山玉田县)此前曾多次来此处踩点,并于当晚实施盗窃。“然而王某没有料到,该店的报警器安在店主家中,店主在听到报警后赶到现场,将其堵在店中。”

  ■嫌犯有6次前科记录

  王所长告诉记者,犯罪嫌疑人王某被抓获后,除坦白交代此案外,还主动交代了其他盗窃案件,而其坦白交代的原因,竟然是希望早日判刑入狱。据其交代,自2004年6月至今,他曾先后入室盗窃40余次,而主要盗窃对象为沿街店铺。

  同时民警还惊奇地发现,王某自1974年开始,已有6次前科记录:1974年强制劳动两年,1982年劳动教养三年,1984年被判刑五年,1991年被判刑两年零六个月,1994年被劳动教养三年,1998年被判刑三年,而原因均是盗窃,此次已是其第7次被抓获。

  ■出狱后“盗瘾”难戒

  昨天14时许,记者在革新街派出所的审讯室中见到了犯罪嫌疑人王某。对于犯罪动机,王某简单地告诉记者,“我只是在创造机会进去(监狱),以摆脱外面的烦恼。”自2001年出狱后,王某也曾想过自食其力,曾摆摊做过生意,但仍然“盗瘾”难戒。

  2004年6月,王某又重操旧业,“我到店里主要就是偷钱,没有钱就变卖东西。”如果实在偷不到东西,王某就在店里睡觉、洗澡,每次都等到天亮才离开。“有时我并不走远,在店铺附近看店主是不是报警,甚至还怀着幸灾乐祸的心理凑凑热闹,反正没人知道是我干的。”然而,王某的偷盗生活过得并不舒心,“我一直在创造机会,现在终于被抓了,心里也就踏实了。”

  ■曾被父亲送强制劳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王某的家境不错,父母都是干部,自己也拥有一手好手艺,本可自食其力的王某何以走上犯罪道路?王某告诉记者,“如果不是那次强制劳动,我可能也不会走上这条路。”

  王某告诉记者,1974年6月,他从自家楼下骑走了一辆公家的自行车,回到井陉工厂上班,“一个星期后我把车子送了回来,然而父亲知道此事后,坚持带我到派出所自首,并托人将我送进了当时的‘社会主义教育学习班’强制劳动。”此次强制劳动适得其反,“因为受过强制劳动,回厂后所有人都排斥我,父亲也不再信任我,我觉得很委屈。”出于报复父亲的逆反心理,王某走上了偷盗之路。

  ■入狱不想再害人

  王某告诉记者,只有在狱中自己才能彻底告别偷盗,摆脱现在的烦恼。十多年前他便与妻子离了婚,惟一的女儿和妻子生活,现在女儿已经上了研究生,而这一切,王某只能从别人那里打听得知。“有钱的时候我也想给孩子一些,但这些钱不干净,不能毁了孩子。”一提起孩子,王某的眼眶不禁湿润。

  王某说,被抓是他最好的出路,他不想再伤害别人了。或许通过改造,他今后可以过上自食其力的生活。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