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反方:别把贫困生挂上道德烤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0日00:00 红网

  “接受资助的贫困学生不能使用手机。”26日,郑州航院新版《学生管理规定》向公众亮相。新版《学生管理规定》称,经济困难学生接受学校补助的,必须生活俭朴,不抽烟,不喝酒,不使用手机(毕业年级学生除外),不铺张浪费。(《大河报》8月28日)

  对于接受资助的贫困大学生来说,要求他们节俭一些艰苦一点无可厚非。毕竟,不正当的花费和奢侈性的消费会加剧他们的困境,亵渎资助者的同情,不利于他们走出贫困。

但是,这种善意的提醒不能泛化到应有的消费和生活领域,否则就可能显得缺少人性关怀,可能对贫困生造成道德的炙烤。

  在手机成为普及性消费品的今天,接受补助的贫困生购买手机是一种基本的正当的消费。一方面,低廉的价格和业余的打工完全可以使他们承担起购买手机的花费;一方面,信息时代的生存方式要求他们具有与社会连接的通道。因此,只要他们没有虚报贫困的状态,没有挥霍有限的补助,学校就不应该剥夺他们购买和使用手机的权利。从经济角度看,郑州航院的规定显然有些过时和泛化。

  而管理泛化造成的结果就是把接受补助的贫困生挂上了道德的烤架。在这个缺少人性关怀的道德的烤架上,他们被告知,要简化自己的生活,做一个名副其实的贫困生;他们被暗示,要对补助保持感恩,不能亵渎别人的施舍。而对于他们的渴望和尊严,规定的制订者们却根本视而不见。在这些人的眼中,贫困生的生活就是生存,他们不应欲望只能有愧疚。这种不切实际,脱离人性的道德苛求对于同样心怀梦想,追求幸福的贫困生是怎样的一种歧视和伤害?

  经过这番道德炙烤,我们会看到怎样的贫困生呢?他们消极自闭,在贫困中安守贫困,没有追求,没有幻想;他们内疚惭愧,在别人的帮助中承受着内心的煎熬,没有快乐,没有笑容。难道这就是那些强调道德的管理品者所愿意看到的结果吗?难道这就是贫困生最佳的生活状态吗?

  贫困不是贫困生的错,他们没有必要因为贫困而自卑内疚。任何人都不能以道德的名义要求他们降低生活的质量,放弃理想的追求。因为,这种要求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它所能传递的不是关爱,而是羞辱和歧视。

  观点撞击:

  正方:接受资助的贫困生理应不用手机

  (稿源:红网)

  (作者:李劭强)

  (编辑:耿红仁)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