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理论园地一束雅俗共赏的奇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0日04:15 光明网-光明日报

  ——读《二○○五:理论热点面对面》李捷

  从2003年起,中宣部理论局相继组织编写了《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理论热点18题》两本通俗理论读物。今年又组织编写了第三本通俗理论读物《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在党中央越来越强调“三贴近”的时候,在改革开放提出了越来越多的重大理论课题需要给予解答的时候,这本书犹如一束理论园地中雅俗共赏的奇葩,沁人心脾,令人豁

然开朗。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它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化抽象为直观。这本书的最大特点,是直接反映最新的理论创新成果,直面当今社会热点问题。翻开《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一连串在报刊和网页上出现频率很高的理论词汇扑面而来,“科学发展观”、“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工业反哺农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等,对普通民众来说,似乎感到望而生畏。然而,细读下去,就会发现,原来这些抽象的词汇,抽象的道理,和寻常百姓的现实生活是那样贴近,和普通人的命运是那样息息相关。这正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这样的例子,在书中比比皆是。例如,作者借用一个退耕还林的例子,一位老农朴朴实实的话,便把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意义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当今社会矛盾复杂交错的情况下,能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口号是不是提早了、提高了?作者没有急于正面回答,而是举出贵州省毕节地区探索建设生态实验区,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取得显著成效的例子,以此说明“毕节的这个‘小实验’,体现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大方向’”。这里没有抽象的说教,而是从具体生动的实例出发,结合广大读者关心的热点问题和现实问题,化抽象为直观。而这不正是理论工作者面向实际、深入实际、解答实际所要追求的效果吗?

  二、化繁复为直白。现今的理论著作通常有两种表述方式。一种是繁复的表述,对象是给业内人士看的,用的是业内人士才可能看得懂的专业术语和表述方式,但其影响也大都局限在专业圈子内。这类的书居多,看久了就会误以为这就是惟一。其实还有另一种通俗的表述方式,这就是化繁复为直白。理论要想贴近最广大的读者,为群众所接受,就不能不走这条路。这一方面,《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在前两部姊妹篇的基础上,再次树立了榜样。细读这本书,不难感受到作者为了达到化繁复为直白的效果,至少在这三方面下了功夫。一是标题。请看:“握在人民手中的权杖”,说的是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邯郸学步’要不得”,说的是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黄炎培难题’的新求解”,说的是如何理解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风正好扬帆”,说的是不断提高反腐倡廉的能力。这些题目本身,对所要回答和论证的问题来说,就有一种画龙点睛的效果。二是论述。例如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这是一个改革开放以来经常遇到,躲不过绕不开的老问题,如果细细地从理论上来论证,需要洋洋洒洒的一部巨著。作者则先从一则古老的寓言“邯郸学步”破题,说明模仿照搬总是不行。有了这样一个公认的道理,再来分析西方一整套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是怎么来的,原来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哪个天才理论家的发明,而是西方社会几百年历史发展的结果。它有它的社会背景,有它的历史沿革,有它的阶级属性,有它的制度性质,也必然有它的制度缺陷和矛盾。既然如此,我们当然不能不加分析地照搬照抄。那么,当今有没有“邯郸学步”的先例呢?有的,拉美国家就是例子。作者仔细分析了拉美国家实行“经济自由化”改革失败的原因,说明了“拉美化陷阱”的危害。这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自然是不言自明。为了强化最后的结论,作者摘引了美国学者的《北京共识》,以此来进一步证明,我们通过半个世纪的探索,已经成功地建立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尽管探索还没有结束,尽管制度还需要完善,但是最根本的东西一定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这样多角度地论证问题,把道理融入历史,融入现实,远比一般地谈大道理要更深刻、更有说服力。三是提示。当今是知识创新的年代,新名词、新提法目不暇接。采取什么样的表现方式能使读者看得懂、记得住,查起来方便,作者动了一番脑筋。当今影视、网络对人们阅读习惯的影响越来越大,读者更乐于接受直观的东西,一目了然的东西。适应这种变化,作者除了在行文中的概括和阐述上下了一番功夫外,还在书中增添了一些新的元素,例如提示性的跟贴,补充性的深度阅读、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