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公车“变脸”为了啥(今观察)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0日05:19 人民网-人民日报

  李章军

  曾引起广泛关注的四川公车“变脸”事件有了新进展,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四川省公安厅已召开了专项整治“变脸”公车会议。省公安厅厅长说,四川各地公安机关将对“变脸”公车进行一次专项清理,并加以纠正。

  “变脸”本是川剧的一个艺术表现手段,为人乐道。然而,有人却将“变脸”应用到自己的坐驾上。媒体披露,有些领导干部在车上装上一种电动变换车牌装置,只需在车内按动按钮,汽车牌照可在瞬间变换一副,于是“惹眼”的公车就变成了普通的民车了,真是“车牌一换,想官就官,想民就民”。

  一些领导干部乐于给公车“变脸”,目的何在?无非就是为了在公车私用的时候,能够掩人耳目,“方便”一些。公车变私车,既可摆脱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又可躲过群众和社会的慧眼,想到哪里就到哪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何其“便利”!

  其实,这种电动变换号牌装置早有前身。过去,在一些宾馆、歌舞厅等公车不应出现的场所门前,往往是公车一停,立即就有服务生用一块“遮羞布”把车牌包起来。对此,媒体和群众也早已进行过口诛笔伐。这次的“变脸”事件之所以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原因有二:一是,它与“遮羞布”一样,都是为方便公车腐败而出炉的歪门邪道,当然会再度遭到挞伐;再则,电动变换车牌实在是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令人吃惊:“技术创新”怎可如此应用!

  由“遮羞布”发展到现在的电动“变脸”,个别领导干部在如何规避监督上可谓动足了脑筋,想尽了办法。但这一现象也说明:一方面,我们一些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还存在可钻的空子,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我们在杜绝公车腐败上,工作是有成效的。公车使用和管理方面设立的规章制度,对那些想钻空子的官员来说,是一种压力,迫使他们不断地“更新”腐败方式。可以预见,随着相关规章制度、配套措施的日趋健全完善,意图公车腐败的官员必然越来越无空可钻。

  今天,腐败行为已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遏制公车腐败,压缩公车腐败生存的空间,还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在监督和惩处、落实责任制上更需要下功夫。正像四川省公安厅厅长所说的,今后,哪个环节出问题,就追究哪级领导的责任。如果真能将追究责任制落到了实处,那么,相信公车腐败必能得到有效遏制。

  “变脸”的联想

  张滨绘

  《人民日报》 (2005年08月30日 第九版)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