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民企抛出找油新思路:股权换油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0日09:10 南方日报

  民企抛出找油新思路:股权换油源

  尽管“听上去很美”,但这项大胆计划面临难以逾越的政策障碍和巨大市场风险

  昨日,在中国能源网举办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民营石油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油源短缺似乎有了突破的新路径。一个名为“中国石油业国际产业投资联盟”的负责人崔新生

提出了一条民营石油企业找油的新思路——“股权换油源”。即中、下游民营石油企业通过置换部分股权,从周边及石油输出国家企业换取稳定持续的能源供应,形成集合投资效应。

  崔新生说,“股权换油源”的基本思路是国内油企出让部分股权,让境外油企通过股权投资的形式,深入到中国石油消费市场。

  崔新生介绍说,中国石油业国际产业投资联盟在印尼正在与当地具有相当油气资源的中国光彩能源有限公司合作,以光彩能源为主体完成对一家正在投产的炼化厂的权益收购,预计收购完成后可以满足数万吨以上份额油的油权保证。

  这项大胆计划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方面,以民企资产作为交换油源的筹码,减小了国营企业对外投资油源可能遇到的障碍;另一方面,对于民营企业来说用股权换取油源,也符合国家能源供给多元化的总体战略。

  高油价窒息民营石油业

  前些日子在国内部分地区的“油荒”,暴露了中国能源产业的老问题。很多媒体将油荒的根源归结为中国石油业的“批零倒挂”。而随着市场油品供应紧张加剧,大石油企业甚至开始停止向“系统外”加油站供油。因为无油可卖,很多民营加油站只能暂时停业。

  对此,又有人将成品油短缺的问题,归结为市场没有开放。但是,石油市场开放真的是解决能源短缺的一剂良药吗?中国能源网的首席执行官韩晓平则认为,开放未必能解决问题。他说,将近70美元的高油价产生的暴利,绝大多数被一些石油投机商获取,石油生产商的利润并不是想像中的丰厚。

  他说,“股权换油源”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我们能把“股权换油源”这件事情做好,就可以大大减少能源成本。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周凤起也认为,这样的事情如果能够做得好,规模做到足够大,完全可以影响国际油价。如果能够将投机商们挤出市场,国际油价肯定会回落。

  以市场换资源

  一位民营石油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国的民营石油公司最大的死穴就是油源短缺问题。加油站、炼油厂就像我们平时的商场一样,装修得再富丽堂皇,没有东西卖,不但没有价值,而且还可能是负债。

  崔新生说:“中国民营油企的应有价值被大大低估。如果能够满足其基本条件——稳定的油源供应,其价值至少会提升数倍!”

  据介绍,“股权换油源”计划主要面向中国境内的石油下游,包括天然气领域。对其进行项目基金资产包装后与境外正在进行中的产业基金对接;国内要做的就是项目及基金资产的优选和股权合作询价,项目执行主体或基金资产运行主体可以慢慢物色,也不排除与境外资本合作成立主体操作。

  周凤起说:“这个计划能够使石油的生产国与消费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的民营资本非常分散,但是集中起来并不弱小。如果能将民营企业的资本联合起来,他们就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加油能力的40%、油品仓储能力的60%、炼油能力的20%均来自民营石油企业。

  在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杨元华看来,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应该从过去的以市场换资金换技术、转变为“以市场换资源”。把国内的市场与国际的资源结合起来,实现市场共享、利益共享。

  光彩能源有限公司总裁张晓靖认为,“股权换油源”也是一种走出去的战略。中石油、中海油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在进行海外收购时,必然会“树大招风”,引起被收购方所在政府的阻挠。民营石油业在这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不会引起政治风波,又能够达到相同的效果。

  听上去很美

  在参会的代表中,还有两位特殊的人士,他们是海湾阿拉伯国际经济投资署秘书长瓦西姆·纳克提和沙特投资总局国际对外联络部高级主任纳依尔·艾克。瓦西姆·纳克提表示,这种合作对沙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纳依尔·艾克也表示,此行的目的就是向中国敞开大门,欢迎中国企业与沙特合作。

  “股权换油源”计划听上去的确很好,但是在目前油价剧烈波动的时候,这个投资会不会有危险?很多民营石油公司负责人在和记者谈论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表示了对该计划的一些忧虑。

  另外,有一些专家对此表示质疑:海湾国家不属于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对于石油资源的控制也是非常严格,石油公司不能随意出口石油,这项计划能够顺利完成吗?其次,即使国外原油通过正当途径出口到中国,但是民营企业没有自己的炼油厂,又怎么实现其从原油到成品油的转变?

  而且,据记者了解,在石油非国营贸易进口方面,国家目前只放开了成品油中的燃料油一个品种。对于汽油、煤油、柴油等大宗产品则实行严格的审批程序,而且申请企业的资质要求很高。鉴于这么多的顾虑,民营企业家们进入这个市场仍然表现得小心翼翼。

  目前中国民营油企总资产规模大约在1000亿元左右。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商务部已经向20多家民企颁发了“非国营贸易原油进口牌照”。但是在原油炼制方面,民企还是受制于两大集团的生产计划。

  对于上述的问题,记者在整个会议进行过程中,一直没有得到正面回答。有专家告诉记者,计划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多没有考虑到的因素,导致很多民营企业不敢进入。在目前政策层面,“股权换油源”似乎还只是个一厢情愿的空中楼阁。

  本报驻京记者 吕天玲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