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新华社记者笔下的抗战:断桥血战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0日13:11 新华网

  齐语

  当我们冒雪到达寺峪时,曹庄方面的枪声已经听不到了,敌人遗下的死尸,还躺在血迹模糊的雪地上。老乡们忙着收拾被敌人毁坏了的破锅碎盆,年轻的小伙子,把几只被剥去皮肉的牛羊骸骨,从山坡上拖下河滩。虽然,敌人给他们带来了大堆灾难,但我们在那群像几个月没洗过脸的熏黑面孔上,找不到一丝苦容。他们在兴奋地谈论着:

  “狗×的,这下可吃了大亏,白布裹死尸,一头毛驴驮三个,足足运了七天七夜。”

  “×路军真勇敢,山势又险要,活该日本鬼子倒运!”

  话语声、歌声留在耳边。就在他们指点的方向,我们转入了一条远道似的峡谷,两岸峭壁矗立,仰面不见天空,豁谷尽处,就是敌人曾三昼夜、支付了二百个头颅所要争夺的南口断桥。

  这个险要的阵地——断桥,是出入黄烟洞唯一要路,去年敌人攻陷水腰修械所,就是从这个隘口突破的。今年这座具有重要军事意义的崭新木桥,敌人开始进攻时,像僵尸一样,从两岸陡峭的悬崖上,被摔进黑洞洞的深潭去了。

  敌人要突破这个断桥的防御线,是下了决心的。十一月十一日猛攻了一天,花费了巨大代价,却只能从望远镜里瞧一瞧那座雄伟奇壮的椭圆形的山岩。直至攻破寺峪口,向桃花寨纵深的扩展激战之际,复带着错误的幻觉,借背侧面炮火的配合,先后冲锋达十二次之多,每一次都被打得焦头烂额,狼狈溃退。

  其实,守卫在这里的只有十二个人,八连副连长彭致海负责指挥,从左右两翼分作了三个阻击点,两岸上像张开一个大火网,不知死活的敌人,如灯蛾一般,前仆后拥,自来葬身火窟。

  我在医院里曾见过这位黑赤赤,身材不高,被绷带掩住半个脸的彭致海,他是守卫战斗的第一天就受了伤,此际伤口已过了危险期,他咬着牙关从床上爬起来,从牙缝里吐出来的声音,清脆响亮:

  “你算算这笔账,我们挂彩七个,牺牲两个,赚来敌人二百个死尸,多合得上呀!”

  他伸出两个指头,很得意地告诉我这笔赚钱买卖的开张日期:“十一月十一日敌人吃了亏,十二日由赤塔山向我阵地观察了一天,十三日从槐树坪赶来一群羊,羊的脚蹄轻,并没有踩炸我们阵地前沿埋下的地雷,却把敌人前锋的马队炸伤了。三三五五冲锋不中用,接着来个四路纵队,一队就是百来个,战士们就在两岸的石岩上,看得清,瞄得准,专等越进射程线以内,左右开弓,一齐动作。你瞧罢,滚雷挡住去路,马尾弹封锁住屁股后,烟花里开着烟花,鬼子乱哭乱嚷,在咫尺的夹洞里,混作一团。特派干事宋生海,拉开嗓子喊:同志们:不要忘记彭副总司令在关家垴战斗告诉我们的话,‘敌人没有路条,就不能放他进来!’”

  “鬼子眼看要爬上石岩了,于是手榴弹就让他摔西瓜一样滚到河沟里去,跳进深潭里去。马尾弹真顶事,马上追到河沟,追进深潭里爆炸起来。左手拿着膏药旗,右手拿着指挥刀的日本军官,发疯地督着战,强迫他们的士兵,抬尸垒桥,想把断桥下面的大窟窿填起来。鬼子刚刚爬上尸梯,尸梯立刻就增加了高度。……”

  我想起来,十九日雪夜,我军乘胜追击溃敌,一个被敌人从晋城捉来送子弹的民夫,后来为四井区民兵俘获住,他就是由黄烟洞带着满身泥血,从这座尸梯上爬下来的。虽然我们由几个战士扶掖攀索爬上悬崖时,断桥下已不复看见垒垒尸体,然而凝结在石岩上的斑斑血迹,历历在目。

  “三天三夜,坚守断桥,最后一天形势,是万分紧急的。”一位教导队学员张良忱这样告诉我。“十五日敌人已把桃花寨到东屹料一带我军阵地占领,当即以密集炮火,直接威胁着断桥的后身,负伤过半的四五个人,既得照顾前面的掷弹筒,又得提防着背后射来的大炮机关枪。敌人一开炮,战士们就把炸弹从断桥上撤移到石岩间隐藏起来,炮火一停,赶快就从石隙里爬起来,阻击敌人冲锋。炮火的密度,把人的耳朵都震聋了。我们已听不到张仁成的呻吟声,大家在担心着他是否有被医治的可能。就在这时,头部负伤四处的刘发春,肚子和腿部又中两处弹片.然而他依然屹立在满天的炮火中,坚决不肯下火线。战士晁成,直到敌人占了背后阵地,最后一个人奉命退出来的。这一次所以能取得六与一之比的光辉战果,其主要因素就是大家能坚决服从命令,下了决心,誓死与阵地共存亡。”

  是的,由于他们的决心,才创造了华北抗战史上又一页光荣的纪录。全边区的民众,正在用感激与慰劳的热忱,回答他们的英勇战绩。当我们在太阳地谈话之际,辽县、黎城、武乡的老百姓,成群结队地牵着羊抱着鸡挑着大批慰劳品,满眼噙着泪,欢笑着向这群光荣的负伤者面前走来。

  “瞧着吧,这一次有了经验,下一回敌人再来时,管保杀他个落花流水,一个都不放他回去”。

  他扶了扶那只受伤的右臂,抿着嘴笑着走开了。

  写于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原载1942年3月14日《新华日报》)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