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征文:德是领导干部权力的根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0日14:47 人民网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在于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达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我国古代统治者在用人时也很重视德和才,只是在不同时期对德和才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统治者通常在创业阶段急于用人,以至重才轻德,鼓吹“唯才是举”。刘邦把陈平“盗嫂受金”视为小节,不予计较,委以重任;曹操在“求贤令”中公然提出用人“勿拘品行”。传统文化中甚至把“鸡鸣狗盗”之徒视为人才。一旦天下安定,统治者着眼于长治久安,转而重德轻才,所谓德,主要是忠孝和清廉,于是王朝不可避免地陷入庸人得道、逐渐败亡的历史怪圈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国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选拔任用干部时始终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并把德放在首位,坚决克服重才轻德的倾向。实践证明这是非常正确的。改革开放以来,一批批干部之所以经不住执政的考验,倒下去了,往往都因为其“德”出了问题。可是实际工作中常有人把“德”简单化、概念化,以为德只是政治立场问题。因此,干部考察材料关于德的描述往往相当空洞,有的甚至流于形式。那么什么是领导者的德呢?笼统地说就是政治立场和道德品质两方面。首先必须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尤其是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具备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其次是道德品质方面,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位领导者,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笔者以为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

  清正廉洁。我国历代统治者都对官员有此要求,处罚起来也很严厉。历史上有些大贪官不仅自己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甚至还招来灭门之祸。反腐败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建国几十年来,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工作不满意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搞不上去,二是廉政工作没有做好。两者都是关系到执政党地位和生死存亡的大事,当前人民群众对后者的反应更突出。我国近年反腐败的实践证明,贪官的地位越高,其社会危害性就越大。往往一个贪官牵连出几十甚至几百腐败分子。这并不是说,职位低的领导干部是否廉洁就不重要,腐败会象病毒一样慢慢侵蚀党的肌体,直接损害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再说,不少大贪官被揭露出来以后,人们发现他在职位很低的时候就不廉洁。王怀忠就是这方面最突出的典型,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地位的步步高升已被彻底扭曲。因此,对领导干部是否清正廉洁必须始终从严要求,任何姑息迁就都可能逐渐演变成大的祸患。

  诚实守信。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言必信,行必果”是古今做人的基本准则。诚信是铸就领导干部人格魅力的重要基石,也是领导干部在群众中树立威望的前提条件。领导干部如果不能诚实待人,把兵家惯用的诈术运用到同志之间,就会使同志间互不信任、关系紧张,进而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现实生活中确有这样一些势利小人,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不惜扮演两面人甚至多面人,左右逢源、登龙有术。这种人利用人性的弱点往往得意于一时,但终究不能长久。诚如鲁迅先生所言:捣鬼者有术也有效,但靠捣鬼成大事者,古来无有。在当今社会,人们对领导干部的诚实守信有着更广泛的要求,一个诚信的领导干部可以为本地区树立良好的形象,反之则会败坏一个地区的形象。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轻视领导干部的这一品德。

  是非感强。孟子云:“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是非感强也是古今做人的基本准则。作为现代社会的领导者,经常要面对一些问题需要作出自己的判断。领导干部作出正确的判断需要具备较强的判断能力,这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畴。是非感指的是领导干部对某人或事是否愿意作出自己的判断,并坦诚地表达出来。这不仅仅能衡量一个领导干部的人品,更能检验其政治品格。在大是大非面前,领导者如果为了个人利益,一味态度暧昧,不敢坚持原则,表明自己的立场,实际上是丧失党性的行为。毛泽东同志当年曾在《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列为自由主义的具体表现。现实生活中,有些领导者热衷于所谓的中庸之道,遇事奉行难得糊涂,面对不良现象不敢批评,甚至对好人好事也不敢表扬——怕得罪了未被表扬的同志。与此同时,有些领导干部竟把是非感强的干部视为异类,认为其惹是生非,人际关系不佳等等。一个单位,一个国家如果装糊涂的人越来越多,以至连是非都不分,社会就必然会在一片糊涂与混沌中逐步滑向沉沦。历史上这方面的教训够多了。

  作风正派。领导干部的作风主要有两方面: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都是干部群众容易看见的,因而对事业的影响也是最直接的。工作作风主要看其是否务实,能否集思广益。前文议论的诚实守信和是非感强也可反映在工作作风上。领导者能否正确对待自己是其工作作风形成的心理依据。当领导干部在一个单位或地区长期主政时,自以为对实际情况了如指掌,极易滋长主观主义和专断作风。这与工作魄力、开拓精神不是同一范畴的问题,但容易造成混淆,甚至发生争议,需要认真加以鉴别。领导干部的胸襟是否开阔也是影响其工作作风的重要因素。

  正确对待人才。历史和现实都一再证明,人才对企业的发展、国家的兴旺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如何正确对待属下的人才至为重要。如今,已没有哪个领导干部公然反对重视人才,这并不等于说人才的处境都很好,而是存在很多问题。一个明智的领导者应该看到,人民群众中蕴藏着丰富的聪明才智,江山代有人才出,某些下属完全可能胜过自己。现在经常听到各级领导哀叹属下缺乏人才,言语间一副求贤若渴的样子,但有些属于叶公好龙。真正的人才大都擅长独立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真知灼见,似乎不太好管理,甚至可能威胁领导干部自身的地位。于是有些领导干部喜爱用“武大郎的尺子”来衡量人才。一般说来,领导干部的知识、经验、能力等方面比下属要强一些,多数下属可能一生也达不到领导干部现在的位置。领导干部如果不恰当地进行逆推理,认为自己之所以职位高,就因为各方面都比所有的下属强,动辙“我当年怎样怎样”,喜欢“表扬与自我表扬相结合”,不用多久,其身边必然汇聚一批阿谀谄媚之徒。而真正的人才只能面临这样的命运:逃离或者被埋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领导干部赏识什么人最能折射出其品德。

  生活作风往往被视为领导干部的小节,其实不然。近年揭露的一些大贪官很多是从其生活作风腐化开始的,并由此踏入不归路。一个领导干部的道德防线一旦失守,接下去失守的就必然是党纪国法的防线。

  在和平时期,特别是社会稳定的状态下,领导干部的政治立场并不经常经受考验和检验。这给干部考察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历史上因过于相信其口头表现,使一些政治投机分子大行其道,教训非常深刻。要准确考察领导干部,除了听其言,主要的还是要观其行。领导干部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不影响其对重大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保护、鼓励和支持每个党员干部独立思考并发表其观点正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基础。

  虽说人无完人,对领导干部各方面都严格要求似乎显得苛刻,但是这些要求确实是领导干部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德行。领导干部的德不仅仅以上诸方面,还有一些如尊老爱幼等社会公德,作为领导干部也应率先垂范。领导干部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戴,工作中才能做到“不令而行”。

  (作者在中央统战系统从事宣传工作,任处长)

  (文章仅供学术交流,文中包含的立场、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所持,不代表人民网立场)

  作者:屠雨迅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