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户口成为“遗体捐赠门槛”是社会之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0日16:04 中国新闻网

  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残疾青年胡早阳希望进行遗体捐赠,可是没有机构能接受他的请求。一方面,他的老家麻城还没专门的机构能接受此申请;另一方面,武汉市红十字会只接受武汉市居民的申请。武汉市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则说,这也是目前最令他们棘手的问题。(8月25日《楚天都市报》)

  胡早阳要捐献遗体的愿望其实很简单,他曾遇到很多热心人鼓励他、帮助他;虽然现

在还年轻,但他想登记遗体捐献以回馈社会。可现在,这分回馈社会之心,竟遭遇到了相关条例的阻拦。我们最终很可能看到的结果是,因为没有武汉市的户口,胡早阳的愿望将落空。

  据了解,我国目前有150万尿毒症患者,但每年却仅能做5000例左右肾脏移植手术,还有400万白血病患者在等待骨髓移植,而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的库存资料只有25万份。在此情况下,绝大多数急需(器官)移植的病人处于苦苦等待之中,不少人只能在漫长的等待中死亡。

  另一方面,捐献者却遭遇阻力。呼和浩特的张普照老人是内蒙古志愿遗体捐献第一人。从1986年至今的19年时间,张普照一直在为把自己“奉献”出去而奔走。一次次碰壁,一次次无人搭理,甚至误解,让从壮年跑到满头白发的张普照老人有点灰心。到目前,《呼和浩特市遗体捐献管理条例(草案)》才刚刚列入该市的五年规划。

  这里的矛盾冲突是明显的:胡早阳、张普照等人要捐献遗体捐不出去,相关单位又确实需要大量的遗体,却不敢贸然接收。虽然目前上海、山东、广东等地都已出台了地方性法规,但国内却没有统一法规;武汉市虽然出台了《遗体捐献条例》,却不能接收外地的捐献者,因为湖北省还没有相关的条例。因为国内还未有遗体捐献的统一法规,遗体捐献的供需矛盾已十分突出。

  无疑,遗体捐献与无偿献血、捐赠骨髓一样,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是亟需向全社会推广的公益事业。但遗体捐献者却要面对那么多阻碍,让红十字会也束手无策,显然是相当尴尬的事情。事实上,像胡早阳、张普照这样执着的遗体捐献者人数并不多,对于大多数普通人,当他们的遗体捐赠愿望面临诸多“门槛”之时,他们往往会知难而退。

  遗体捐献本身就属相当“脆弱”的公益事业,捐献者经不起那么多的折腾。我们不希望其他捐献者也像张普照老人那样等待19年,因为已有越来越多的胡早阳愿意捐献遗体,而更多的病人因为没有供体正面临着死亡。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刘义昆】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