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老教授·伊丽莎白玫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0日17:27 现代快报

  逝者:周黎扬性别:男住址:南京农业大学生年:1922年8月终年:95岁籍贯:河南在南京农业大学55幢108室门前有一块约5平方米的院子,院子中央有两株洁白的玫瑰,端正挺直的茎,恣意开放的花朵,纯净无瑕的白色。那是伊丽莎白玫瑰。玫瑰的主人于8月22日上午8时23分离世。他是南京农业大学俄语系的周黎扬教授。那玫瑰开得大气

  伊丽莎白玫瑰周黎扬种了20多年,同院开放的还有桂花、栀子花。周黎扬去世前患了

3年的脑梗阻,然而,伊丽莎白玫瑰却一直生机勃勃地开着。

  “爸爸生前最喜欢这伊丽莎白玫瑰了。他说,这玫瑰开得大气高贵。”周黎扬的长女周莉莉端详着玫瑰。

  种花养草,肥料从哪里来呢?削剩下的冬瓜皮、扒出来的鱼肠、拔掉的鸡毛……只要是废弃不用的有“营养”的东西,周黎扬总是会留在小花园里。“冬瓜皮现在觉得没用,过两天,你来看看”,周莉莉一看,果然,冬瓜皮没了。“鱼肠没用,是吧,过两天,你再看看”,过了几天,周莉莉一看,果然,鱼肠也没了。这时候,周黎扬便会得意得笑起来。

  生病前,周黎扬的小院里一直很热闹,长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多的时候,能装好几十盆。这时,他就会用盆装好,送给亲朋好友。85岁高龄时,周黎扬还拎着一盆栀子花,坐着公交车,给家在大厂的女儿送去。一次杀了六个日本人

  周黎扬身前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我活过来了,该知足了。

  周黎扬一生,九死一生。北伐时腿中了一枪。1931年至1948年,被国民党抓了坐了两次牢。抗日战争期间,他担任苏军援华军事顾问团总翻译,负了3次伤。在狱中,身患严重的肺结核,1949年肺结核到了晚期,但他就这么一直活了下来。周黎扬不管遇到了多少磨难,始终用“我活过来了”自解。

  1939年在安徽青阳,苏军副总顾问波格留勃夫与周黎扬一行7人,与60多名日军迎头相遇。后来,周黎扬回忆说,距离近的连日本人声嘶力竭的喊叫声都听的清清楚楚。他的机枪差不多顶着日本人打。日本人全是步枪,加上日本人一时没弄清主攻方向,致使周黎扬有了难得的侧击角度。周黎扬说,以前虽然经常同日本人对打,但距离远,不能确定打死他们没有,这次,他亲见自己打死至少6个日本人,他认为自己是净赚的,而且一生都为此感到欣慰。为什么不去坐牢?!

  1955年肃反运动时,他被诬为“国民党的头目”,面对抓他的人,周黎扬说,“希望你做事认真一点,抓错了人,杀错了人,对党的名誉都是不好的!”对方回答,“抓错了人我坐牢,杀错了人我顶命!”运动平静下来,有一次,周黎扬与当初抓他的人见了面,他坚决不与那人握手,并指着对方厉声问道,“为什么不去坐牢?!”

  1931年周黎扬被关在天津第三监狱,与彭真是狱友。文革期间,一拨又一拨的造反派拍着桌子,让他“证实”彭真的变节行为。周黎扬拍着桌子,义正词严,与造反派对骂。

  “在外面受了批斗,脸上身上都是墨汁,他回来,擦擦墨汁,一杯牛奶下去。该干什么干什么”,周黎扬的小儿子周祖志说。被儿子的臭鞋熏跑

  周家的子女学习都很不错,不过,男孩们难免有些调皮。本来很少管子女的周黎扬也难免“迫于无奈”教训两次。

  有一次,周祖志的老师来家访,说了一番学生的状况之后,老师临走前不忘丢下一句“小孩子哪有不调皮的,我走了,别打孩子啊”。是打还是不打呢?原本对孩子从不动手的周黎扬踌躇了,最终,他在儿子的屁股上狠狠地留了几个印记。原因是,孩子让家长很没面子,不教训不行。

  周祖志的哥哥姐姐比他大好几岁,他十来岁的时候,哥哥姐姐都住校了。可周黎扬并不“管”他。周祖志记得,父亲只到过他房间一次。那时,他10岁,父亲进他房间什么都没留意,却被他的一双臭鞋熏走了。“不到半分钟,他大喊一声‘好臭’!一个箭步就窜到了门口”,从此,周黎扬再没进过他房间。

  从此以后,周祖志在父亲面前都注意着鞋的味道。他儿子周文训小时候也很调皮,脚上经常出汗。每次一家人吃饭,他都要求儿子穿上鞋再来。这时,周黎扬却不计较了,“你就别为难他那双脚了”。

  周黎扬的小孙子周文训今年20岁,至今记得爷爷爱憎分明发脾气的模样。五六岁时,周文训喜欢在外面跟小朋友打架。有一次,他用棍子将别人头打破了。被告状告到家里。爷爷闻讯,大骂周文训给家人丢脸。

  “我站在厨房,他一把抓住我头发,噼噼啪啪就朝我脸上抽”。周文训至今记得爷爷发怒的模样。

  “我跟别的男生一起,如果我们勾肩搭背,爷爷就会认为我们是同性恋,然后会狠狠训我”。听到乡音就会迎上前

  在学校里,只要看到看上去挺“穷”的人,周黎扬都会奔过去,热心地与他们问长问短。每逢听到河南口音,不管他是学生、民工还是小贩,他都会走过去,将他们请到家里来。

  子女们对此见怪不怪,“经常看到他领回一帮人,在家里烧饭”。在周祖志眼中,父亲是个从不会做饭的人。可人一领回来,他就自己动手,买回一大块肉,有肥有瘦,不知用什么方法煮了一大锅,然后大伙围在一起,稀里哗啦地吃光。

  除了将人领进家门,周黎扬还将自己的工资尽数寄到外面去。“有一元他寄一元,有10元他寄10元”。这些钱往往都到了河南农村老乡家里。听说南京有个教授寄了钱过来,老乡们一传十、十传百,纷纷诉苦。于是,周黎扬源源不断地将钱寄出去。

  七八年前的一个夏天,某地发生洪灾。周黎扬不顾自己年近90的高龄,四处奔走,要搞募捐。结果,响应的人很少,他只得怏怏而退。可最终,他自己又向民政局寄去了500元。钓鱼给家人打牙祭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饥饿的感觉无时不在。周黎扬想出一个法子———钓鱼。当时,周家4个男子,人手一根鱼竿,浩浩荡荡地到郊区去钓鱼。而周黎扬钓鱼的水平最高,每次他的战绩都非常辉煌。一家人也能趁此机会打打牙祭。

  “一起钓鱼的感觉特别美好,那时,我们丝毫没感受到哀怨和困顿。”周祖志这么描述当年的心境。不过,自从儿子们大了,条件好了,周黎扬就很少去钓鱼了。周祖志说,这是因为没了跟班和副手,钓鱼变得了无生趣。每天要吃黄油面包

  在当时的苏联待过,周黎扬特别喜欢吃西餐。家里有烤面包的器具,他会自己做果酱和黄油。每天早上,在面包上抹上黄油,切了洋葱和番茄,吃得有滋有味。每逢喝牛奶,必定加上红茶。“我们都喜欢吃番茄洋葱,都是父亲影响的”,几个儿女想起来很温馨。

  那只有几十年历史的电烤箱是周黎扬的最爱,周祖志称,父亲家务活除了用电烤箱烤面包,其它的都是母亲做。即使是困难的时候,父亲的牛奶加煎鸡蛋都是不变的。九旬出门不用搀扶

  3年前,他的一位朋友化铁在对他的回忆里写道:他已经九十二岁高龄了,但不论站着、坐着还是行走,依然腰杆挺直,一派军人气概。平日出门,从来不要晚辈搀扶陪伴,从卫岗进城,不打的,来去照样挤公共汽车。

  直到80多岁,周黎扬仍在带学生。他给学生的教材全是自己手写的,交给别人打印分发下去的。在上课前,他准备的录音要录好几遍,确定完美之后,他才会带到讲台上去。快报记者许小红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