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1970年代人的碎梦与忧伤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0日20:16 人民网 |
人民网北京讯记者陈阳波报道1970年代人作为一个曾备受社会关注的群体,如今已完全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现今,取而代之的是“80后”、“90年代人”在社会的舞台上张扬。在26岁—35岁的群体中,面对不断冒出的“80后”新人,他们的心态整体上有了逐渐的衰老感。作为一本怀旧的图书,湖南新闻界著名记者徐志频新近一部书稿《1970年代人的碎梦》以这个年代人几个关键的人生转折口入手,细致回忆了从童年到青年时代里那些平淡中夹杂波澜的日子,真切、细腻地地道出了1970年代人碎梦般淡淡的忧伤,同最近正热的电影《孔雀 》一样触动人心。1970年代人群体最具代表性的,是1970年代人中期人。他们今年刚满三十岁。三十岁是围城内外的一道槛。这一代人当中,出生在前的,如今不少已成为单位领导决策层的人物;混得不太如意的,也开始被“80后”尊称为“老同志”了。这一代人如今大多数已婚,正是生儿育女的主力,在街道大妈们的视线里出现的机会最多。 有1970年代中期的网友叹息说,人到三十,是非中间的分界线开始有了前所未有的模糊。竟然逐渐接受了很多原来不认可、甚至所不齿的主张:以为婚外情、一夜情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以为贪官其实也值得同情,以为人生有时无非就是笑笑别人,然后被别人笑笑而已。这一代人,顺风顺水时豪气干云,总想有多少宏图可以施展;一遭重击则心灰意冷,似乎一夜之间顿悟人生真谛,心再无旁鹜,人再无锐意。 1970年代人从来就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文革在记忆中只是个影子,没有“80后”目前那样狂热去追捧,也没有1960年代人那样对10年动荡岁月刻骨铭心。他们在1990年代曾被社会抛到了波峰浪尖,但随后作为整体被遗忘。进取、失落、得意、淡然,矛盾与回味,千种滋味齐上心头,这就是1970年代人最真实的内心写照。 本书就是这样一部1970年代人的平凡生活的写真。全书既集中用墨如泼大篇幅回忆了自己的“当年高考故事”,对一代人遭遇应试教育进行了血与泪的控诉,也写出工作后的面对现实时遭遇的无奈,比如“5年一醒记者梦碎”,就逼肖地写出了那种被平凡生活消磨了激情,又无法接受平淡生活那种苦闷与彷徨的心态。作者以特异的笔法,截取了生活中曲折、陡转、哀伤、无奈的片段,写出了人生的欺骗与迷惘,痛苦与忧愁。全书用文学化的笔调,用回忆录的细腻心思,写出了人内心里灵魂丝丝点点的颤动。作者的眼睛太锋利了,不经意间就扫视就探到了人生的灰色的底子,让人在文字里徜徉时不由自主深陷其中,强烈共振,感同身受。 但1970年代人面对现实,并不是一味的接受与顺从,他们也有自己反抗的方式。作者自己就是一个例证。在主要篇目里,作者坚持一贯的强烈批判现实风格,语言辛辣,嬉笑怒骂,“当代鲁迅”影子清晰可见;作者驾驭文字能力十分高超,语言流畅、将严肃、幽默、戏噱、反讽融于一体,浅白易懂,深入浅出。让人在沉闷的阅读中隐约又能感觉到马克·吐温式的轻松。 “十年一觉,高考梦醒”的故事是全书的主要篇章,今年高考期间,作者曾在天涯社区发表了此文的楔子。开头部分一发表,就在在网络读者中掀起一阵关于高考制度利弊的大讨论。《深圳特区报》曾将楔子部分作为当时高考系列的主题文章作精彩典型推出,多家网络媒体对此进行转载报道。 关于此书的写作动机,作者徐志频告诉记者,他也是受了网上一句叹息的激发才陡然冒出来的念头。当时看到那句话他有一种本能的想哭的冲动:“人到三十,父母老了,工作重了;爱情走了,婚姻来了;孩子快了,疾病来了。永远有忙不完的事,应付不完的人,永远是没时间去看望父母,没心情去呵护爱情。人过三十,很多东西输不起;人过三十,生不容易死不甘。” 作者在最后收篇的《我与父亲,两个男人的持久战》中对《1970年代人的碎梦》可以说是最好的作结:这本书并不是流水帐式的回忆录,而是对1970年代人集体祭奠的一部心灵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