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学者新论:有些国家为何不能善待中国的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0日21:51 人民网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威胁论首先从日本发端,然后是美国,接下去又在其他的国家里出现,一直被炒作到现在仍未消停。开始是渲染中国的军事威胁,后来又加上了经济威胁、人口威胁和其他方方面面的威胁。反正在有些人眼里,中国的什么事情都是威胁,中国怎么看都不顺眼——你搞得不好,他蔑视你,嘲笑你;你搞好了,他又说你是个威胁,是个祸害。

  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一事曾被炒得沸沸扬扬,这本来是一个纯粹的商业行

为,在美国却变成了敏感的政治问题,以致收购计划遭到一些美国政客的百般阻挠。在此之前,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海尔收购美国家电巨头美泰克公司及中国企业在德国、俄罗斯等国的商业收购计划,也碰到了类似的遭遇。

  对中国的不公平,还体现在产品上。这些年来,中国产品在海外频繁遭到反倾销,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反倾销受害国。近代以来一直标榜自由贸易并以此为荣的西方国家,面对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纷纷举起了它们本来反对的贸易壁垒的铁锤,甚至千方百计找茬挑刺,阻碍中国产品的出口。从日本到欧美,从官方到民间,中国威胁论一轮一轮,甚嚣尘上。中国威胁论不仅败坏了中国的形象,也使中国企业在不少领域失去了平等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中国企业用相同的价格参与竞标,必定失败;即便用较高的价格竞标,也往往没有成功的机会。

  这些情况带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困惑:一些国家里的一些人,为什么不肯接纳中国的发展?为什么大喊大叫“中国威胁论”?

  仔细想想,这里面大概有几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狭隘自私心理作祟。自己发展起来了,但不愿看到别人发展,于是千方百计阻挠中国的崛起。甚至一面大肆从中国赚钱捞好处,一面大声叫嚣中国威胁论。这种心态,叫作“己所欲,不施于人;己所不欲,施于人”,说白了,就是只能自己好,见不得别人好。

  一种情况是民族优越感作祟。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较早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里,有一些人具有强烈的民族优越感,自以为是世界的老大和中心,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哪怕和平竞争也不行。

  一种情况是冷战思维作祟。冷战的国际格局虽然结束了,但有些人的思想深处仍残留着浓厚的冷战意识,仇视中国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党”,这些概念在有些人那里犹如洪水猛兽,根本不能接受。他们时常标榜的所谓“民主化”、“多元化”,也不过是说说而已。

  一种情况是因不了解情况而导致的误解。由于一些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的西方主流媒体的长期误导,一些西方的公民包括政治家,难免对中国的发展产生这样那样的偏见。

  一种情况是受到了中国产品的冲击。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进入一些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国家,不可避免地会对那里的原有产业形成一定冲击,进而使相关阶层的利益受到影响。这些人自然而然会成为中国威胁论的鼓吹者。

  一种情况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许多西方国家之所以对中国抱有过度的不必要的警惕,很大程度上是“以自己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结果。因为按照他们的文化和逻辑,实力的强盛必然导致野心的膨胀,野心的膨胀必然导致侵略和扩张。的确,世界历史上每一个大国的崛起,几乎都伴随着血腥的征战和杀伐,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十分温和内敛的国家,除了防御性和反击性的军事行动,鲜有对外侵略扩张的劣迹。但是,多数西方人并不了解,更不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因而对中国的误解性判断十分盛行。

  一种情况是出于维护霸权的战略图谋。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有的国家特别想当领导,而且想当惟一的领导,见不得另一个国家和它并驾齐驱,于是使尽浑身解数对中国进行打压。

  一种情况是由不自信而导致的心理恐慌。中国虽然落后,但发展速度很快,一些西方大国的政治家掐着指头一算:这样下去要不了多少年,中国就赶上来了!这不是威胁是什么?他们的办法,主要的不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而是千方百计阻挠中国的发展,以此维持自己的领先地位。

  一种情况是不愿看到中国产品与他们的竞争。有一些不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与中国类似,在国际市场上面临中国产品的竞争,在吸引投资方面也存在着竞争关系。这是一些第三世界国家里也出现中国威胁论的主要原因。

  可见,中国威胁论的起因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一些人的中国威胁论,不仅仅出于一种原因,而是掺杂着上述多种因素。有些因素,通过我们的解释,通过他们的了解,可以发生转变;有些因素,通过中国的沟通和合作,可以得到缓解;而有些因素,无论中国怎样诚心诚意、苦口婆心也无济于事。

  针对上述情况,中国应该做也能够做的,是通过沟通交流和经济合作,消除或缓解某些国家的中国威胁论,以改善我们的国际环境;而对那些无论怎样都无法改变的敌视性的居心叵测的中国威胁论,我们也无需多费口舌,因为他们别有用心。

  作者:林治波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