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征文:建节约型机关,镜头请多对准领导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0日21:52 人民网

  建设节约型社会,在时下是一个流行词,报刊上登,电视上播,广播里喊,热闹得很。中国地大物“薄”,资源有限,再不珍惜极其宝贵的资源,勒紧裤带过日子,全面小康和可持续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近来关注了好一阵子的新闻,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平时媒体对领导活动都非常重视,开会、讲话、下基层、进企业,看戏、看电影、植树、搞卫生,样样都派记者跟着,用镜

头对着,可这回怪了,建设节约型社会这等大事,报上、电视上除了领导的“强调”以外,竟几乎没有什么领导身体力行搞节约的具体报道,那怕哪位领导上下班偶尔挤一趟公共汽车,迎来送往少喝一两瓶五粮液、茅台酒,高温酷暑为珍惜“革命本钱”少出一两次国,这样非常容易抓、非常容易策划又非常容易感动百姓的“小新闻”都很少有。而大量充斥于媒体的,却是一些领导如何要求老百姓或普通老百姓们在如何自觉地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分钱、一粒粮食。这让人看了总觉得有些不过瘾,感觉我们的媒体是否有些错位了,有些本末倒置了,有些失职了。

  不仅仅是我,许多人都一直以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倡导者应该是领导,主角也应该是领导。领导引领潮流,引领消费,是推动节约运动的最大力量。同时,还不可否定,领导事实上还是最大的消费群,也是最大的浪费群。不抓住领导和领导机关如何下决心解决浪费这个群众最关心的环节和问题,一切节约型社会的报道无疑都会流于形式,失之浅薄,作作秀罢了。

  说起领导和领导机关的浪费究竟有多大,我想一般人肯定是难以想象的,也是无法统计的。手头有一组数字,一部分来自全国人大、政协会议的资料,一部分来自媒体的报道,可能会说明一些问题。这些数字是:公款吃喝,全国一年在2000亿元以上,相当于吃掉一个三峡工程;公车消费,一年在3000亿元以上,占国家财政收入的13%;干部出国,严格讲是领导干部出国,一年支出在2000亿元人民币,按13亿人口计算,相当于每位公民每年为出国干部负担费用160元;决策失误,也就是说领导干部心血来潮或拍脑袋失误,一年至少损失在1000亿元以上。“一桌酒饭一头牛,一部小车一栋楼”,还不算那些文山会海、大手大脚和损公肥私,这些浪费已够触目惊心的了。

  领导和领导机关讲排场、讲气派、讲享受、浪费大,群众有意见,其实作为正直的领导,也有意见。就拿上下班坐小车这事来说吧,几乎在大大小小的机关里早已成了寻常事,莫说厅局级、处级领导,就是科级、股所级干部,大多走一步也都离不开小车接送了。是领导上下班就要小车接送,并且往往还是一人一辆车,如此浪费大家都见怪不怪习已为常了。然而,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杨崇勇不久前却对此大声地说了一声“不!”。他为了在全市党员领导干部中倡导乘公交车或步行上下班,缓解交通压力,第一个带头乘公交车上班。虽然昆明方面的报道中未见杨崇勇谈及浪费的事,但遏制浪费肯定是这位市委书记考虑此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可就是这样一个深得民心的行动和举措,敏感的新闻记者捕捉到了,不想敢于吃螃蟹的杨崇勇同志在公交站候车时,面对记者的采访,面对镜头,却突然显得很有一些为难,顾虑重重,“感到压力很大”,竟希望记者不要把镜头对准他,不要在媒体上炒作。这就有些令人费解了。

  据说在领导中,有人崇尚“只说不做”,也有人喜欢“只做不说”。对于一些敏感的事,一些表面文章,我想更多的领导是忌讳大肆张扬的,怕给人留下什么话柄。但也有人相反,喜欢做表面文章,天花乱坠什么也敢吹,什么也敢做。应该说,杨崇勇同志决不是一个图表现的人,他有顾虑除了自谦以外,肯定还有其他的考虑。中国的有些事情看似简单,其实非常复杂,非常微妙,非一两个清官、一两次模范行动所能解决得了的。弄得不好,羊肉没吃到,还会惹上一身的骚。正因为如此,许多很有价值的新闻,就被一些领导给挡驾了,给埋没了。也幸好昆明的媒体这次并未听他们杨书记的话,第二天竟整版整版的大炒了一场,把许多大大小小的官儿都镇住了,不再坐小车上下班了。与此同时,媒体的形象也树立起来了,老百姓拍手叫好。真不知是媒体帮了书记的忙,还是书记帮了媒体的忙。也许这就叫双赢吧。

  由这一件事不难看出,榜样的力量确实是无穷的,媒体的力量也确实是无穷的,在建设节约型社会方面,领导大有文章可作,媒体更大有文章可作。这“大”的文章,就媒体而言,就是研究如何把镜头对准领导,对准领导机关,看领导们究竟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究竟在节约方面有没有身体力行,浪费有多大,用事实去说服群众,教育群众,影响群众,同时也教育我们的干部。媒体在这方面近来作了一些努力。8月18日他们披露安徽北部一个地级市的书记、市长“豪华办公”,每人独占6间办公室,办公室内设高级办公用品,卫生间、会议室、会见室,还有隐秘卧室等一应俱全,而几十户原住房拆迁户却挤在低矮闷热、蚊蝇乱飞的简陋土屋里,报道一出,如重磅炸弹一样,立即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看看,这就是我们“执政为民”的地方官员,这就是大喊“勤政廉政、艰苦奋斗”的人民公仆,他们“节约”得几乎比神仙还快活,“节约”得几乎连老百姓的死活都不顾了。提倡节约,这样的腐败典型不抓,你说,群众能听你的“号召”吗?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民心如水,群众的眼睛可是雪亮的哟。领导和领导机关不做节约的表率,不率先垂范,建设节约型社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要知道,“不论官多大,都买桑塔纳;不管哪一级,都要坐奥迪”,老百姓再节约,也是无济于事的。媒体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当然,话说回来,媒体上关于领导和领导机关带头节约的报道少,也不一定全是坏事,也并不等于说我们的领导和领导机关就没有带头节约,并不等于说我们的媒体就没有注意到领导和领导机关的节约问题,这其中有很复杂的原因。原因之一,恐怕就是一些地方主管部门硬性规定:“同级媒体不得监督同级党委、政府”,媒体不敢撞“高压线”。若是这样,我们就应该体谅媒体的难处,不可强求。但昆明媒体的做法也是值得一学的。反题正作,从积极的方面去作文章,尽管领导有顾虑,推动问题的解决这个效果还是明摆着的。诚信社会,领导刚刚讲的话表的态作出的承诺,总该算数嘛。不能说一劳永逸,积小胜为大胜也好哇。这就是媒体的胆识和艺术了,也是责任。

  总结一些正反方面的经验教训,我总以为,在“一把手负总责”的中国国情下,什么事情媒体都不应该忘记领导,忘记“一把手”。否则,将一事无成。建设节约型社会,领导机关尤其是“一把手”更负有非同寻常的责任。领导是一面旗帜,领导做好了,莫说节约型社会,就是小康社会中康社会大康社会,什么和谐社会富裕社会都会有了。现在的问题是,就看我们的媒体是否有勇气,是否有良知,是否敢于把镜头对准领导。就像天天报道领导开会、讲话一样,在节约与浪费的问题上,媒体就应该把领导盯个死。领导都精打细算艰苦奋斗了,一般平头百姓就没有浪费的理儿。

  这里还特别值得说明一点的是,我们提倡把镜头对准领导,并不是成心跟领导过不去,更不是有意找领导的茬,或给领导脸上抹黑,跟领导对着干。我们把镜头对准领导,主要是为了展示领导的形象,亮出领导的风采,用领导的言和行为社会树立一个标杆。我们应当相信,绝大多数领导干部是艰苦奋斗的,是具有表率作用的。如若真的再发现三五个拥有6间豪华办公室的书记、市长,亦不可怕,是毒瘤就早一点割掉吧。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相信群众是会理解的。

  说到底,能不能把镜头对准领导,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境界。

  作者:网友:蒋剑翔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