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崔洁:巧笔灵针绣新风(民间艺术传人(15))(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31日06:01 人民网-人民日报
崔洁:巧笔灵针绣新风(民间艺术传人(15))(图)
崔洁素描。

  罗雪村画

  马晓

  一见有人来访京绣,崔洁老人便兴致勃勃地介绍起他的“心肝宝贝”———两本相册里装着他一生创作的挑、补、绣等京绣样式的全集。懂行的人都知道,京绣包含了挑花、补花和绣花三门技艺。81岁的崔老对京绣艺术情有独钟,如今虽然年岁不饶人,手抖了,耳朵背了,还患有青光眼,可是介绍起自己设计的上百种京绣样式时,依然十分动情。

  从美术系高材生到京绣传人

  生长在北京的崔洁是从美术起家的。中学毕业后,他考入了辅仁大学美术系,因成绩优秀毕业后留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他被召入当时的北京市妇联挑补花工厂任图案设计。

  “一切都是全新的。”崔老回忆说,当时,京绣对他来说还是个新课题。中国刺绣艺术因地域分为多个流派,京绣不同于中国四大名绣的苏绣、粤绣、蜀绣和湘绣,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明清时期已有京绣的独立行业。传统京绣运用挑、补、绣三门技艺,制作符合当时民风民俗的艺术造型,如以石榴籽散开的石榴绽开图寄予人们“多子多孙”的愿望等,以制作百姓的生活日用品如衣物花边、手绢、男性用的扇子套等为主。

  辅仁大学四年的学习经历使崔洁通晓了素描、油画等艺术样式,为他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入行后,他很快掌握了京绣的三门技艺,并尝试着突破传统的束缚,展现出超凡的创新能力。他一方面以新中国成立初年的宏伟建筑为题材,在京绣中展现劳动人民的魄力与胆识;另一方面响应号召,开始摸索设计能够展现新中国新气象的图案,如各种舞蹈形象等。驶上了创作“快车道”的崔老,创作灵感不断地从笔尖流淌。1959年,他创作的挑花“长江大桥”大壁挂为纪念中国十大建筑而送给了人民大会堂;1966年,他创作的挑花大壁挂“人民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都被收藏并陈列在广交会大厅……1993年,他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创新之路引向艺术高峰

  荣耀在身的崔老并未停止创新之路。他说:“作为大师,一定要每年都拿出合格的作品,否则就有愧于大师的称号。”

  上世纪90年代,他开始创作京绣作品《清明上河图》。在崔老看来,京绣中已有的绣花技法和设计手法都不足以表现这幅大型作品,便联合同事一起苦苦探索新的技法。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灵活运用补花中已有的“堆绫”技法发明了“丝绫堆绣”,并用此法于1994年成功制作出局部的《清明上河图》。这幅“丝绫堆绣”的《清明上河图》于1996年被作为国家礼品送给联合国收藏。一年后,《清明上河图》全卷制作完成,崔老的京绣造诣又攀高峰。

  多才多艺、愈老弥坚、永不言退,是崔老对艺术的追求;“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有所创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是崔老的座右铭。

  《人民日报》 (2005年08月31日 第十一版)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